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海世乒赛,马龙差一点儿就入选了混双名单。但马龙说:“其实我当时想了,打混双还不如不打,打了也没什么用,因为我感觉拿不了冠军。”
秦志戬说马龙对每一场比赛都兢兢业业:“我和他聊的时候,他说他的目标是大满贯。”秦志戬觉得有这种想法当然好,但是路还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马龙对球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都是不错的,但是他同时也比较固执,容易抱着他自己的想法,外界给他的想法不太容易接受。作为一个优秀运动员有自己的想法是正常的,但善于吸收别人的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
秦志戬2005年接手马龙,他自己性格中也有倔强的一面,当队员的时候秦志戬经常故意跟自己过意不去。比如今天头疼,不想去跑步,但是觉出自己有这个想法时,便偏偏要去跑步。秦志戬也属龙,这是一个巧合。
“要是我,那就全是反的。比如说我今天不想玩电脑,那我就偏偏要玩电脑。”马龙一脸坏笑。
张雷说:“这孩子的心比较重,任何比赛他都不愿意输,输了之后自己特别难受,不管什么比赛他都想拿冠军。这一点作为运动员来讲是好事儿,我们教练员也希望他早日成才,但是这个过程是痛苦的,非常痛苦。”
“想法多是好的,没有想法的人是傻子。但自己要把这个想法完全理解透,不能把它变成一种包袱,在比赛中必须要摆脱出来。以前说王励勤一到大赛就思想不过硬,现在他拿了三次世锦赛单打冠军,谁还说?”
“马龙处在这个年龄段,又跟王励勤、马琳、王皓竞争,肯定会这样(痛苦)。我跟他说马琳输的球比你赢的球还多。别人打的时间很长,经历很多,那些你可能都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好的运动员扛过来了,有些思想薄弱的运动员可能就下去了。”
由此可见,乒乓球并不是“不容易受伤”的项目,心容易受伤。
刚进国青队的时候,马龙在全国青年的调赛中的成绩是第25。而在最新公布的世界排名表上,马龙上升到了第4位。那时调赛的冠军现在已经“悄无声息”了。
最近一段时间的比赛马龙打得不错,在有“小世界锦标赛”之称的德国公开赛上相继战胜王皓、波尔和马琳获得冠军;随后的瑞典公开赛他也获得了一个单打亚军和双打冠军。刘国梁在本刊专栏中表示:“如果一直这么发挥下去,他参加奥运会的机会也不小。”
但对于能不能参加北京奥运会,马龙觉得自己“希望不是很大”。
张雷说:“以前奥运会没有团体赛,最多能报五个人,现在只能报三个人,对他来讲这个机会真是像大海捞针一样。但我能看出来,他表面不在意,可争得挺厉害,训练和比赛都非常努力。”
秦志戬说:“用奥运会的标准去衡量马龙,他作为年轻运动员必须要有完全的、质的飞跃,从技术到心理的全方位提升。我觉得对于马龙来说,只要有1%的机会就要付出100%的努力,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马龙觉得站在自己前面的对手有很多,多得有一个树林那么多;同时马龙觉得自己弹跳惊人,没有什么障碍不能迈过去。
难以改变的龙?
马龙拍集体照的时候总是喜欢往后站。在人们的印象中,马龙手感细腻,技术全面,冷静合理,但是不够霸道,不够张扬。刘国梁似乎很是苦恼。
秦志戬说:“像他这个年龄,不应该特别沉稳。要想达到更高的水平,走上世界的顶峰,他的思想必须要更开放一些,勇于去创新。”
“别人改变不了的东西你要能改变,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代领军人物,受人尊敬。我希望他更能够爆发,更有激情一点,毕竟他还年轻。”
队友兼好友徐辉说:“他跟比较熟悉的人接触挺开朗的,跟不太了解的人,尤其是跟生人不爱说话,具有双重性格,相对来讲他还是比较内向的。不开心的时候,比如输球什么的,就找一个地方闷着,很少跟我说。”
马龙说:“我打球挺平静的,赢了球也不会特别夸张。”但在几大主力中他最欣赏陈玘的性格,陈玘会在比赛结束后还眯着眼睛冲着对手“哇哇”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