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远吧 关注:1,549贴子:13,647
  • 21回复贴,共1

自甘堕落的百家讲坛,庸俗无聊的娱乐自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多年以前百家讲坛依靠易中天,纪连海,于丹等名家对史事国学生动有趣,绘声绘色,回味无穷的讲解而风弥一时,成全了众多明星学者。近年来,百家讲坛栏目短视收视率,赶时髦,节目庸俗低能,摒弃其主打的历史国学的厚重深沉,吃老本,故渐衰渐败,其节目组本应深刻反省。
方志远老师,历史知识广博深厚,学术严谨,口才一流,且热心乐意为传播知识而垂青你们栏目。
你们肯定又是为了一时收视率,刻意要求方老师录制《国史通鉴》时多聊君主与女人间的故事,讲褒似,骊姬,楚庄王后,夏姬,秦女等,这都是你们对方老师的非分要求,就是每一集都要花好长时间聊女人。
我不反对女人在历史某些时候起到的重大关键作用,但方老师也快要有七时了,你说你们还要不要脸?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9-05 22:01回复
    接着骂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9-06 12:25
    回复
      2025-10-14 11:58: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又方老师《国史通鉴》讲的先秦历史,人才辈出,光华璀灿,其精要关键被当时的杰出人物用极高的艺术手法,深沉厚重的语句记载在诸如《国语》,《春秋》,《管子》等伟大的历史思想巨著之中,方志远老师作为虔实有大智的学者,于其中的重大关节必有精辟独到的讲解。《百家讲坛》栏目组,又为让其节目符合通俗大众的目的,刻意要求方老师讲到上述巨著记载的故事时不要引用原文,要用现在白话文讲述,故现在《国史通鉴》方老师的讲解虽不失为精彩,但其中鲜有方老师同我们分享其中让人叹为观止的原文原味的,尔等作为栏目组负责人,不是想着让栏目做的有意义,而是不断干扰其做的完美,这是为何?
      百家讲坛栏目组所在的央视,受国家鼎力支持,负国人重托厚望,应高瞻远睹,宏扬远大。值民族振奋向上之时,发扬中华文化之际,还应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诸如现在的《百家讲坛》等栏目,既然尔等主打的是历史文化,那尔等的忠实观众应是学生学者,又何必向那些追星粉丝现媚?尔等应无条件尊重德高望重的学术专家,又为何要炒红所谓的学术明星?身在国台而与无聊小台夺名利,请来学者让与其娱乐明星论短长,你们追逐名声,你们得到的是臭名,你们争取财富,你们不如马云的一个指头。如此价值取向,往轻说,是尔等目光短浅,无能平庸,往深说,是尔等执业无操,丧道败德。
      杰出的学者不较名利,方志远老师宽容大度,稍微清高的人物岂肯与尔等为伍?不思反省,尔等的事业必将没落!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9-06 12:26
      收起回复


        IP属地:安徽4楼2014-09-11 12:11
        回复
          说得夸张了点,不过事确实是这么回事。


          IP属地:河南5楼2014-09-12 14:26
          回复
            发错吧了


            6楼2014-09-22 15:37
            回复
              应该着重一下文言文,光是白话文的话,就太没有历史厚重沉淀的韵味了。女人和庸俗的君王讲得稍多,导演为了吸引收视率,所以有意安排。。。。。值得人们深思探讨的地方应该多讲一些,比如——1 子产主张铸刑鼎,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2赵盾主张以礼,治天下。
              可以多阐述两者间的利弊与意义。怎样结合,怎样取舍能更有利于社会,而且没有标准答,只有更全面的解读与探讨。。。。。。本人认为方老师有很多极其富有意义和值得深思的话题没有再进一步展开与探讨。可能跟节目时间,导演安排,观众需要都有关系。。。。。。
              只可惜百家讲坛只有一个,如果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其实国家政府要是能再推出几个像百家讲坛这样的节目就更好了,一个做得通俗些(就像现在这样),一个做得适中些,一个做得“准专业”严肃些。。。。。。。不过这真是奢求啊!!!!!


              7楼2014-09-29 15:06
              收起回复
                请你来介绍个好节目…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0-12 20:50
                回复
                  2025-10-14 11:52: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6-16 11:48
                  回复
                    谢谢“吾大师”和各位小友对我的鼓励,《国史通鉴》已经播出两部了,后面还有四部,争取做得更好一些。你们也指出了当下传媒的一个普遍问题,片面追求“收视率”,迎合粗俗。但“百家讲坛”对我是比较宽容的,不要求收视率,收视对象定位在中高层观众,基本上按自己的意思讲述。所以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应该是我没有把握好啊。


                    11楼2015-08-02 22: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