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071228/u1a3315988.html
你可以把它当作中国版的《阿甘正传》,也可以把它当作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如果你喜欢流行歌曲,也可以把它当作影视版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当然,它有自己的名字,《士兵突击》。日前,在某知名论坛上,由网友投票选出的“2007年8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揭晓,王宝强因饰演“许三多”获得网友最多的支持。(12月27日《华商报》)
在一片“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荧屏上,《士兵突击》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大江东去”。和《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一起,是内在相连的军旅精神三部曲。而《士兵突击》中反复提及。并由不同人嘴里说出的“不抛弃,不放弃”基本可以视为哲学意义上的人生格言。
在这个理想和崇高变得稀缺的年代,许三多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微言大义。尽管谁都知道这是一块卞和玉,但是创作人员还是煞费苦心地给他包裹上一层粗粝的外衣。“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而究竟什么是“有意义的事”,许三多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
从被“发配”到五班的自得其乐,到独自看守一幢大楼,再到最后的“兵王”。其实许三多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得到什么,换句话说,他并没有自己的理想。他做的,只是把一件看似寻常的小事,当作“救命的稻草”,久而久之,才发现自己抱着的是“参天大树”。
和惯于习惯计划自己未来的现代人比起来,这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做法,是不能想象的。虽然“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成为“我”一代挂在嘴边的话,但是在实际生活面前,只为结果不问手段,还是他们通常遵守的行为准则。
和许三多的无私相对应,另一个和许三多同时登场的人物成才,是作为自私的形象出现的。他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目标明确,既可以口袋内揣着三盒不同档次的香烟去公关,也可以“宁可我负天下人,别让天下人负我”地为自己找晋升的“阶梯”,但最后,以自我为中心,终于葬送了他以前的一切努力。
相比之下,许三多几乎是靠他近于宗教般虔诚的无私,赢取了所有的未来。“憨人有憨福”成了“好心有好报”最好的注脚。他身边所有的人,虽然开始时候都对他没有好感,但是天长日久,却无不他的善良所感动,他也有如神助地获得了他自己都没想到的美好。
虽然在许三多每次的转角处,创作人员都小心地蒙上了厚厚的天鹅绒,但是“无巧不成书”的境遇,还是让许三多每次的汗水都没有白费。而许三多的每次彷徨、每次自责,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戏谑。以至于孤傲的高诚在“笨拙”的许三多面前,也感到自己是只“猴子”。
精巧的设计,冷静的冲突,使得整部戏充满了高潮跌宕的张力。但是在唏嘘之后,思维的沉淀,仍使得许三多看上去更像童话人物。尽管他没有被赋予“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的道德符号,但是许三多还是让更多的人感到“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地高山仰止。因为,即便有人可以做到许三多那样的无私,却不敢指望得到许三多那样的好运。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071228/u1a3315988.html
你可以把它当作中国版的《阿甘正传》,也可以把它当作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如果你喜欢流行歌曲,也可以把它当作影视版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当然,它有自己的名字,《士兵突击》。日前,在某知名论坛上,由网友投票选出的“2007年8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揭晓,王宝强因饰演“许三多”获得网友最多的支持。(12月27日《华商报》)
在一片“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荧屏上,《士兵突击》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大江东去”。和《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一起,是内在相连的军旅精神三部曲。而《士兵突击》中反复提及。并由不同人嘴里说出的“不抛弃,不放弃”基本可以视为哲学意义上的人生格言。
在这个理想和崇高变得稀缺的年代,许三多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微言大义。尽管谁都知道这是一块卞和玉,但是创作人员还是煞费苦心地给他包裹上一层粗粝的外衣。“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而究竟什么是“有意义的事”,许三多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
从被“发配”到五班的自得其乐,到独自看守一幢大楼,再到最后的“兵王”。其实许三多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得到什么,换句话说,他并没有自己的理想。他做的,只是把一件看似寻常的小事,当作“救命的稻草”,久而久之,才发现自己抱着的是“参天大树”。
和惯于习惯计划自己未来的现代人比起来,这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做法,是不能想象的。虽然“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成为“我”一代挂在嘴边的话,但是在实际生活面前,只为结果不问手段,还是他们通常遵守的行为准则。
和许三多的无私相对应,另一个和许三多同时登场的人物成才,是作为自私的形象出现的。他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目标明确,既可以口袋内揣着三盒不同档次的香烟去公关,也可以“宁可我负天下人,别让天下人负我”地为自己找晋升的“阶梯”,但最后,以自我为中心,终于葬送了他以前的一切努力。
相比之下,许三多几乎是靠他近于宗教般虔诚的无私,赢取了所有的未来。“憨人有憨福”成了“好心有好报”最好的注脚。他身边所有的人,虽然开始时候都对他没有好感,但是天长日久,却无不他的善良所感动,他也有如神助地获得了他自己都没想到的美好。
虽然在许三多每次的转角处,创作人员都小心地蒙上了厚厚的天鹅绒,但是“无巧不成书”的境遇,还是让许三多每次的汗水都没有白费。而许三多的每次彷徨、每次自责,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戏谑。以至于孤傲的高诚在“笨拙”的许三多面前,也感到自己是只“猴子”。
精巧的设计,冷静的冲突,使得整部戏充满了高潮跌宕的张力。但是在唏嘘之后,思维的沉淀,仍使得许三多看上去更像童话人物。尽管他没有被赋予“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的道德符号,但是许三多还是让更多的人感到“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地高山仰止。因为,即便有人可以做到许三多那样的无私,却不敢指望得到许三多那样的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