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汉服吧 关注:561贴子:3,805

回复:论在外审美对因为的规范作用(衣冠先行的理论依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并不需要随时随地吃东西,也不需要只要满足嘴欲什么都吃。人有别于动物,此为一大分界线。文明社会需要规范外在行为的审美,西方社会对外在的我与内在的我划分极清,能不外露的私我尽量不在公共场合显露,因为外在的我经过克制和装饰,而内在的我则是赤裸裸的。穷困潦倒的时候为了活命什么都吃、什么场合都吃,情有可原,可如今的中国却是因吃喝有余而满大街飘着煎、炸、熏、烤的食味。我走在国内的街上,时常有一种城市变成了私家厨房的感觉,人不分场合、不分钟点、不顾仪态地什么都吃,年轻人尤其如此,因为满街诱惑。再看一些电视节目也不例外,热衷于介绍各种稀奇古怪的吃食和吃客,大快朵颐之下,无论是采访者还是受访者,无人考虑在镜头前的吃相。曾经的中国大城市,并没有随处可见的鸭脖鸡爪麻辣烫,销售行为在专门的市井坊陌,瓜子更不会嗑到大街和店铺里。最令人惊异的,是奢侈品店里嗑瓜子、啃零食,而卖的是标价动辄几十上百万的宝石、红木!我某天走过一个陈设豪华的家具店,从价格看是地道的奢侈品店,只见两位女店员(也可能就是私人老板)坐在门口标价十几万的桌椅上大嗑瓜子,一地垃圾。毫无内外、公私意识的二人,一点也未想到奢侈不仅仅是高高的标价,还须优雅和尊贵去衬托,才能自圆其说,否则就是人贱物亦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03-07 11:06
回复
    我们一直强调西学,可中国西学有个天生的毛病,就是理想化进而道德化对方优点,这阻止我们看清表皮下的真传。外在行为的装饰乃他们的真传之一,这样的行为特点故然有伪善的一面,但将公行为与私行为完全分离,也是西方社会许多令我们艳羡的优点的源头之一。与其笼而统之地道德化他们呈现在外的一面,同时一句“素质差”把自己一抹到底,不如细分源头,学到实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4-03-07 11:07
    回复
      2025-09-14 11:54: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国并不是自古就不讲究外在行为的审美,没有一个文明不对它的外在表现制定审美标准,而吃相是这一审美的基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第一步,否则我们的祖先要先于所有文明创造那么精美的青铜器和瓷器干吗?啃、磕这类形同野兽的吃态,在家里做倒也罢了(在西方,中上层社会家里饭桌上都不能做),满大街众目睽睽下做,跟在没有门的厕所方便本质相差不大。西餐刀叉的出现要远远晚于中国人用餐的筷子,也就是说当我们已经斯文用餐的时候,他们还在茹毛饮血,但他们后来居上,用上刀叉后,就严格让人的吃相有别于动物,比如用叉送食是为了人的身体不直接俯向食物(用餐时身体必须坐直,俯身于餐桌餐盘上是没教养的表现),用刀在盘里切、剔是为了人的牙齿不直接去啃咬食物(除了便餐没有条件,正式用餐时忌用门牙)。记得小时母亲教餐桌礼仪,胳膊肘也是不能放在餐桌上的,食物要用筷子送进嘴里而不是嘴直接伸进碗里,吃时嘴不能发出响声。这些规矩都只有一个目的,让人的吃相有别于动物,因为人有耻辱感。法文有一个词叫pudeur,译成中文可以叫廉耻或害羞,意思是人有私密和不雅的一面,在人前显露他会感到羞耻。一个文明失去了耻辱感,完全没有私我与公我意识,这不是洒脱和豪爽,而是精致文明向原始文明的倒退。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4-03-07 11:10
      回复
        结语:论证如此众多,无非是想说明,宽袍大羞,峨冠博带不能以方便劳作,舒服不舒服为评判,谁见过西方农民穿西服劳作么?汉服的拘束不便,是为了规范公行为,进而规范私行为。服饰的拘束远比思想教育来的效率高,这才是衣冠先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在。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4-03-07 11:16
        回复
          大叔,我都看完了,写的真好~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4-03-07 1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