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核电站构成
1.海南昌江核电站——最南端的核电站
海南昌江核电站总投资近190亿元, 一期工程1号机组和2号机组分别于2010年4月25日和2010年11月21日正式开工,分别计划于2014年和2015年并网发电。 一期两台机组建成后,将每年为海南提供100亿度电,将占海南省电力供应的30%左右,年产值40亿元。规划建设两台核电机组,可扩展为4台机组,单机容量为65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与海南电网需求十分适应。昌江核电项目以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为参考,采用中核集团自主研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水堆核电机组技术,CNP600是成熟的国产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综合国产化率达到75%以上,具有可靠的技术安全性。
2.辽宁红沿河核电站
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其中一期工程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划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投资约500亿元人民币,采用国内具有自主品牌的CPR1000核电机组,可以视为是中国在消化法国技术的二代半核电水平。2007年8月18日开工建设1号机组主体工程,2012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营。到2014年,4台机组将全部投入商业运营。该项目建成后,日发电量将达到9600余万千瓦时,年上缴税金约8亿元人民币。1、2号机组有效建造工期为58个月。3、4号机组有效建造工期为56个月;4台机组的开工时间间隔为8个月、10个月和6个月。
3.广西防城港核电站
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是我国北部湾地区首个核电项目,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规划建设两台百万千万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首台机组于2014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行。其中,一期工程采用自主品牌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建设两台单机容量为108万千瓦的核电机组,工程总投资约260亿元,设备国产化比例将达到87%,首台机组预计于2015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行。项目将从工程设计、工程管理、设备制造、调试运营等各个方面,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核电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