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我们这期文章的主角,就是这台装上Amuse包围的S2000(AP1)。翻阅无敌过往的文章,关于S2000的报道其实不在少数,但在国内还是少数派车型,而左驾版本更是弥足珍贵。在中国能够见到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老车”不断复活的案例,笔者除了开心就是感动了。越来越多爱车之人将这些被弃置的“宝物”重新打造成亮丽的“艺术品”,是国内汽车文化一种质的提升。要知道,打造这样的一台车不比买一辆超跑轻松,说的除了金钱还有时间和心血。
言归正传,这台S2000属于前期车型AP1,而后期车型代号为AP2。前后期主要区别在于AP1采用2000cc排量的F20C引擎,而AP2改用变为2200cc的F22C1引擎,增加的200cc排量使原来较低的扭力有所提升,但最高转速从原来的8800转降至8000转,马力也有所降低。所以有部分较为极端的高转死忠更加倾向AP1,认为AP2是为市场妥协,而且虽然F22C1引擎有较好的低转表现,但两副引擎一起冲上高转,即使在同一档位同一速度之下,那种引擎嘶叫的频率是不同的,多出800rpm就是多出800rpm,也许用“真高潮”和“装高潮”来形容它们之间的差别也不算夸张。


图:除了引擎的差别,AP1与AP2的外观特征还可以通过车灯的内部构造来区分。
外观
本田S2000吸引了数家改装厂来对其进行外形的重新塑造,比较知名的几套包围有J’s Racing的魔王宽体,这套空力套件配合J’s Racing浮那套夸的拉花,确实是毒物。即便放到今天来看,这依然是最富有侵略性的S2000空力套件。本田教父Spoon也罕见地为S2000推出了Spoon很少触碰的空力套件,这套部件基于Spoon在超级耐久赛中设计的赛车包围,然后将其发展出民用版本,凭借Spoon的号召力和套件本身的特色,气场也是不怒自威。而Amuse这个综合性品牌,空力套件的造诣同样有目共睹。S2000的空力套件表现非常优雅,压风板、宽体散热孔、流畅的翼子板线条,Amuse在S2000上所展示的功力叫人信服。
这套Amuse包围,是出自国内空力套件品牌TopMix。但由于这套包围在国内的销量不高(想想S2000在国内的保有量),在没有大产量的支持下,这套包围是压箱货,所以在安装时难免因为有些变形而变得困难。为了能够完美安装,技师花费了数不清多少个小时来慢慢修整,直到包围能够完美安装,缝隙均匀、结合部流畅无落差。如果不是店家特别说明,说这是Amuse原版相信也没有任何破绽。不过,依笔者的审美观,还是强烈要求车主装上一副碳纤维的GT尾翼吧,虽然车主本人觉得没有尾翼会更特别……





图:前后翼子板的外抛幅度都相当大。

引擎&行走
顾名思义,S在本田的字典里代表“Sport”运动,而2000当然就是2000cc的排气量。Honda本田一向以NA的VTEC引擎配搭前轮驱动而闻名,各种前驱TYPE-R车型更是让世人重新认识何谓FF性能车。不过但凡本田的车迷都不会不知道本田有两辆后驱车的存在,一就是采用MR布局的NSX,而另外一辆就是采用FR布局的S2000。作为本田车系里面的精神领袖,NSX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少目前还没有)。而作为“二当家”的S2000,采用在当时成熟的F系列引擎上加上B系列、H系列的成功元素,诞生2000cc的DOHCVTEC F20C引擎,日规马力输出250匹,非日规则是240匹。F20C是本田推出的最后一副高性能VTEC引擎(是的,我没开玩笑),随后到了K20A时代,VTEC就和VTC可变气门正时整合成i-VTEC系统,三段式气门开启进一步提升了引擎的整体效率和各转速段的平衡性,但若论疯狂程度,更原始的两段式VTEC依然令人心醉。这就好比大排量NA和大涡轮引擎所推出来引擎马力曲线,虽然马力值相同,但大涡轮介入前和介入后的强烈反差,这种刺激度是用理性角度无法理解的。

图:可以看到F20C引擎布置在前轮顶塔之后,属于前中置布局,取得更平均的前后重量分布。

图:东洋十大铭机,红头DOHC VTEC F20C引擎,K20A也是在此基础上而来的。









0~100加速时间、赛道圈速记录、似乎大家都很有默契地选择性失忆,聊起S2000从来不会出现这些数字,最津津乐道的,反而是125匹升功率、9000rpm红区这些只有热血车迷才明白其含义的内容。的确,本田S2000就像《灌篮高手》那么热血,甚至不少人津津乐道于它“NA撼涡轮”的故事,就像《灌篮高手》里面那个“红头仔”那样屌丝逆袭。仿佛只要有本田红顶引擎在,NA高性能阵营就不会倒下。可是,本田开始玩涡轮了,什么“背离传统”、“红章已死”之类的扼腕之声此起彼伏。没错世界要发展,但情怀要定格,所以,S2000就更值得珍惜了。
复制粘贴不容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