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祥瑞动天子,真神兽噬谎人
碧藕花开水殿凉,万年枝外转红阳。
升平歌管随天仗,祥瑞封章满御床。
金掌露,玉炉香,岁华方共圣恩长。
皇州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
这一首《鹧鸪天》,乃晏叔原之作。
话说祥瑞一事,上古既有,云、雨、风、露、草、木、禽、鳞、兽莫不可为祥瑞也。即如兽中,便有无数,贾谊曾言:“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周公受秬鬯而鬼方臣,宣王得白狼而夷狄宾。”,九尾之狐,白狼皆兽也,而其他载于史书者无数。然则,其应于世事者也异。说书人今且讲一篇回头来。
昔汉和帝之时,有陈留人王业,字子香,其人有道德之胸,经世之术,遂被举而为官,先为荆州刺史,在任七年,真是惠政于民,淳化风俗,奸邪不作,山无豺狼,且又一清如水,廉洁奉公,每每沐浴斋素,祈于上苍言:“当启佐愚心,无使有枉百姓。”故而百姓莫不感戴,以为民之父母,名声遂上播朝庭,和帝闻之,有心大用,于是下诏令王子香入都为官,谁料人间道德之人,天必不假以长命,方刚起程不过数日,便卒于枝江亭中,亲属自是大哭,一面具表章奏知朝庭,一面整治棺柩。那枝江县原有三头白虎,时常出入人间,人民俱以为灵异,这时忽然出现,低头曳尾,蹲于太守尸首之旁,仿佛守卫。及至棺柩已备,扶丧回乡,白虎随棺枢而行,仿佛送丧一般,一直送出境外,忽尔不知所踪。有诗为证:
清廉惠民民已知,更有神虎送行之。
非为虎现显太守,太守之德民早思。
那百姓追思王太守之德,以为可追美召公甘棠之遗爱,于永和十九年,在枝江立庙设祠,刻石铭德,四时香花供奉,八节祈求不断,愿太守英灵依旧照拂百姓,尊之为枝江白虎君,其子孙后人,犹被人称之为白虎王氏。庚子山说“枝江白虎之碑百代无毁”,即此也。
此白虎可为佳瑞乎?恶瑞乎?昔汉武获白虎,贾谊谓之偃武修文之佳兆,而秦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马,杀之。醒后心中不乐,怪问占梦。卜曰:“泾水为祟。”却是恶瑞。可见异物之现,或可视之为瑞,然而美恶之不一,却是必然的。究之六合八极,其中异物多矣,难道便可一一指为瑞乎?盖一事之兴盛衰败,多在人为,少在气运。所谓祥瑞亦是可有可无,似有似乎,说无便无,说有便有的,当不得真,作不得数。正是:
祥瑞从来半是谎,世事于今愈荒唐。
王子香一事,看官且莫谓说书人扯淡,见之《水经注》、《搜神》诸书。今日说书人且说一件荒诞不稽之故事,亦与白虎有关,清一清众看官耳目,取笑则个,却是胡编乱造,当不得真的,切莫扯我见官。
碧藕花开水殿凉,万年枝外转红阳。
升平歌管随天仗,祥瑞封章满御床。
金掌露,玉炉香,岁华方共圣恩长。
皇州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
这一首《鹧鸪天》,乃晏叔原之作。
话说祥瑞一事,上古既有,云、雨、风、露、草、木、禽、鳞、兽莫不可为祥瑞也。即如兽中,便有无数,贾谊曾言:“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周公受秬鬯而鬼方臣,宣王得白狼而夷狄宾。”,九尾之狐,白狼皆兽也,而其他载于史书者无数。然则,其应于世事者也异。说书人今且讲一篇回头来。
昔汉和帝之时,有陈留人王业,字子香,其人有道德之胸,经世之术,遂被举而为官,先为荆州刺史,在任七年,真是惠政于民,淳化风俗,奸邪不作,山无豺狼,且又一清如水,廉洁奉公,每每沐浴斋素,祈于上苍言:“当启佐愚心,无使有枉百姓。”故而百姓莫不感戴,以为民之父母,名声遂上播朝庭,和帝闻之,有心大用,于是下诏令王子香入都为官,谁料人间道德之人,天必不假以长命,方刚起程不过数日,便卒于枝江亭中,亲属自是大哭,一面具表章奏知朝庭,一面整治棺柩。那枝江县原有三头白虎,时常出入人间,人民俱以为灵异,这时忽然出现,低头曳尾,蹲于太守尸首之旁,仿佛守卫。及至棺柩已备,扶丧回乡,白虎随棺枢而行,仿佛送丧一般,一直送出境外,忽尔不知所踪。有诗为证:
清廉惠民民已知,更有神虎送行之。
非为虎现显太守,太守之德民早思。
那百姓追思王太守之德,以为可追美召公甘棠之遗爱,于永和十九年,在枝江立庙设祠,刻石铭德,四时香花供奉,八节祈求不断,愿太守英灵依旧照拂百姓,尊之为枝江白虎君,其子孙后人,犹被人称之为白虎王氏。庚子山说“枝江白虎之碑百代无毁”,即此也。
此白虎可为佳瑞乎?恶瑞乎?昔汉武获白虎,贾谊谓之偃武修文之佳兆,而秦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马,杀之。醒后心中不乐,怪问占梦。卜曰:“泾水为祟。”却是恶瑞。可见异物之现,或可视之为瑞,然而美恶之不一,却是必然的。究之六合八极,其中异物多矣,难道便可一一指为瑞乎?盖一事之兴盛衰败,多在人为,少在气运。所谓祥瑞亦是可有可无,似有似乎,说无便无,说有便有的,当不得真,作不得数。正是:
祥瑞从来半是谎,世事于今愈荒唐。
王子香一事,看官且莫谓说书人扯淡,见之《水经注》、《搜神》诸书。今日说书人且说一件荒诞不稽之故事,亦与白虎有关,清一清众看官耳目,取笑则个,却是胡编乱造,当不得真的,切莫扯我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