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吧 关注:13,572贴子:125,763
  • 8回复贴,共1

转发中医验方,大家一起看看有无价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楼娘,祝我们大家早日康复。


1楼2014-08-20 10:31回复
    以下内容转发自百度文库
      方子六治息肉方千家药方
      制法 :乌梅 1500克 (以肥大肉多者为上 ,酒醋浸泡一夜 ,去核 ,焙焦存性 )、僵蚕5 00克 (米伴炒微黄为度 )、炮山甲 30克 ,象牙屑 30克(象牙屑具有拔毒生肌之功效,现在药铺少有,可用珍珠粉代替,具有同样功效)上药共研为细末 ,炼蜜为丸 ,每丸重 9克丸药制成后 ,装入瓷坛或玻璃瓶内 ,放于干燥通风处 ,以防受潮霉烂变质霉变者切不可服用
      服法 :此方治疗各种息肉 ,疗效可靠成人每服 1丸 ,早、午、晚各 1次 ,白开水送服 ,儿童量酌减


    6楼2014-08-20 10:38
    回复
      2025-11-16 11:02: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以下内容转发自百度文库
        方子八胆囊息肉案
        年某,女,36岁右上腹不适五年,加重一年经襄樊、武汉、广州多家医院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患者丈夫为某医院普外医师,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经同类患者介绍于2006年2月25日来我出就诊
        刻诊:右肋不适,痛连肩背,时伴头晕目眩,乏力体胖,身高4050px,体重89kg,食欲旺盛喜食肥肉、鱼类、蛋类、动物内脏等食物B超示:重度脂肪肝,胆囊多发性息肉,最大一个为1.6mm慢性胆囊炎
        血压:140~150/100~110mmHg血脂三项均高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辨为痰浊瘀滞为患,治以化痰祛脂,升清降浊
        处方:
        方一:全瓜蒌30g、生半夏15g、焦山楂60g、苡米100g、郁金15g、泽泻100g、生南星15g、茵陈60g、茯苓30g、橘皮10g、甘草5g、栀子5g、黄连5g、绞古蓝30g、乌梅100g、僵蚕30g、浙贝母15g 一天一剂,水煎服
        方二:用炮山甲60、鸡内金90、三七90、水蛭90、浙贝母60、乌梅90、共研极细末,一次3g,一天4次,吞服
      2006年4月10日二诊:
        所有症状消失,彩超示胆囊息肉二个,最大一个为0.5mm.血脂已在正常范围效不更方,继服前方
      2006年6月5日三诊:各种理化检查均已正常,彩超未发现胆囊息肉体重68kg


      8楼2014-08-20 10:40
      回复
        以下内容转发自百度文库
          方子九熟芍同气汤”,
          其主要功效是保肝(胆)护肝(胆)凡因肝动气、肝火逆而致的胸闷、腹胀、胁痛胀等诸症有效,对一般肝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方如下:柴胡6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熟地40克山萸肉15克肉桂粉1克(研粉冲药服)中医认为肝属木,最喜疏泄,也最易郁,其与胆互为表里(有关肝胆表里关系,请搜索参阅本人“祖传表里用药经验”贴)古之医家曰:人之得病,犯色者居其半,气郁者居其半甚矣!此处曰气郁者,即言肝胆也用现在的话来说,气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怒、争吵动气;2、心情不开朗,日久郁结;3、工作、学习、生活、生病等压力致郁;4、不当饮食致肝生邪火亦易致郁;等等肝胆亦主谋虑决断,而人须臾不离此也,故易郁熟芍同气汤”,其主要功效是保肝(胆)护肝(胆)凡因肝动气、肝火逆而致的胸闷、腹胀、胁痛胀等诸症有效,对一般肝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方如下:柴胡6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熟地40克山萸肉15克肉桂粉1克(研粉冲药服)
          或问:何曰“熟芍同气汤”?
          不知肾肝母子关系,子(肝)有病,必求之于母(肾),此母子同气也以五行论,水生木之谓也故治肝者,多同治肾也熟地,大补肾水圣药,加山萸肉之酸,作用互补,力直达肾宫而白芍一味,最平肝肝气一平,则郁易解,火易熄更加当归,此物可补可攻,来生肝血;而又益之柴胡,解郁祛邪,锦上添花肝肾同气,肝得肾气而日旺,何有郁乎?吾见其谋虑决断之事游刃有余也而肝气旺,自输于胆,又何虑胆之诸症不克乎?
          若大怒而致胸胁大痛者,此则肝火甚逆,可加栀子数钱先泻火,再平、补,方为周全然栀子亦不可多用常用也何故?因栀子泻实火,多用则肝必虚,而肝之郁者,其素已虚,多用则伐深,反不利也此味可一用以出奇,而断不可常用也人可留意乎?若吐血者,血不归经也,须加黑芥穗引之
          而更严重之胆结石、胆囊炎、胆息肉诸症,现时方家见其火盛,多喜用、频用龙胆草、茵陈、田基黄等大寒之物泻之,而轻用补胆、助胆之药,虽见一时之暂效,而过后症更变坏,胆之腑实有与其它脏腑不同治法也而人体之脏腑五行相生相克相比这一课,更需深究之
          自拟化瘀利胆汤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68 例临床观察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10017) 邵华
          化瘀利胆汤:醋炒柴胡6g-10g,金钱草30g,蒲公英30g,郁金10g,赤芍10g,桃仁10g,丹参10g,陈皮10g,虎杖30g,鸡内金10g,大黄10g,猪苓10g,茯苓10g肝区疼痛加延胡索,川楝子;治疗不明显者加三棱,莪术一天一剂,水煎服. 总有效率91.18%
        4.1 关于 PL G 的发病机制
          胆囊息肉中医学无此病名, 根据其症状、体征及B 超所见, 属中医“胁痛”范畴中医学认为胆附于肝, 与肝相表里, 胆为中精之腑, 输胆汁而不传化水谷糟粕, 其性中清不浊, 以通为用本病发病多因脾胃失健, 湿邪内生, 郁而化热所致, 湿热蕴结肝胆, 疏泄失常, 不通则痛, 故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部胀痛或隐痛不适又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直接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 故患者常出现厌食、腹胀等症状湿热阻滞胆府, 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 热结不散, 日久酿成胆囊息肉综上所述,PL G 病在肝胆, 证属湿热瘀阻, 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湿、热、瘀互结为患
        4. 2 PL G 的遣方用药
          在上述对 PL G 发病机制的认识基础上, 根据“实则泻之”的治则, 以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为大法, 拟化瘀利胆汤为主方治疗方中金钱草能清肝胆湿热, 与蒲公英、虎杖合用, 共奏清热利湿之功效; 桃仁、丹参、赤芍活血化瘀, 与疏肝理气药柴胡、郁金合用能达到疏肝活血之功效; 佐以陈皮、猪苓、茯苓、鸡内金还兼有运脾健胃之功诸药合用, 共奏清利化瘀、疏肝解郁之功
        4. 3 中医药治疗 PL G 的优势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仍局限于手术治疗, 但临床上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可不必行胆囊切除术,尤其是胆固醇样息肉, 目前尚未见癌变报道根据以往多年来中医药治疗肝胆疾病所取得的临床经验总结, 中医药治疗本病存在着其他疗法不可取代的优势, 如无创伤性、可重复性、可以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等等但是中医药治疗本病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基础, 有待进一步研究, 为中医药治疗 PL G 开辟新途径


        9楼2014-08-20 10:41
        回复
          我看了病友们发的帖子,真好,我也有胆囊息肉3mm,最近也是背右边疼肋疼,现在正对症下药治疗,治疗后的情况和病友们分享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6-12-25 18:46
          收起回复
            楼主现在吃哪个方子,感觉效果怎么样


            IP属地:广东11楼2017-08-12 16:43
            回复
              今天去人民医院中医科开药,医生明确告诉我说,胆囊息肉是外科病,中药是治不好的.还让我不要吃药了


              IP属地:广东12楼2017-08-13 11: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