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贴构思巧妙,视角独到,手法新颖。字字斟酌,句句精美,情节曲折,而又始终不离中心思想,引人入胜,淡淡的言语中,显示人生之大道理,充分体现了您深厚的文化底韵与丰富的社会经验,真可谓讽刺之经典,骂人之绝学,这正是我辈苦学闷读追求的至高境界啊! 就艺术的角度而言,这篇帖子已然为经典之作,但它的意义却远远大于经典本身。正所谓:“骂而无形,讥于无影,笑骂之中显真功!”虽然仅仅是一遍粗略通读,我已忍不住拍案叫绝,在中国的网络的层次上,竟然会有如此的文学巨匠,看来以我的阅历距离“达人”的境界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表面看作者是文章是结构松散,略显凌乱,实际上却是把“细节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只言片语之间处处显露真情实感。这种螳螂捕蝉,黄鹊在后的写法早已突破了散文范畴里的形散神不散的境界,其独辟蹊径,造化之神也只有当年张三丰自创太极可以与之相媲美。历代作家给我们给我们留下无数美文,馨香文字,文字馨香。楼主给我们带来的这篇极品可以说是让你馨香满腹,三日不绝!!古人说的好:想要作文章,先要学做人。由作者的文章我们也可以揣测出作者定是成长在一个汗牛充栋,文化氛围浓厚而且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幸福家庭里面。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亲情冷淡的时代,能够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可以说已经是很幸福的了。但在另一方面,作者也不是温室里的花*,只能作些鸳鸯蝴蝶的文章。在前面我已经说过了,这篇文章比形散神聚更胜一筹。诸位见过大风沙没有?大风沙就是由无数松散沙粒组成的,但是他们却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股叱诧风云,横击而过的气概相信大家在作者的文章里也能体会的出来。如果有读者还不能体会的,请参考卧虎藏龙里面半天云的人物个性。由此而言,作者是性格是完善的,想必经历过家庭的其乐融融,也经历过种种人伦惨剧吧,把作者的创作潜质激发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