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实践吧 关注:10贴子:571
  • 7回复贴,共1

【心理学与德育】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陕西1楼2014-08-13 12:30回复
    参考书籍:
    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P409-413


    IP属地:陕西2楼2014-08-13 12:35
    回复
      2025-05-15 21:37:41
      广告
      科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理论,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但是他在研究中发现,道德发展不是只有两级水平(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进入他律阶段,5—8岁;进入自律阶段,9-11岁;5岁以前,前道德阶段,也就是无律阶段),而应该有多个水平,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IP属地:陕西3楼2014-08-13 12:41
      回复
        研究方法:
        科尔伯格开创了道德两难(moral dilamma)故事法,作为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研究方法。
        道德两难故事法是对皮亚杰对偶故事的发展,同样也是用情境故事设置到的冲突并提出道德问题,让被试在自己的反应中“投射”内心的观念,反映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


        IP属地:陕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4-08-13 12:44
        收起回复
          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按照个体道德判断结果的性质,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提出了全面的阶段模型。
          (一)前习俗水平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
          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1)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尚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要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认为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
          (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得赏者为使,惩罚者为非,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或是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不是不好。


          IP属地:陕西5楼2014-08-13 12:52
          回复
            (三)后习俗水平
            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自己支配)的境界。
            年龄上至少是青年期人格成熟以后,才能达到这境界。这个水平是理想的境界,成人也只有少数人达到。
            (1)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尊重法制,但相信它是人订的,不适于社会时理应修正。
            (2)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有个人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有其独立的价值标准。对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受现实规范的限制。当个体达到这个阶段,他能超越某些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原则。


            IP属地:陕西7楼2014-08-13 12:59
            回复
              对科尔伯格的批评或不同的声音
              Harsshorne & May:对于具体的道德问题,个人以不同额方式进行思考,道德思维是“情境相似性”或“情境特异性的”
              艾利沃特.杜里尔:从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的转变中,包涵着对先前那个阶段的一种重新构造和取代
              Aron(1974):科尔伯格的研究虽然注意跨文化的特点,但被试主要以男性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吉利根:在道德判断和认知方面存在着性别差别,提出女性关怀道德发展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
              在道德概念和道德标准上,男性更注重诸如公平和尊重他人权利这种抽象而理智的原则,而女性则更倾向于关心和同情;
              在移情上,女性也更容易移情,即在于他人交往时,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想法,对亲密的人际关系也敏感;
              在心理取向上,男性更倾向于竞争取向,而女性更倾向于合作取向。
              在道德推理上,男性的道德推理关注于个人的利益,而女性的道德推理则更关注于个体对他人所付的责任,因此在解决道德两难问题时,女性一般倾向于认可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而不是权利和规则。
              对于这种女性关怀的道德发展理论,并没有形成定论。


              IP属地:陕西8楼2014-08-13 13: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