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共计1838款,月均发行量约为153款,而2014年截至8月底,各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数量已经达到1758款,不仅逼近2013年全年发行量,而且月均发行量达到约219款,环比增幅高达43.14%。 而业内人士认为,受中秋、国庆“双节”因素,以及银行业季末考核冲刺影响,9月银行理财产品有望迎来一波“小高峰”。 有理财专家建议,虽然9月银行理财收益上冲幅度不会太大,但投资者依然可以考虑介入3个月左右期限的产品,既能把握近期收益上浮带来的“真金白银”,又能在年底到期时赶上传统年末“冲刺季”更多高收益理财产品发行的时机,实现投资节奏的高效切换。 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也提醒,一般银行的理财产品会在年中、年末和中秋节这些节日期间出现收益率上涨现象。“现在购买3个月左右期限的产品,那么将在12月底到期,正好能赶上高收益率的年底理财产品发行。”她建议,“对于资金量较小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来投资货基类宝宝、票据类宝宝以及P2P网贷等产品。” 但是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结构性理财产品显现了强劲的增长动力,但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投资标的多,产品结构较复杂,投资者往往在选购结构性理财产品时并不能正确认识产品本身及自身购买能力。专家建议,投资者无论选择何种投资方式、何种理财产品,都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闲钱配置时间长短,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投资者在购买挂钩类理财产品前,应该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标的市场挂钩的产品,对该挂钩品种的走势有一定判断。从稳健的角度来看,挂钩利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较高,挂钩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偏低,投资者要谨慎选择。 其次,在选购结构性理财产品时,要问清楚产品是100%保本、部分保本,还是不保本。目前结构性理财产品以保本型居多,但一定不要认为保本就是100%保证本金安全,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中的保本比例,有的产品为部分保本产品。 最后,结构性理财产品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相对较低,也有可能亏损本金,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时,最好是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利用部分投资资金进行投资,分散风险。 而在理财产品收益比较被推高的情况下,理财师提醒投资者不要错失机会,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理财行动。手上资金比较充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风险偏好选择不同的理财产品,如银行理财产品、信托、基金、P2P理财产品等等。 除此之外,要提醒投资者多留意认购的情况,目前相当多银行的高收益产品非常抢手,尽管一般会有三五天的认购期,但往往头一两天就会售罄。建议投资者可以多查看各家银行之前的发行纪录,选择好几家常有高收益产品的银行,并提前咨询该银行网点理财经理进行预约,如有必要,可以提前把资金放到这家银行。顺便跟理财经理交上朋友,留下电话,占得近水楼台的先机,才是理智的选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空间腾讯微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空间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