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的贴子仅用于弓友们交流或是技术研究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弓匠圣经》第一卷译本(一)传送门:http://tieba.baidu.com/p/3276386119
《弓匠圣经》第一卷译本(二)传送门:http://tieba.baidu.com/p/3291137627
在本贴中虽为译文,但是会出现少量英文,这些英文多为术语,汉译可能出现误差,请对照理解。另外,昨天和前天晚上光顾着翻译书了,误了色石和甘大的抢弓贴,吧友们太凶残了,一会就几百楼了,我哭555555555555555,求安慰!
PS:谁有《弓匠圣经》三四卷,借阅一下,帮忙扫描一下也可以,我来翻译,造福吧友,功德无量。
正文开始:
当然,也可能通过增加弓臂的长度来提高效能,不过最好不要超过72英寸,否则会将过多的储能浪费在驱动弓臂上。延长弓臂还有其他的问题,比如弓臂的重量增加、某些形态造成效能降低,不过64-69英寸的选择还是不错的。

中世纪的英国长弓就选择了这种长弓臂的形态,这些弓长度可能达到80英寸,拉力能到120磅。那可能是当时的情况决定的。主要有两个原因:1、当时英国需要大量的弓木,如果选择长、窄的造型可以得到的数量更多。2、一些弓的横截面表明,部分是来自于直径较小的树。而安全、宽臂的弓是不能用小型树木制作的,而窄长弓型就没有问题,同时可以覆盖更远的距离。
还有另一种弓柄参与型变的弓,其风格是弓臂要比握把要宽。艾希(传说中最后一个雅希人)和北太平洋沿岸所用的弓,其弓把宽度往往在1.5英寸以上,而弓臂则要更宽。这种弓的使用需要极高水平的技巧。为了能够正常开弓使用,弓臂靠近握把处较薄,所以如果做工不好的话,会造成弓把难握、易断裂,或在最糟糕的地方发生疲劳形变,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这些高明的弓匠明显意识到了硬柄弓更容易制作。
平均重量的弓体握把处因为太薄而握起来不舒服,常常用皮革、布之类的东西缠在握把处来解决这一问题。木质的冒口如果包裹合理的话,没有硬性粘结,仍可以参与形变。
弯曲的弓把也具有很高的能量存储,但却不能被利用。由于大多数的弯曲发生在一个相对较短的区域,承受了所有木材的工作。筋角弓的的中间部分可以安全地吸收能量而木弓则不行:它会断裂或形成不可恢复的疲劳弯曲。通常弓臂中间因为太厚,弯曲程度低,这意味着不能储存的大量过剩能量必须有地方释放。
一个弓把过于圆的弓就像是一个短弓(指弓把像短弓)两端配上了无用的木板,而这会使弓把产生过于的形变。
弓C有着几乎相同的问题。
弓把太平或是轻度鞭弓(D)储能木料少,总储能也就小。要使外部的弓臂充分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弯曲的更厉害。但更高的曲率会产生更高的弦角,这样的弓臂应力堆积严重,储能就会变小。一个鞭弓就像一个有效的短弓两端各连半个弓臂。这种情况很糟糕,但并不像F-D曲线所显示的那样糟。这些过度作用的外侧弓臂体几乎没多少质量。而且几乎不起作用的内侧弓臂也就没有疲劳形变,相对其弓形来说,其输出就差得多。
鞭端弓一般情况下用起来比较舒服,几乎感觉不到震感。其实可以通过修改弓臂具有轻度鞭端弓的特性来改变弓柄的震动,再通过使适当的缩短来维持足够的拉重。
由以上可知,为什么常规弓型之所以是正常的。但也有一些细微之处值得研究。弓臂不应当弯曲成像圆那样的完美弧线,为了承受杠杆作用,从弓梢到把手应当是渐厚的。但是太厚的却又不容易弯曲,还要尽可能的薄,只要不会产生永久形变或断裂。每部分都应当承受相同百分比的拉力。为达到这一目的,厚的那一部分弯曲度要修理的比薄的那部分稍小。

一个理想的弓臂应当稍呈椭圆形,另外还可以进行如下优化:1、靠近弓柄的部分应当尽可以减少弯曲,尽可能避免或是减少疲劳形变;2、满弓时仍能保持直梢的结构可以降低弦角,低弦角可以减少应力堆积,从而提高储能。
当梢体从下弯改善为反曲时,会产生两个作用:1、初始拉力增大;2、满弓时应力堆积减少,储能相对增大。这就是为为什么直弓在最后的几英寸拉距下几乎无法再弯曲。

所有的弓拥有同样的弓长和拉重。它们的F-D曲线也终止于同一点,但是它们的储能却各不相同。
A是鞭端弓,其弦角较大,在F-D曲线后期会呈现陡峭的上扬,最后的几英寸拉距更是如此,相当严重的应力堆积。F-D曲线也是比较低的位置开始,也就意味着早、中期拉力较小,储能也就更小了。
B是直梢弓,其弦角适中,在F-D曲线较直,只在最后几英寸出现温和的上扬。曲线的整体水平稍高,意味着早中期的拉力较高,储能也有所增加。
C、D弓梢反曲或反折,其弦角较小,F-D曲线微向上凸,因此几无应力堆积,早中期的拉力更高,储能也就比B高得多。
这样的设计还使早期的拉重有了额外的增加:反曲梢下拉时较直梢弓多了一段距离,在拉紧时就像是反曲的弓臂一样有较大的拉力。
例如图中所示,一个短的反曲弓,其弦不接触点与朝着弓柄方向有着3英寸的距离,要拉紧这样的弓稍需要运行4.5英寸的距离,远超直梢弓的1.5英寸。这额外的三英寸就像是一多拉了反曲弓的拉距,早期的拉重大大的增加了。
E、F,弓臂反曲长度所占的比率决定了平均弦角,包括储能。如果反曲的比例过低就几乎没有了弦角带来的增益。这样的弓在拉弓初期没有杠杆作用,比较吃力,在开弓中期,拉重常常会十分的大,当弦离开接触点后,反曲的弓梢形成了杠杆作用,使得最终的拉力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实际上作用原理类似于凸轮。

因为这样的设计使前两个段开弓较吃力,所以总储能是非常高的。
以上两个阶段的储能容量的增益来来自于两个方面:
A:早中期的拉力由下面的因素决定:
1、弓臂的反曲程度;
2、弦接触点两侧的长度所占弓臂总长的比率;
3、开弓后的弦接触角。
B:应力堆积晚出现的程度,这由开弓后期的弦角来决定。
基于这些考虑,早期的技术专家约翰麦克菲尔逊上发明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设计,可以仅仅使用石制工具。是类似于“B”,大约60英寸长,宽肢,用大量的筋,和亚洲复合弓风格的反曲弓梢。他选择弓梢正确的长度和角度,产生最大的能量存储,减少弓臂断裂的可能。亚洲风格的弦桥可保证正常的弓档并减少弓臂变形。
图中“E” 是储能最高的设计,高度反曲的弓臂和反折的弓梢,46英寸长的土尔其战弓。四百年前,这种弓可以将飞箭射出1英里半的距离。储能高是由早中期的拉重高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由参与形变的反曲弓臂和弓梢产生的,拉伸工作则主要是由高度紧张的筋角完成的。
我们已经对解释土尔其弓的速度做出了很多说明。通俗的讲,因为早中期的拉重较大,反曲的弓梢突然猛得复位,会以远超普通的力度和速度牵引弓弦。当然这是反着描述的,弓的效能取决于多少能量被存储,而不是被如何消耗。土尔其弓的结构决定了可以存储更多的能量,那么,箭速自然就会得以提高。

想象一下,当弓下弦后整体反曲成一个时钟模样,当上弦时就要耗费巨大的能量去拉直它,这样总得储能必然要与之相匹配。假如它们的质量、长度、拉力都相同,那么射程也应当一样。
在反曲木弓中,D的弓型可以说是最有效的设计。因为其反曲小,上弦所需的能量少,那么上弦过程中工臂所产生的形变小,在开弓过程中可以被利用的形变就要大得多。
当上弦时弓弦的紧绷程度小,反曲设计通常令初始拉力较小。用于较厚、难于弯曲的弓臂,这种弓臂通常在后期因拉力过大难以被弯曲,但松弦后设计的杠杆作用可以将弓力完全释放。这样的弓臂在满弓时储能极大,而在开弓前却很小,实差值就是拉弓过程中未被使用的储能。
让我们来看一下两张上弦或下弦外形一样,长度和拉重也一样的弓。一张为木弓,一张为筋角弓,哪一个可以将箭射得更远?
通过测试,木弓在这个问题要优于筋角弓。但是为什么呢?筋角要比木头的弹性高,因此储能应当也高,木弓怎么可能会优于筋角弓?
如果两张外形一样的弓,胳膊对其做的功一样,两者的储能当然是一样的。但是筋角有着木材两倍的重量,当驱动弓臂向前时浪费了更多的能量。
高度下弯,反曲的外形和较短的弓长,这需要充分利用筋角的储能潜力。
《弓匠圣经》第一卷译本(一)传送门:http://tieba.baidu.com/p/3276386119
《弓匠圣经》第一卷译本(二)传送门:http://tieba.baidu.com/p/3291137627
在本贴中虽为译文,但是会出现少量英文,这些英文多为术语,汉译可能出现误差,请对照理解。另外,昨天和前天晚上光顾着翻译书了,误了色石和甘大的抢弓贴,吧友们太凶残了,一会就几百楼了,我哭555555555555555,求安慰!
PS:谁有《弓匠圣经》三四卷,借阅一下,帮忙扫描一下也可以,我来翻译,造福吧友,功德无量。
正文开始:
当然,也可能通过增加弓臂的长度来提高效能,不过最好不要超过72英寸,否则会将过多的储能浪费在驱动弓臂上。延长弓臂还有其他的问题,比如弓臂的重量增加、某些形态造成效能降低,不过64-69英寸的选择还是不错的。

中世纪的英国长弓就选择了这种长弓臂的形态,这些弓长度可能达到80英寸,拉力能到120磅。那可能是当时的情况决定的。主要有两个原因:1、当时英国需要大量的弓木,如果选择长、窄的造型可以得到的数量更多。2、一些弓的横截面表明,部分是来自于直径较小的树。而安全、宽臂的弓是不能用小型树木制作的,而窄长弓型就没有问题,同时可以覆盖更远的距离。
还有另一种弓柄参与型变的弓,其风格是弓臂要比握把要宽。艾希(传说中最后一个雅希人)和北太平洋沿岸所用的弓,其弓把宽度往往在1.5英寸以上,而弓臂则要更宽。这种弓的使用需要极高水平的技巧。为了能够正常开弓使用,弓臂靠近握把处较薄,所以如果做工不好的话,会造成弓把难握、易断裂,或在最糟糕的地方发生疲劳形变,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这些高明的弓匠明显意识到了硬柄弓更容易制作。
平均重量的弓体握把处因为太薄而握起来不舒服,常常用皮革、布之类的东西缠在握把处来解决这一问题。木质的冒口如果包裹合理的话,没有硬性粘结,仍可以参与形变。
弯曲的弓把也具有很高的能量存储,但却不能被利用。由于大多数的弯曲发生在一个相对较短的区域,承受了所有木材的工作。筋角弓的的中间部分可以安全地吸收能量而木弓则不行:它会断裂或形成不可恢复的疲劳弯曲。通常弓臂中间因为太厚,弯曲程度低,这意味着不能储存的大量过剩能量必须有地方释放。
一个弓把过于圆的弓就像是一个短弓(指弓把像短弓)两端配上了无用的木板,而这会使弓把产生过于的形变。
弓C有着几乎相同的问题。
弓把太平或是轻度鞭弓(D)储能木料少,总储能也就小。要使外部的弓臂充分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弯曲的更厉害。但更高的曲率会产生更高的弦角,这样的弓臂应力堆积严重,储能就会变小。一个鞭弓就像一个有效的短弓两端各连半个弓臂。这种情况很糟糕,但并不像F-D曲线所显示的那样糟。这些过度作用的外侧弓臂体几乎没多少质量。而且几乎不起作用的内侧弓臂也就没有疲劳形变,相对其弓形来说,其输出就差得多。
鞭端弓一般情况下用起来比较舒服,几乎感觉不到震感。其实可以通过修改弓臂具有轻度鞭端弓的特性来改变弓柄的震动,再通过使适当的缩短来维持足够的拉重。
由以上可知,为什么常规弓型之所以是正常的。但也有一些细微之处值得研究。弓臂不应当弯曲成像圆那样的完美弧线,为了承受杠杆作用,从弓梢到把手应当是渐厚的。但是太厚的却又不容易弯曲,还要尽可能的薄,只要不会产生永久形变或断裂。每部分都应当承受相同百分比的拉力。为达到这一目的,厚的那一部分弯曲度要修理的比薄的那部分稍小。

一个理想的弓臂应当稍呈椭圆形,另外还可以进行如下优化:1、靠近弓柄的部分应当尽可以减少弯曲,尽可能避免或是减少疲劳形变;2、满弓时仍能保持直梢的结构可以降低弦角,低弦角可以减少应力堆积,从而提高储能。
当梢体从下弯改善为反曲时,会产生两个作用:1、初始拉力增大;2、满弓时应力堆积减少,储能相对增大。这就是为为什么直弓在最后的几英寸拉距下几乎无法再弯曲。

所有的弓拥有同样的弓长和拉重。它们的F-D曲线也终止于同一点,但是它们的储能却各不相同。
A是鞭端弓,其弦角较大,在F-D曲线后期会呈现陡峭的上扬,最后的几英寸拉距更是如此,相当严重的应力堆积。F-D曲线也是比较低的位置开始,也就意味着早、中期拉力较小,储能也就更小了。
B是直梢弓,其弦角适中,在F-D曲线较直,只在最后几英寸出现温和的上扬。曲线的整体水平稍高,意味着早中期的拉力较高,储能也有所增加。
C、D弓梢反曲或反折,其弦角较小,F-D曲线微向上凸,因此几无应力堆积,早中期的拉力更高,储能也就比B高得多。
这样的设计还使早期的拉重有了额外的增加:反曲梢下拉时较直梢弓多了一段距离,在拉紧时就像是反曲的弓臂一样有较大的拉力。
例如图中所示,一个短的反曲弓,其弦不接触点与朝着弓柄方向有着3英寸的距离,要拉紧这样的弓稍需要运行4.5英寸的距离,远超直梢弓的1.5英寸。这额外的三英寸就像是一多拉了反曲弓的拉距,早期的拉重大大的增加了。
E、F,弓臂反曲长度所占的比率决定了平均弦角,包括储能。如果反曲的比例过低就几乎没有了弦角带来的增益。这样的弓在拉弓初期没有杠杆作用,比较吃力,在开弓中期,拉重常常会十分的大,当弦离开接触点后,反曲的弓梢形成了杠杆作用,使得最终的拉力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实际上作用原理类似于凸轮。

因为这样的设计使前两个段开弓较吃力,所以总储能是非常高的。
以上两个阶段的储能容量的增益来来自于两个方面:
A:早中期的拉力由下面的因素决定:
1、弓臂的反曲程度;
2、弦接触点两侧的长度所占弓臂总长的比率;
3、开弓后的弦接触角。
B:应力堆积晚出现的程度,这由开弓后期的弦角来决定。
基于这些考虑,早期的技术专家约翰麦克菲尔逊上发明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设计,可以仅仅使用石制工具。是类似于“B”,大约60英寸长,宽肢,用大量的筋,和亚洲复合弓风格的反曲弓梢。他选择弓梢正确的长度和角度,产生最大的能量存储,减少弓臂断裂的可能。亚洲风格的弦桥可保证正常的弓档并减少弓臂变形。
图中“E” 是储能最高的设计,高度反曲的弓臂和反折的弓梢,46英寸长的土尔其战弓。四百年前,这种弓可以将飞箭射出1英里半的距离。储能高是由早中期的拉重高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由参与形变的反曲弓臂和弓梢产生的,拉伸工作则主要是由高度紧张的筋角完成的。
我们已经对解释土尔其弓的速度做出了很多说明。通俗的讲,因为早中期的拉重较大,反曲的弓梢突然猛得复位,会以远超普通的力度和速度牵引弓弦。当然这是反着描述的,弓的效能取决于多少能量被存储,而不是被如何消耗。土尔其弓的结构决定了可以存储更多的能量,那么,箭速自然就会得以提高。

想象一下,当弓下弦后整体反曲成一个时钟模样,当上弦时就要耗费巨大的能量去拉直它,这样总得储能必然要与之相匹配。假如它们的质量、长度、拉力都相同,那么射程也应当一样。
在反曲木弓中,D的弓型可以说是最有效的设计。因为其反曲小,上弦所需的能量少,那么上弦过程中工臂所产生的形变小,在开弓过程中可以被利用的形变就要大得多。
当上弦时弓弦的紧绷程度小,反曲设计通常令初始拉力较小。用于较厚、难于弯曲的弓臂,这种弓臂通常在后期因拉力过大难以被弯曲,但松弦后设计的杠杆作用可以将弓力完全释放。这样的弓臂在满弓时储能极大,而在开弓前却很小,实差值就是拉弓过程中未被使用的储能。
让我们来看一下两张上弦或下弦外形一样,长度和拉重也一样的弓。一张为木弓,一张为筋角弓,哪一个可以将箭射得更远?
通过测试,木弓在这个问题要优于筋角弓。但是为什么呢?筋角要比木头的弹性高,因此储能应当也高,木弓怎么可能会优于筋角弓?
如果两张外形一样的弓,胳膊对其做的功一样,两者的储能当然是一样的。但是筋角有着木材两倍的重量,当驱动弓臂向前时浪费了更多的能量。
高度下弯,反曲的外形和较短的弓长,这需要充分利用筋角的储能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