散文吧 关注:232,821贴子:1,259,747
  • 29回复贴,共1
张国荣用一首《我》唱出了他自己,唱得那样感人,唱到我情不自禁地流眼泪。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我,一个十八岁的大男孩;一个爱音乐的大男孩;一个爱写作的大男孩;一个爱动漫的大男孩;不是一个爱家的大男孩。
我恨我的家,恨它没有和谐;恨它不能够给我安全感;恨它让我感到害怕和孤独。
我的家落在小镇上一个叫做“移民”的居民区。那是自家造的房子,五层楼高,我家就住在那最高的第五层楼。
看似挺不错的,其实五层楼,抵了一层;卖了两层。为什么?我爸赌博,欠下的债足够要他的脑袋!没办法,原本还有一辆小轿车的,也抵了,连房子一起,去还债了。不然能怎么招?把我爸的脑袋拿去抵债吗?
我恨透了“赌”这个东西,它就是一个恶魔,夺取家庭幸福的恶魔。我真想一脚踩烂它的脑袋,夺取那勾夺家庭幸福的镰刀,让它不能够再胡作非为!可即使没了这些,恶魔施的魔咒,让赌徒不见棺材不落泪,非得到了要倾家荡产、割手指头的时候,才后悔。我实在无能为力。
言归正传。即使抵了车和房子,债依旧还不清。讨债的人没到佳节之日,都会上门来要债,样子一个比一个凶狠。之后,我就得了病,敲门声就跟鬼一样让我害怕。
还好我有妈。虽然我的妈并不像电视、小说里那么伟大,甚至唠叨到了极点。关于学习、生活和她自己,无时无刻不跟我唠叨。她唠叨生活辛苦;她为了这个家很辛苦;让我好好上学。这些都是她最爱说的话,最真实不虚假的话。虽然有时也让我反感,甚至顶嘴,不过我是爱我妈的。她也爱我。
不过这个家里,爸妈一有空就吵架,吵得我头晕目眩,都有想要跳楼的冲动。朋友说,谁家的爸妈不吵架啊,你想开点。可是,这让我害怕,爸妈吵架,让我觉得天都快塌下来了。他们每次吵架,我都躲进房间,锁上门,戴上耳机,音量调到最大,让我与世隔绝,那样才勉强压制心里的惶恐。那时我就想,等我为人父,绝对不在自己孩子面前吵架,即使和妻子有矛盾,我也心平气和地谈,我不会给孩子心理负担。
我真的为自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难过,可有时,我对它也有依恋。像是睡觉的时候,睡朋友家和自己家的感觉完全是两回事。睡朋友家时,心里会空虚,我想是因为那里没有爸妈。
这个家,我到底是恨,还是爱?说恨,我的确恨,可有时,偏偏它还是能够给我一些精神和物质补给,让我心灵有温暖和安慰。我想我太矛盾了,矛盾到我都想抽自己巴掌。
我如果是烟火,那一定是颜色灰暗的那一款吧。不过,还是可以在夜色天空大方光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8-30 20:10回复
    哥哥!!TʌT我最爱的哥哥!此文不评论了。。喜欢哥哥不解释。。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8-30 20:34
    收起回复
      2025-08-13 02:10: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看了你这篇文章,觉得很朴实,虽然这个词被散文吧的所有评客用烂了,但是我实在找不到别的词来形容,或许纯洁勉强可以,但是我不是一个习惯勉强的人。你只是叙述,单纯的叙述,叙述的很平实,情绪却很激动,这样的散文在吧里已经很少见了,多数要么浮夸文笔,或故作深沉,不是那种一气呵成的文章,而是斟酌出来的,我不是说斟酌有错,但是斟酌出来的文章没有酣畅淋漓的读下去的快感。
      呵呵,用你的话说,言归正传。如果从理性的角度看,你这篇文章在文笔上尚未达到火候,我不是说让你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让你想办法把文章写起来更加稳当,更加上档次,不是土豪那种档次,而是发自内心的人性体现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档次,或平静,或抨击!
      举个例子,你这一句:“我真想一脚踩烂它的脑袋,夺取那勾夺家庭幸福的镰刀,让它不能够再胡作非为!”你这一句“夺取那勾夺家庭幸福的镰刀”读起来没有酣畅的快感,文章是要读的,是要发声的,如果读起来自己都觉得拗口,那就不对了。就这一句我冒昧的改一下相比你不会介意吧?
      “我真想一脚踩烂她的脑袋,一把夺过那勾收割家庭幸福的镰刀。”这样一改,即形成了一个小排比,又恰当的运用了镰刀这个比喻,是不是更贴切呢?
      具体的细节你自己斟酌吧,但也不要太过细腻,虽说“不求甚解”不太适用于当下的社会,但是如果太过拘泥于小节,又会失去你文章的本质,你自己体会吧,这其中的秘密很多,要不然怎么说文学是文字的艺术呢?
      虽然如此,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你的文章带给人的不是惊讶,而是感动和回忆。谢谢你。


      IP属地:四川3楼2013-08-30 21:07
      收起回复
        好吧,不该有这份私心的,都不怎么想评论本文了。。楼下很好。。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8-30 21:28
        收起回复
          爱家,爱生活。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8-30 22:20
          收起回复
            表达问题就不说了,几处语病不予评论。这样的文,不值得深究字句。
            ……
            文题为“我”——不错,很有深度。那么作者要写什么?入学的自我介绍?求职时的个人档案?还是,一篇深度挖掘内心的文章?
            这个题目太大、太宽泛、太难写。作为一个论文都很难驾驭,作者想用这几百字说明白“我”?
            普通人能用的方法,就是表现我的独特性——我的特点在哪里?从几个方面阐述,而不是泛泛而谈。
            ……
            看起来,楼主貌似做到了“只从一个方面说明自己”这一点。
            那么来看看文中仅有的一个方面是什么
            ——因父亲赌博导致倾家荡产,因此令我痛苦。
            这个内容的关键点在哪里?——在于父亲的赌博,给家里带来的灾难,父母的争吵。
            就是不在“我”!
            父亲赌博带来的影响,是对整个家庭的影响。对我造成的伤害,只是这场地震的“余震”而已,对于突出“我”的特点本身力道就不够。同作者一直在使用第一人称“自言自语”,写的太泛泛,毫无家庭矛盾的冲突感。更加无法突出“我”。
            作者因为家庭而受苦,与本文中拼命喊叫——你们怎么可以这么对我!
            但是我要问,你父母亲遭受家庭变故后待你不好,待别人还是同从前一样是嘛?
            当然不可能。
            你的父母因为此事必定会产生变化,易怒、焦躁、争吵……等等。他们的战争更多不是面对作者,而是面对彼此或者讨债的人。
            作者是个受伤的孩子,全家的船打翻后一家人都于水中挣扎,这时作者开始“声讨”他们。作者把自己的痛苦看的很重,误以为这场灾难受伤最重的是自己。特地来此发文《我》,一表自己的“艰辛遭遇”。
            可是这个命题本身就是错的。
            作者在一个劲抱怨无非是:家里这不好、那不好,这里影响我、那里影响我……
            这些,说的是“我”的特性吗?
            当然不是。
            作者说的,仅仅是“我的遭遇”。这和文题“我”有着本质区别。
            本文的中心内容“家庭变故”不单独指向作者一个人,这场变故的中心【不是“我”】!既然如此,作者用这个事例来塑造“我”是不合适的。把文题换做“我是坏人我不爱家”更为合适。
            ……
            我是个体,有“个性”,作者用家庭琐事来突出“我”,就像朝鲜用鸡毛掸子揍美国一样——力道不够。
            最后一句话不想说啥了,看起来毫无诚意也感觉不到决心和勇气。废话一样。


            6楼2013-08-30 22:49
            收起回复
              有女朋友了哇?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8-30 23:16
              收起回复
                喜欢张国荣的我!但是作者文章选材不是很好,就像大家说的,命题本身就有很大弊端,愿楼主也能做不一样的烟火绽放绚丽多彩的人生,加油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8-31 07: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