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吧 关注:75,409贴子:590,855
  • 18回复贴,共1

湘潭访友纪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湘 潭 访 友 纪 事
七律·访游湘潭
一别潭州逾七年,故地重游又新天。
十八总街悠闲步,望衡亭碑读旧篇。
湘江轮渡凭栏伫,品茗坐爱白石园。
旧友新朋聚不易,几醉过后尽欢颜。
上月中旬,撘友人便车去了趟湘潭。是因为国庆期间来炎陵的湘潭知青郭大兄的多次相邀,几番催促,我也七年未去潭城,有心去走走看看,那有我曾根扎山乡的众多知青老友,何况还有如此挚诚的邀约,于是成此谊行。到达湘潭是十七日中午,郭兄讯示途径,候至站台,握迎寒暄几句,告我中午未曾劳动其他几位,只我二人小聚。即引至老街深巷一处幽静素雅家居小店,小盅清茶,淡雅啤酒,小碟青菜,肉丝豆腐,真正爽口舒心,悠然自在。喝着吃着,说着笑着,一顿别样友情午餐还真是轻松愉快,味趣俱全。饭后老郭领着我出小巷,转过闹市大街,来到湘江河边老街上。这里是老湘潭旧时街区,十八总名声湖湘老人无人不知,闻名遐迩。我询问关于“总”的渊源,郭兄也说不透彻,大概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应该是各地对街巷的不同统称吧。行走一段老街,我们登上湘江大堤,堤下散布着几个专做河鱼烹饪生意的船店,不少的食客在用午餐。沿着大堤我们向湘江上游边观边谈漫漫踱去,不一会来至湘潭八景之一的望衡亭前。望衡亭位于湘江北岸石嘴垴壶山之上,壶山也叫陶公山,因纪念东晋名将陶侃(陶渊明曾祖父)在此驻军筑亭而名。今亭高三层,方形,用方形料石构筑在硕大无比的红色磐石之上,系民国十七年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王捷俊筹资修建。亭南正向有“望衡亭”额匾,两边石柱镌刻一联“地维天柱此孤石 岳色江声翠一亭”。北向亭院门口墙上镶嵌一块汉白石碑,记述了2004年湘潭市人民政府修葺亭台的事迹。亭内石墙保存着王将军所立老旧青石碑两块,记载下民国十七年建亭的同时,地方人士踊跃捐资协力整修拓宽城厢老街,将旧称“总”名变更为时尚的“路”名。如大步桥至十一总为“市政路”,十二总至十四总为“三民路”,十五总至十八总为“中山路”等业绩,印证下湘潭老城的一段历史变迁。从维护游人安全角度考虑,亭内原有登临顶层的铁梯被拆掉,无法登高眺望南来湘江之浩荡风采,不无遗憾,令游人仅有到此一游之感。别了望衡亭,信步行至霞湾老街区。


1楼2013-12-03 23:32回复
    先生真是有心人啊。我去湘潭过了几个年都没去过望衡亭,看了先生随笔下次去了一定去瞧瞧。


    2楼2013-12-04 00:13
    回复
      2025-10-08 14:43: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弹吉他]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12-04 05:47
      回复
        楼主,你去了湘潭,可以把一些照片传上来,让我们看看湘潭新面貌。


        4楼2013-12-04 09:12
        收起回复
          别了望衡亭,信步行至霞湾老街区。街边一长排关于重建霞湾古镇规划图版,细看让人耳目一新,妙趣横生,昭示着古镇的美好明天。继续前行几步,来到一个大厂棚茶亭,郭兄邀我进去,选临江栏杆边茶座坐定,并告其他几位朋友已先予约好到此相聚。少顷,曾辉、石城二兄来到,石城兄专程自长沙女儿家赶来。不一会龙剑兄陪着一位未曾谋面的朋友到来,郭大介绍此位朱华兄也是曾下放酃县的老知青,在中村公社双奎大队插队几年,也是他们几位的发小同学和多年好友。郭、龙、石、曾四位原来都曾下到酃县石洲公社,因机缘我得以与他们相识而成好友。今日相逢在湘潭,大家甚是高兴,握手拍肩,亲切问候,真像是亲友久别重逢似的,其实我们自上次炎陵道别还仅仅月余,情真意切毋庸言表。大家围着老旧的八仙茶桌,随意散坐在乡里木质靠椅上,晒着初冬和煦的阳光,伴着江面轻拂的暖风,喝着清香的大叶土茶,说着早已久远了的知青往事和今时天南地北的趣闻轶事,忆旧追远,语乱情长,海阔天空,直叙衷肠,好不惬意。不知不觉夕阳西斜,已近四点时光。郭大招呼众人起身,稍行来至江边码头,乘轮渡过江游览。好多年未过轮渡了,船儿在江水中轻盈突突地前行,江风暖日吹着晒着,身心那份舒适,胸襟那份畅阔,只有行在江中才有这种意境感受。下船登上东岸,沿着砂石公路江堤往南漫步而行,远远瞩望着对河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近旁湘钢高耸入云的烟囱炉塔,感慨着潭城旧貌新颜的巨变。一轮红红的夕阳挂在杨梅洲的上空渐次西坠,杨梅洲上树木葱茏,林带间依稀可见曾经的省内最大造船厂房舍幢幢,影像苍茫。行至正在修建的万佛寺前,只见大门紧闭,了无一人,不能入内一览,加之日光已不温暖,江风吹来渐凉,众人返程来到东平镇老街小巷一处农家小店,老郭在此安排了特色小吃晚餐。先前我电话特邀的相识四十多年的,与我一起插队在酃县三河公社石鼓大队的湘潭知青老弟邹建平也按时赶来相聚。摆满餐桌的菜,有湘水大白鲢,肉嫩汤鲜;红亮猪蹄膀,汁浓味重。脆爽的猪肚禽杂,新鲜的农家蔬菜,看着就让人咽口水。七人中只我和石城俩喝点白酒,郭大叫了两个小瓶泸州老窖,其他人喝的喝果汁,端的端茶水,“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大家吆五喝六,举杯互敬,同庆欢聚,好不热闹。酒酣饭饱,离席散客,穿过弯曲洁净的小镇街巷,沿着灯火阑珊的江岸风光带,一路谈笑着,行至三角坪体育中心处道别,相约明日。我则征得郭曾二兄放行,随建平老弟去他家歇息。


          5楼2013-12-04 17:07
          收起回复
            午饭后曾兄安排到近旁一处大众歌厅唱歌,小李姐、曾兄、郭大、建平都一展歌喉,十分了得。在众人的撺掇下,我霸蛮吼唱了首知青老歌“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以颂赞老哥老姐们的酃县情结,竟也博得了大家热烈的安慰掌声。最出彩的当是龙剑兄的一首“莫斯科有我的爱”,雄浑、优美、畅亮、深情,曲终歌止,厅内掌声迭起,我们之外另几座的年轻帅哥靓妹都竞相叫好呐喊,龙兄真不愧为湘潭市老年合唱团的首席领唱,作为外行我感觉就是专业歌星也会不过如此。稍尽歌兴,一路人离开歌厅转至齐白石广场游玩。广场上人不少,有跳操的,舞剑的,拉琴的,闲逛的。最有特色的当属一帮为数不少的打陀螺的,多是中老年人,他们的陀螺别具一格,多是有八磅暖水瓶大一个,挥动着大皮鞭,啪啪山响,热汗直淌,玩得“尽是个劲”。行至近旁茶亭坐定,品茶聊天,稍作休息。小李姐一路用摄像机拍下随性影像,以作留念。过去未来天南地北地海聊扯谈,不觉又是傍晚时分,龙剑兄邀大家赴晚餐。几个人分乘两辆的士,一路驱车来到和平公园西边近郊一处“湘西土司酒楼”,龙夫人已先到候着了。一大兜的酒水鲜果,一杯杯溢香的茗茶,真叫我倍觉抬爱,愧受有加。


            7楼2013-12-09 16:44
            回复
              从株洲走易俗河进入湘潭,犹如从城市走向郊区或是城乡结合部,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12-12 13:00
              回复
                   翌日,建平又邀来原下放三河公社石鼓知青七八个,其中两位湘潭知青多年未见,任职湘潭电机厂总工程师的付烁更是分别四十年后再见面,倍觉亲热。于是又是你请他邀,留滞两天。期间,看望了身患尿毒恶症的小丁。到酃籍知青建华家做客,梅子家新宅“暖伙”。他们都比我小几岁,也已近花甲。大家久别重逢,话题多多,回望当年,感慨万千,别后路程,不尽异同。但学无止境,拼搏不息,奋斗进取,未曾懈怠,各自都有一番曲折跌宕的坎坷经历值得回味,珍惜。
                   22日,返还炎陵。此次湘潭访友,感受了昔日知青新老朋友的热情厚爱,了却一番聚会续谊,述旧瞩远心愿。不虚此行,感慨系之,文以载之,以为永久记念。
                二O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于炎陵


                10楼2013-12-15 00:05
                回复
                  2025-10-08 14:37: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先生用平实的语言徐徐道来,展现在眼前的就象是儿时看过的连环画。只是故事的情节却大不相同。无论经历什么,美好的,痛苦的;无论是什么身份,什么性别,什么年龄,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要读懂它,除非把自己置身于图画故事之中。


                  12楼2013-12-17 00:27
                  回复
                    谢谢阳光先生阅评、赏析。写下自己所历之事,所见之景,所思之念,所寄之情。与意合者诉说,知音者吟和,是写作者最为愉悦的,欣慰的。再谢致敬。


                    13楼2013-12-17 22:41
                    回复
                      好文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6-06 12:31
                      收起回复
                        欣赏聿佳兄的生活经历、朋友情谊、爽朗性情、生花妙笔。


                        16楼2015-06-07 16: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