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我貌似发现了为什么长三角尤其是上海那么多YP了。
无意中看到一则招聘启事,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是一家电子厂。阅读之后,我觉得描述得很完整很专业很全面,于是又看了包括苏杭在内的其他几座城市的招聘启事,发现基本上如出一辙。这里不讨论它们的出处,但是它们当中关于招聘条件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只要会背诵26个英文字母即可”,然后底下是细致的待遇描述,综合收入基本不低于3500,还管食宿。中国先富带后富的国情下,民工大量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就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如此简单的用工要求,还有超过他们户籍所在地至少一倍的收入,而且管食宿,谁不想去?!也基于此,还有人本能的分享意愿,民工们自觉成了企业的活体广告,回家期间,这么好待遇的消息必定不胫而走,结果是过了年,民工拉帮结派出现在一家企业,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多(至少前几年是这样)。那么由于企业对普工等职位的招聘要求过低,再加上一波又一波民工的介入,管理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那么人就更是不同了。什么人都有,素质上良莠不齐的。因为受教育程度有限,在一个法治化的大环境下,好多民工是难免无法很好地融入并适应国际都市快节奏的生活的。再加上贫富差距的一步步拉大,民工内心开始自卑,而后愈发不平衡,于是就会铤而走险,做出不少不该做的事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民工在赚不到钱的时候会选择入室抢劫等现象出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