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自己关于料子和雕工的观点
在中国玉雕界看来: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1. 石头玉化程度不够
2. 没有俏色所以称不上上品
3. 雕工还可以, 但是如果下体能用蝙蝠遮挡一下, 手里托个元宝在寓意上可能会更好.
料子对我而言选择只有几个标准
1. 裂少
2. 杂质少
3. 细腻
4. 颜色, 好看最好, 没有也无所谓
个人认为只要满足这几个标准就是好料, 玉种对我来说我并不关心.
先说大家都知道的翡翠白玻璃, 这东西早年可是切开就扔的货, 后来抛光工艺上来了, 价格大家也看到了, 早把干青甩开几条街.
再说墨翠, 几件大师作品一问世, 价格也是扶摇直上.
近的说南红, 价格曲线恐怕不说绝后, 起码是空前的, 其陡峭程度远超和田翡翠.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个人认为.
石头只是个表达思想的载体而已, 从这点来看, 10 块钱的料子未必就比 1 万块钱的差.
美就是美, 南红并不因为当年5块钱的身价而不美, 也不会因为现在的上百元的克价而更美. 借用罗丹的话就是, 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透明的料子可以着重体现质地之美, 翡翠可以体现颜色之美, 即使不透明单一颜色的料子也可以体现思想之美和工艺之美. 比如最近论坛上许亨老师的作品.
所以, 大师真正值钱的部分不在于他的直线走的比你直, 曲线划的比你顺, 底子托的比你平. 而是南红一出现, 立刻成吨成吨往家搬.
所以我的观点是, 买料看料, 以美为标准, 5块钱的料舍得上1万的工才是真汉子
至于雕工我也粗略的分成
1. 设计之美
2. 工艺之美
我说的设计可不是指各种寓意的花样翻新和裸女的咪咪又大了一圈. 而是真正的运用雕塑语言的设计. 从这个角度来讲, 过于昂贵的材料极大的限制了设计, 因为没几个人敢于在昂贵的材料上肆无忌惮的表现自己的思想,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非常佩服杨曦大师. 这个就是在翡翠和田这种昂贵的玉料上看到的大部分都是鼓眼泡的观音和大屁股脸佛爷的根本原因.
说到设计, 不得不提俏色, 估计下面的言论得罪的人更多. 大部分玉雕师或者说大师, 对于俏色的理解基本就是: 这石头有好几种颜色, 便于我堆砌题材了. 所以我现在看见戴墨镜的财神, 马上赢, 马上有钱第一个感觉是想吐.
俏色好做品, 有, 但是不多.
至于工艺, 我觉得小师傅们要小心了.
大多数人认为手懒才是真的懒, 但是有一小部分人觉得思想懒才是懒呦. 所以当你练了5年才能把底子托平整的时候, 拖底机可以让一个毫无基础的人一天就托平. 于是底托不平就转换成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种练习手艺, 第二种动脑子发明机器. 我觉得东方人思维偏向第一种, 西方人偏向第二种. 东方人也发明偶尔也发明机器机器, 但大多数情况的动机是为了迫不得已解决一个问题, 但西方人发明机器经常是为了工艺的极致.
经常有人在论坛上讨论 "机雕会不会取代手工".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非常可笑, 可笑不在于问题本身, 而在于问错了论坛和人.
在这个论坛问 "宇宙会不会有黑洞" 是不是相当的缺心眼, 这个问题如出一辙. 因为这个问题要去宇宙沙龙问霍金
理论上讲这是一个纯技术问题, 第一你应该去机械论坛上问, 其次回答的人需要了解玉石的硬度, 所用刀具等物理参数, 知道怎么建模, 如何出刀路, 会CNC编程. 我相信你得到的答案会比这里客观许多.
请不要用机器雕刻的没有灵气反驳我, 所谓灵气, 无非是用正确的手法表现了一个正确的体积, 你觉得能比精度在1丝以下的机器还强?
有人说高级的玉料不适合机雕, 说对了一半, 是"现在"不适合机雕, 主要原因是建模成本过高, 但是, 3d 建模技术已经在解决这个问题了. 永远不要觉得这离我们很遥远.
因为: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烽火台建于战国时期
电报发明于 1836年, 实现了用电的方式传递信息, 中间间隔几千年
有线电话 1892年电话开通, 有线语音信息传递 中间间隔 56 年
无线步话机发明于 1940, 实现了单向无线语音通信 中间间隔 48 年
1973手机诞生, 实现双向语音数据传递 中间间隔 33 年
到后来的 2G, 3G, 4G, 时间越来越短, 性能越来越强.
所以我觉得将来设计会交给美术从业者来解决, 工艺问题将交给机械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材料工程师来解决
有人说CNC机雕只能取代低端雕刻, 错了, 冲击更大的将是高端玉雕, 正因为材料珍贵, 工艺更加重要. 目前没有是因为还没人迈出那一步. 回一下当年手机如何取代BP机, 看似阻力无限, 实则粗枯拉朽.
千万别跟我说, 前些日子拍了1千多万陈冠军先生的牌子是用水凳蹬出来的, 那我会死不瞑目的.
欢迎理性拍砖.
在中国玉雕界看来: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1. 石头玉化程度不够
2. 没有俏色所以称不上上品
3. 雕工还可以, 但是如果下体能用蝙蝠遮挡一下, 手里托个元宝在寓意上可能会更好.
料子对我而言选择只有几个标准
1. 裂少
2. 杂质少
3. 细腻
4. 颜色, 好看最好, 没有也无所谓
个人认为只要满足这几个标准就是好料, 玉种对我来说我并不关心.
先说大家都知道的翡翠白玻璃, 这东西早年可是切开就扔的货, 后来抛光工艺上来了, 价格大家也看到了, 早把干青甩开几条街.
再说墨翠, 几件大师作品一问世, 价格也是扶摇直上.
近的说南红, 价格曲线恐怕不说绝后, 起码是空前的, 其陡峭程度远超和田翡翠.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个人认为.
石头只是个表达思想的载体而已, 从这点来看, 10 块钱的料子未必就比 1 万块钱的差.
美就是美, 南红并不因为当年5块钱的身价而不美, 也不会因为现在的上百元的克价而更美. 借用罗丹的话就是, 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透明的料子可以着重体现质地之美, 翡翠可以体现颜色之美, 即使不透明单一颜色的料子也可以体现思想之美和工艺之美. 比如最近论坛上许亨老师的作品.
所以, 大师真正值钱的部分不在于他的直线走的比你直, 曲线划的比你顺, 底子托的比你平. 而是南红一出现, 立刻成吨成吨往家搬.
所以我的观点是, 买料看料, 以美为标准, 5块钱的料舍得上1万的工才是真汉子
至于雕工我也粗略的分成
1. 设计之美
2. 工艺之美
我说的设计可不是指各种寓意的花样翻新和裸女的咪咪又大了一圈. 而是真正的运用雕塑语言的设计. 从这个角度来讲, 过于昂贵的材料极大的限制了设计, 因为没几个人敢于在昂贵的材料上肆无忌惮的表现自己的思想,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非常佩服杨曦大师. 这个就是在翡翠和田这种昂贵的玉料上看到的大部分都是鼓眼泡的观音和大屁股脸佛爷的根本原因.
说到设计, 不得不提俏色, 估计下面的言论得罪的人更多. 大部分玉雕师或者说大师, 对于俏色的理解基本就是: 这石头有好几种颜色, 便于我堆砌题材了. 所以我现在看见戴墨镜的财神, 马上赢, 马上有钱第一个感觉是想吐.
俏色好做品, 有, 但是不多.
至于工艺, 我觉得小师傅们要小心了.
大多数人认为手懒才是真的懒, 但是有一小部分人觉得思想懒才是懒呦. 所以当你练了5年才能把底子托平整的时候, 拖底机可以让一个毫无基础的人一天就托平. 于是底托不平就转换成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种练习手艺, 第二种动脑子发明机器. 我觉得东方人思维偏向第一种, 西方人偏向第二种. 东方人也发明偶尔也发明机器机器, 但大多数情况的动机是为了迫不得已解决一个问题, 但西方人发明机器经常是为了工艺的极致.
经常有人在论坛上讨论 "机雕会不会取代手工".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非常可笑, 可笑不在于问题本身, 而在于问错了论坛和人.
在这个论坛问 "宇宙会不会有黑洞" 是不是相当的缺心眼, 这个问题如出一辙. 因为这个问题要去宇宙沙龙问霍金
理论上讲这是一个纯技术问题, 第一你应该去机械论坛上问, 其次回答的人需要了解玉石的硬度, 所用刀具等物理参数, 知道怎么建模, 如何出刀路, 会CNC编程. 我相信你得到的答案会比这里客观许多.
请不要用机器雕刻的没有灵气反驳我, 所谓灵气, 无非是用正确的手法表现了一个正确的体积, 你觉得能比精度在1丝以下的机器还强?
有人说高级的玉料不适合机雕, 说对了一半, 是"现在"不适合机雕, 主要原因是建模成本过高, 但是, 3d 建模技术已经在解决这个问题了. 永远不要觉得这离我们很遥远.
因为: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烽火台建于战国时期
电报发明于 1836年, 实现了用电的方式传递信息, 中间间隔几千年
有线电话 1892年电话开通, 有线语音信息传递 中间间隔 56 年
无线步话机发明于 1940, 实现了单向无线语音通信 中间间隔 48 年
1973手机诞生, 实现双向语音数据传递 中间间隔 33 年
到后来的 2G, 3G, 4G, 时间越来越短, 性能越来越强.
所以我觉得将来设计会交给美术从业者来解决, 工艺问题将交给机械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材料工程师来解决
有人说CNC机雕只能取代低端雕刻, 错了, 冲击更大的将是高端玉雕, 正因为材料珍贵, 工艺更加重要. 目前没有是因为还没人迈出那一步. 回一下当年手机如何取代BP机, 看似阻力无限, 实则粗枯拉朽.
千万别跟我说, 前些日子拍了1千多万陈冠军先生的牌子是用水凳蹬出来的, 那我会死不瞑目的.
欢迎理性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