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73人,专任教师59人,其中博士15人,硕士21人,教授5人,副教授(含高工)12人,在校学生1712人。拥有机械工程福建省重点学科和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三明机械CAD工程研究中心,有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其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有42间课程实验室,17间多媒体教室,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00余万元。已建成面向全院学生的机械类、电子类分类分层开放实验室7间,校内外工科类实训、实习基地12余处,教育实习基地20处。
机电工程学院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已形成具有机电特色的“3355”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治学严谨,产学研工作突出,先后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和三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涌现出“2008感动福建十大人物”曹云露教授和“福建省十佳辅导员”郭远景老师等杰出教育工作者。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推动和开展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在全国及福建省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3年获得全国电子设计竞赛2项一等奖的佳绩。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学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7%以上。
正在开展的科研方向有:现代机械产品三维CAD设计、优化及有限元分析、虚拟制造技术;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汽车动力学研究与仿真;汽车产品的三维建模、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在产品设计与分析中的应用;电路及电子元器件设计、测试与仿真分析;单片机与PLC在工业生产中的控制及应用;光学技术及其器件的研究与应用;特殊性能材料和光伏产业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1. 车辆工程(本科)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等。
就业方向:在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管理等部门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工作或汽车工业领域相关的教学、培训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床数控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
就业方向:可直接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检测等工作,亦可从事与机械背景相关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战略策划、软硬件应用或机械工业领域的相关教学、培训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3. 物理学(光电子技术与应用方向)(本科)
主要课程:普通物理学、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光学及光学设计、光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图像传感与数字图像处理、液晶与LED显示技术、光电探测与系统、新型照明光源与驱动技术、EDA技术及应用、光电系统课程设计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光学设计、光电探测与控制、电子技术应用、信息显示与成像等领域的产品设计开发、检测、生产管理、教学与培训等工作。
4.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技术,数字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数据采集技术,机器人技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DSP应用技术,语音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
就业方向:可在电子信息与工业测控等高科技企业从事电子信息处理、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开发、系统集成、运行控制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5.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应用技术、EDA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场理论、电力拖动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
就业方向:在电子技术相关领域从事现代电子系统与汽车电子系统的设计、质量检测、维护服务和生产管理,智能电子产品与汽车电子系统的销售和技术支持,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