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吧 关注:39,261贴子:957,802

回复:就发音而言,「北方人比南方人更适合学英语」的说法有道理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10-29 14:00
回复
    CCAV把台湾TVBS读做【惕 vei 毙 癌死】


    IP属地:福建18楼2013-10-29 18:45
    收起回复
      2025-05-19 06:41:07
      广告
      videreaude 若像是共「标准呼音」当做目标,「愈倚英语呼音愈成功」。
      卜安呢,老实讲,我一票予北京话。
      楼主共只个问题当做是音韵问题,khêng-si̍t是音素问题。
      楼主毋thang bǒe记,中国个官话 有 醪塞音!
      有b-, 有d-, 有z-/dz-, che我肯定。
      有g-无?我毋知。
      「孔子」,「子」是ts-头
      「丸子」,「子」就是z-/dz-头, 毋是ts-头
      「酒吧」,「吧」是p-头
      「我先试试吧」,「吧」是b-头
      可能台湾腔无醪塞音。楼主无去注意著。
      台湾腔无中国腔个轻声。见若轻声个所在,无送气塞音拢醪化。
      ----------------------
      台语是六元音,东khioh西khioh亦无chōe过六元音。
      中国官话九元音,因为汝无算各种变体。若有算,chiâⁿ二十种元音。
      汝共y算入去,œ有算无?「虐」字就读做nyœ...「圆」就读做yœn
      中国个官话 有ɯ。 「歌」字读做 kɯɤ, 毋是kɤ...
      中国个官话 i, ɪ 有分, y,ʏ有分, u,ʊ有分。
      无论中国抑是台湾个官话,a, ɑ拢各样。
      若英语,照我个人个腔口,是十六单元音 + 三弱元音 (无算复元音)
      --------------------
      毋若子音khah chōe,母音亦khah chōe闽南语。
      而且有一寡音,较chōe闽南人会感觉oh学。比如讲,r-.....I


      19楼2013-10-29 22:42
      收起回复

        叫 北京人 呼 queue/cue (khju),的确有困难。 (甲)
        叫 闽南人 呼 full, 的确有困难。 (乙)
        但是困难乙,比困难甲较大。因为甲 是爱共北京话本底就有个音素斗起来,乙 是爱学新个音素。
        音素济个较赢
        毋是音节济个较赢I


        20楼2013-10-29 22:53
        回复
          如果是说因为某些因素,一些咬字/音无法念得准而推断不适合学习某种语言,我是认为很荒谬。


          IP属地:新加坡21楼2013-10-30 09:31
          收起回复
            无绝对 看侬看势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3-10-30 11:48
            收起回复
              我无见是。
              似我母语,虽讲是南方汉语,兹有些音(特别是元音)比较丰富。我人好多元音,i ɪ ə e ɛ æ ɒ a u o ɐ等,无理讲差过北方。
              广为诟病个是我人塞擦音只得一套。
              其实无是个般子。事实上一般洪音为ts,细音为tʃ(或tɕ,按方言点定)。习得英文ts、tʃ都无讲得是难事。
              当然,果真要讲科学比较,就要分条目列,按照一定统计模型,着数据综合计算先知。
              但是以下是我个人觉得无差个:
              1、可能北方(某些方言点)真会比南方(某些方言点)有优势,但无会所有北方方言点都会比南方方言点都有优势;
              2、即使有优势,也无可能是绝对优势(亦就是讲综合上差别非常之大,以至於对比起身其中一只大失其势)。


              24楼2014-03-16 10:02
              收起回复
                香港人,台湾人的英语笑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4-03-16 10:36
                收起回复
                  2025-05-19 06:35:07
                  广告
                  肯定不对的啦


                  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14-03-16 12:38
                  回复
                    既然即个无外久进前兮帖阁浮起来, 我就共我伫彼个问答网站
                    仝一个题目做回答了后, 有侬伫讨论区提出问题, 我所做兮回答,
                    嘛搬来遮。
                    对方写咧欲五百字, 主要是误认入声韵尾只是理论, 毋是实际, 咧发挥,
                    伊路尾嘛有误认我是广州侬。因为伊字数较济, 歹势, 我就无共伊搬过来矣。
                    下面我针对对方误认入声韵尾干焦是理论毋是实际即点,
                    所做的回答。希望有通好予自然会晓讲咱侬话, 自然会晓讲闽南语的朋友,
                    伫自然「知其然」以外, 嘛加减「知其所以然」。
                    拢照我原本伫遐写兮, 欲规千字, 毋过因为伫无仝网站, 版面形式无仝, 我伫段落方面,
                    共重做一个排版, 加几个仔标点符号, 予伊伫遮兮版面顶, 会当看起来较清楚一丝仔。
                    嘛因为字数较济, 我就按本成用普通话写兮, 无共改写做闽南语矣。
                    好, 有做交代矣, 下面就是面顶讲著兮回答:---
                    ===================================
                    呵呵, 入声塞音韵尾[p], [t], [k] 不是您所谓的"理论"。
                    入声塞音韵尾[p], [t], [k] 是实际存在的。
                    不需用声谱仪等工具, 发音人自己就可以很容易感受得到,
                    各从在音节尾有明显的闭唇, 舌抵上齿龈以及软颚收缩, 得知其存在。
                    [喉塞韵尾/coda [ʔ]则因比较微妙, 或许要当面导引才较方便其内省得知。]
                    但只因这些塞音入声韵尾是「成阻不破阻」(请Google其意义),
                    没有这种意识的人(甚至包括本身会讲的汉语母语里, 就带有这种韵尾者),
                    在接收方是听不出来, 或者会有视而不见(嘴形)听而不闻的,
                    只因为没那个意识。
                    而上述那种无意识, 可能就要归咎於
                    学校是以已失去入声的普通话来单一教学,
                    一般探究的也多是普通话发音/音韵, 更也以普通话为尊,
                    很多老师也未想到从这点切入之故(或者老师自己的语言甚至也不具备入声之故)。
                    这种语言政策是两岸皆然, 这是语言学习上的损失,
                    将一些学生本然就具有, 而且用得上的东西, 给弃置不用而造成的损失。
                    事实上, 那种损失也不仅在英语而已, 我大学时修其它种外语,
                    老师皆是北方人, 无从以闽南语具有(但国语所无)的音韵来类推导引发音,
                    走了一些冤枉路。。。嗯, 这是另外方面的发音了。
                    回到塞音入声韵尾 --- 只要是非仅以国语为母语, 会讲自己母语
                    且自己汉语母语存在有-p, -t, -k这种入声韵尾者, 本身就是具这种语音的资料库的人,
                    一经提点, 同时自行发音内省, 就可以从自己身上找到。
                    他「自己」是重点。因为是他在学习模拟英语发音。
                    所以我在我本文提到韵尾(coda)那段时所述的一个条件:
                    「仅需稍加导引, 就特别在适应英语很多带这种尾音的音节组合上,
                    更能显示出来。」
                    「需要稍加导引」,
                    是要将学英语的学生(人皆是一辈子的学生)
                    在这方面本然具有的东西(若他的母语具有-p, -t, -k入声韵尾), 导引带出意识,
                    意识到他自己的母语里面, 原来就有近似音以及这种音节的发音方式。
                    在实际发音习惯上, 亦本然具有, 且可轻易内省而得知, 而从这基点出发,
                    就较容易(相较於只会讲普通话的人)能模拟英语的类似音节的发音,
                    而可不破阻或破阻自如。[英语的这种塞音音节尾/coda是也允许不破阻。]。
                    而单能讲不具入声韵尾汉语的人(如普通话),
                    可能就要加个元音误成为两个音节, 才念得出来了
                    (如英语单词tip, 或会误念成符合普通话音韵习惯/汉语拼音的tipu或tipe)。
                    塞音入声韵尾 -p, -t, -k是实际存在的,
                    特别是对发音人而言(也是学习英语发音的人这个主体),
                    是真实可感受到的存在。不是您所谓的"理论"。


                    27楼2014-03-16 15:24
                    收起回复
                      其实争论这些要加个前提,就是学的人对发音很随意。要是真想学好我觉得难度都是差不多的,达到的水准也是差不多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4-03-18 2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