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吧 关注:36,566贴子:199,461
  • 29回复贴,共1

体育总局版八段锦 解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意中在网上看的,觉得挺好,搬运。
八段锦功法从宋朝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其特点为动作简单易行,健身效果明显,是中华养生文化中的瑰宝。八段锦的“八”字不是单指“段”、“节”和八个动作,而是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锦”字则表示每招每式的汇集,如丝锦般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的健身办法。
八段锦功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和缓慢、圆活连贯。八段锦练习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练功动作轻松自如,舒展大方,路线带有弧形,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一招一式的变化和姿势的衔接连续流畅,无停顿断续之处。
二、松紧结合,动静相兼。八段锦功法练习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放松而不松懈,在动作的衔接上用力适当,缓慢进行。习练者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舒适自然,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并保持肌肉的牵引伸拉。
三、神与形合、气寓其中。八段锦功法每式动作以及动作之间充满了对称与和谐,体现出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做到意动形随、神形兼备。本功通过精神的修养和形体的锻炼,促进真气在体内的运行,以到达强身健体的功效。
练习八段锦对基本身形的要求较高,习练者通过锻炼基本身形可以克服关节和肌肉的酸痛,为放松入静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学习其他动作打下基础。下面我们就介绍练习八段锦所需掌握的基本身形和预备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0-20 16:29回复
    一、基本手形
    1、拳形:大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2、掌形:掌形之一,五指微屈,稍分开,掌心微含;.掌形之二,拇指与食指竖直分开成八字状,其余三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掌心微含。
    3、爪形:五指并拢,大拇指第一指节,其余四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扣紧,手腕伸直。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0-20 16:29
    回复
      2025-11-21 17:53: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基本步型
      马步:开步站立,两脚间距约为本人脚长的2-3倍,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平。
      预备势
      动作一: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
      动作二:随着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侧开步,脚尖朝前,约与肩同宽;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两侧摆起,约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
      动作四:上动不停。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呈圆弧形,与脐同高,掌心向内,两掌指间距约10厘米;目视前方。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0-20 16:30
      回复
        第二式 左右开弓似射雕
        动作一:接上式,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侧开步站立,两腿膝关节自然伸直;同时,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左掌在外,两掌心向内;目视前方。
        动作二:上动不停。两腿徐缓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右掌屈指成“爪”,向右拉至肩前;左掌成八字掌,左臂内旋,向左侧推出,与肩同高,坐腕,掌心相左,犹如拉弓射箭之势;动作略停;目视左掌方向。
        动作三:身体重心右移;同时,右手五指伸开成掌,向上、向右画弧,与肩同高,指尖朝上,掌心斜向前;左手指伸开成掌,掌心斜向后;目视右掌。
        动作四:上动不停。中心继续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掌分别由两侧下落,捧于腹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动作五至动作八:同动作一至动作四,唯左右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三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0-20 16:34
        收起回复
          第四式 五劳七伤往后瞧
          动作一:接上式。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两臂伸直,掌心向后,指尖向下,目视前方。然后上动不停。两臂充分外旋,掌心向外;头向左后转,动作略停;目视左斜后方。
          动作二: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三:同动作一,惟左右相反。
          动作四:同动作二。
          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三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0-20 16:38
          收起回复
            第七式 攥拳怒目增气力
            接上式,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两腿徐缓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两掌握固,抱于腰侧,拳眼朝上;目视前方。
            动作一: 左拳缓慢用力向前冲出,与肩同高,拳眼朝上;瞪目,视左拳冲出方向。
            动作二:左臂内旋,左拳变掌,虎口朝下;目视左掌。左臂外旋,肘关节微屈;同时左掌向左缠绕,变掌心向上后握固;目视左拳。
            动作三:屈肘,回收左拳至腰侧,拳眼朝上;目视前方。
            动作四至动作六:同动作一至动作三,惟左右相反。
            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共做三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0-20 16:45
            收起回复
              第八式 背后七颠百病消
              动作一:接上式。两脚跟提起;头上顶,动作略停;目视前方。
              动作二:两脚跟下落,轻震地面;目视前方。
              本式一起一落为一遍,共做七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0-20 16:47
              收起回复
                收式
                动作一:接上式。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
                动作二:两臂屈肘,两掌相叠置于丹田处(男性左手在内,女性右手在内);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臂自然下落,两掌轻贴于腿外侧;目视前方。
                功理与作用:气息归元,放松肢体肌肉,愉悦心情,进一步巩固练功效果,逐渐恢复到练功前安静时的状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0-20 16:48
                回复
                  2025-11-21 17:47: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0-20 22:12
                  收起回复


                    15楼2014-10-21 20:57
                    收起回复
                      力,意到位了,会微汗,很舒服!我有一二次感觉好舒服,但大都有有力没用出的遗憾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0-22 09: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