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24日 12:35
主持人:芳菲
嘉宾:刘亦菲
芳菲: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影视俱乐部》,我是芳菲,《金粉世家》当中的白秀珠和《天龙八部》当中的王语嫣,让电视机前的观
众朋友,记住了一个名字,刘亦菲,很多观众朋友对这个漂亮的小女孩充满了好奇和疑问,今天我们《影视俱乐部》的嘉宾就是刘亦菲,上面
让我们掌声请出她。
芳菲:刚才我们已经说了,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认识你是从电视连续剧《金粉世家》里面那个白秀珠开始的,然后呢又看了《天龙八
部》当中的王语嫣,那现在你主演的第一部电影《五月之恋》已经在全国上映了,第一次拍电影跟拍电视剧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
刘亦菲:其实拍电影还蛮不一样的,就好比说从它的这种电影的语言,因为电影是那种,我觉得是台词比较少的一种表演,就说它可能从
你的眼神,从你之肢体语言,一些镜头表现,一些时空跳跃来表现人物,电视剧我觉得就是那种目的性比较强,有时候说台词,包括你这个人
物性格,或者说在剧中的人物关系,往往都是通过说出来的,我觉得电影在这方面会比较自然一些,所以我觉得可能拍电影我觉得对演员的要
求也会高一些,因为它是大银幕,你所有的表演不管是真实的,还是不那么自然的,都会表露得非常夸张,因为它银幕太大了。
芳菲:你刚才说拍电影可能对白会少一点是吧。
刘亦菲:嗯。
芳菲:那么对你来讲,对白的压力应该小一点。
刘亦菲:其实不是,只是说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感情的表达,或者说你的一种性格的表达,不一定是*说出来的,那电视剧必须要让观众,
好比说回去吃碗方便面再来看,或者说是去休息一会儿再来看,还能看得懂,所以说说得比较明白,电影就是因为观众都在一个黑房子里面,
看一两个小时,所以说非常认真。
芳菲:《五月之恋》从名字上来看,大家知道这讲的一定是个爱情故事,那你跟我们讲一下,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呢。
刘亦菲:其实说爱情故事,大家可能也就会,其实它不是爱情故事,它是表现两代人之间的感情,一种思乡之情,也是一种非常朦胧的初
恋的感觉,到影片最尾的时候,也没有非常明确地表示两个人的关系,只是说可能刚刚快要进入爱情这个阶段的时候,影片就结束了。
芳菲:很朦胧的一种表达。
刘亦菲:对。
芳菲:我们的编辑跟我说,我们剪的是最浪漫最美的一段,后来大家看最后这个镜头,好像不够浪漫。我们看刚才有一个镜头,就是你骑
着单车手举着一幅画,那幅画上面画的是什么?
刘亦菲:是油桐花,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浪漫的典故,像宣宣就是我在剧中饰演的这个女孩子的名字,她的爷爷是随着国民党去台湾,三四
十年,没有能够回到国内来,非常思念哈尔滨的像雪,家乡的雪,她也没有办法回去,她在台北一个叫三义的郊区,算是农村这样一个地方,
每年的四月都会有一个油桐花落的景象,因为油桐花是白色的,花落的时候一片一片,地上也是白的,空中也是白的,非常像老家那种纷飞的
大雪,这点能帮他消解一点思乡之情,所以最后宣宣举着这幅画,是阿磊给她的,最后阿磊到哈尔滨来找她,其实很多典故,这不是一下就能
讲清楚的。
芳菲:听说拍这个镜头,你吃了不少的苦头。
刘亦菲:这场戏,那时候是一月份,在哈尔滨拍的,而且是松花江旁边的一条林荫道,非常非常冷,大概有零下二十多度,快三十度的样
子,当时导演就让我拿着那个画,因为那个画两边是木头做的,木头框,所以拿起来很重,很不方便,更何况是骑单车,要双手托把,所以当
时我跟导演说,这个动作可能不太可能我来完成,然后他就去找了一个杂技团的替身,就是刚才看的远景把画抽出来,那其实是替身完成的,
主持人:芳菲
嘉宾:刘亦菲
芳菲: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影视俱乐部》,我是芳菲,《金粉世家》当中的白秀珠和《天龙八部》当中的王语嫣,让电视机前的观
众朋友,记住了一个名字,刘亦菲,很多观众朋友对这个漂亮的小女孩充满了好奇和疑问,今天我们《影视俱乐部》的嘉宾就是刘亦菲,上面
让我们掌声请出她。
芳菲:刚才我们已经说了,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认识你是从电视连续剧《金粉世家》里面那个白秀珠开始的,然后呢又看了《天龙八
部》当中的王语嫣,那现在你主演的第一部电影《五月之恋》已经在全国上映了,第一次拍电影跟拍电视剧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
刘亦菲:其实拍电影还蛮不一样的,就好比说从它的这种电影的语言,因为电影是那种,我觉得是台词比较少的一种表演,就说它可能从
你的眼神,从你之肢体语言,一些镜头表现,一些时空跳跃来表现人物,电视剧我觉得就是那种目的性比较强,有时候说台词,包括你这个人
物性格,或者说在剧中的人物关系,往往都是通过说出来的,我觉得电影在这方面会比较自然一些,所以我觉得可能拍电影我觉得对演员的要
求也会高一些,因为它是大银幕,你所有的表演不管是真实的,还是不那么自然的,都会表露得非常夸张,因为它银幕太大了。
芳菲:你刚才说拍电影可能对白会少一点是吧。
刘亦菲:嗯。
芳菲:那么对你来讲,对白的压力应该小一点。
刘亦菲:其实不是,只是说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感情的表达,或者说你的一种性格的表达,不一定是*说出来的,那电视剧必须要让观众,
好比说回去吃碗方便面再来看,或者说是去休息一会儿再来看,还能看得懂,所以说说得比较明白,电影就是因为观众都在一个黑房子里面,
看一两个小时,所以说非常认真。
芳菲:《五月之恋》从名字上来看,大家知道这讲的一定是个爱情故事,那你跟我们讲一下,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呢。
刘亦菲:其实说爱情故事,大家可能也就会,其实它不是爱情故事,它是表现两代人之间的感情,一种思乡之情,也是一种非常朦胧的初
恋的感觉,到影片最尾的时候,也没有非常明确地表示两个人的关系,只是说可能刚刚快要进入爱情这个阶段的时候,影片就结束了。
芳菲:很朦胧的一种表达。
刘亦菲:对。
芳菲:我们的编辑跟我说,我们剪的是最浪漫最美的一段,后来大家看最后这个镜头,好像不够浪漫。我们看刚才有一个镜头,就是你骑
着单车手举着一幅画,那幅画上面画的是什么?
刘亦菲:是油桐花,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浪漫的典故,像宣宣就是我在剧中饰演的这个女孩子的名字,她的爷爷是随着国民党去台湾,三四
十年,没有能够回到国内来,非常思念哈尔滨的像雪,家乡的雪,她也没有办法回去,她在台北一个叫三义的郊区,算是农村这样一个地方,
每年的四月都会有一个油桐花落的景象,因为油桐花是白色的,花落的时候一片一片,地上也是白的,空中也是白的,非常像老家那种纷飞的
大雪,这点能帮他消解一点思乡之情,所以最后宣宣举着这幅画,是阿磊给她的,最后阿磊到哈尔滨来找她,其实很多典故,这不是一下就能
讲清楚的。
芳菲:听说拍这个镜头,你吃了不少的苦头。
刘亦菲:这场戏,那时候是一月份,在哈尔滨拍的,而且是松花江旁边的一条林荫道,非常非常冷,大概有零下二十多度,快三十度的样
子,当时导演就让我拿着那个画,因为那个画两边是木头做的,木头框,所以拿起来很重,很不方便,更何况是骑单车,要双手托把,所以当
时我跟导演说,这个动作可能不太可能我来完成,然后他就去找了一个杂技团的替身,就是刚才看的远景把画抽出来,那其实是替身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