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才不管三七二十一,见到眼熟的就选。以往总是吭哧半天的选择题,很快就解决掉了。接着是几道大题,需写计算过程的。涉及到方程式的我很容易就做出来了,再有那些深奥的我反正看不懂就空着。这次时间充裕,我会的题目我都做了一遍。
出了考场,我看见吴优与几个小班的尖子生对答案。这种事情我通常是不会参加的,自取其辱。我只想站在旁边等他完事一起回家。
吴优显然考得不错,成绩下来也证明如此,他得了满分,拿了新春杯数学竞赛的一等奖,全北京市那么多所小学只有8个人获此殊荣。吴优为东城区捧回唯一的金牌,再次显示了他过人的智慧。
我在这次竞赛中奇迹般的获得了二等奖,全东城区只有10人获二等奖,另有20多个获三等奖的。原因很简单,据吴优推测那个在竞赛前三天提出加课的老师,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搞到了一部分竞赛选择题。如果原封不动地讲给学生,怕弄出太多的满分影响不好,就换汤不换药依照选项从新编排了题干。正式的考题,是经过严格推敲的自然比临时编的要难,题干充满陷阱。许多觉得眼熟的题目,一般高智商的人也不大相信还是眼熟的那个答案,总要自己做一遍才有把握。可惜不是每个自己做题的人都和吴优一样聪明能拿满分。
而我这个完全没有想到题目还会如此阴险的白痴,福大命大,捡到了宝。
获了市数学竞赛的二等奖,我身价倍增。北京市重点W中学的校长亲自跑到我们小学,点名要我和吴优上该中学的数学班。免试保送啊!我爸妈像突然被金山砸中,猪油蒙了心神,失去了往日标榜的实事求是诚实稳重,一个劲地说我从小就机灵活泼,尤其数学天赋禀异,一唱一和舌灿莲花似的把我推销给了那个毫不知情的校长。
我爸妈的用意很明显,如果不走免试保送这条路,我规规矩矩参加统考,小学毕业证都不一定能拿到。
于是我就这样以一个数学特长生的身份,没有参加统考,混进了北京市重点中学的数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