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弓的制作过程可以作为单体弓的一个典型例子。与上一章所提到的早期单体弓不同,长弓的横截面并非宽而扁的弧面,而是长宽比近似的D型,其中弓背几乎是平面。圆弧状的弓腹相当于减低了两边的厚度,降低这里的应力可以防止相对脆弱两侧出现结构性破坏。这样的做法在低磅数时会显得效率低下(参见上一章的测试),但是提高拉重却非常方便。同时,这样的设计也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利用木材,对战时的大量生产非常有益。
一位美国爱好者自制的紫杉长弓,可以看出较平的弓背和圆弧状的弓腹。(Ref.15)
上一章提到的Meare Heath 弓算是英国早期弓箭的代表,它的弓臂相当扁平,那么,长弓的这种D型截面的弓臂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呢?其实,冰人奥兹的弓就已经和长弓非常类似,各个部分的截面均具有接近1的长宽比。不过公元前3300年的这张弓应该处于未完成状态,因为按照其尺寸制作的复制品拉重高达(28英寸拉距),即使考虑到奥兹的身高较小,拉距只有26英寸的话,拉力也达到150磅(Ref.23)。\

国际长弓射手协会(InternationalLongbow Archer Association, ILAA)给出的长弓截面,要求任一部分的横截面在弓背弓腹贴在宽长比0.625的矩形框长边的情况下两侧不得超出矩形的短边部分。换句话说,作为长弓,弓体不能太扁平
初步处理的紫杉原木。可以清楚的看到紫杉红白分明的两种不同木质成分

对于木材,我当时只是觉得韧皮部可以作为竹青的替代品,却没有注意到内部的木纤维的连续性同样重要。对于完全靠木材本身的纤维走向制作的单体弓,在粗加工的时候就要注意保护木质纤维。所以宁用费力的斧子榔头楔子大法让木材沿纤维开裂,也不要图省事用电锯直接破开。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为了保持木纤维的连续,弓背只能永远凹凸不平。这里最需要小心的一点是,由于弓背是拉伸形变,保持木纤维的连续尤为重要,在处理弓背时一定要沿着年轮的分层破开,大磅数的弓尤其如此。

关于长弓制作的图片。左边1是紫杉的木质结构,a是芯材(heart wood),b是边材(sapwood),c是树皮部分;左侧的2就是弓最大直径处应截取的部分。Youce的几张图显示了渐窄渐薄的加工,下面图的虚线部分指的是依照木纹应当保留的部分,a是边材b是芯材。
几乎所有民族使用的单体弓都没有保留韧皮部习惯。在保证纤维连续的情况下,木纤维本身的抗拉伸性能就已经足够。而对于紫杉,红白两种不同木质这把这种特性体现的更加明显:白色的新生木质纤维更软抗拉性能更好,深色的内部木质更加坚硬,弯曲时被压缩,几乎就是天然的高弹性复合材料。

驯弓的主要流程就是考察弓臂在不同的受力程度下弯曲的形状是否合理。弓臂通常需要留出额外的长度,以便刻上驯弓时的临时弦槽,木质的托架上则按照一英寸的间隙开槽,并将弦按照拉距从小到大依次扣在不同的木槽里。拉距的增大要小心进行,并且每次扣完一个槽之后需要让弓臂休息一段时间以便释放内部应力。检查弓臂是否为圆弧状弯曲的一个方法就是用木块贴在弓腹的不同部位观察所截圆弧最高点和木块平面的距离——距离过小说明这段弓臂太硬,需要打磨弓腹。
当弓体的弯曲程度已经达到满弓的要求时,驯弓就完成了。接下来的工作和弓的力学性能就关系不大了。由于长弓的拉重较大,两端的木质弦槽可能无法承受,所以两端会套上牛角再加工出弦槽,这也是长弓这类大拉重单体弓的一个特征。

角质弦槽(Horn nock),注意在主弦槽外侧还有一个较浅的槽,这是给上弦绳使用的,传统的长弓一般没有这个额外的槽。

角质弦槽的安装方式。

硬弓自然需要重箭,按照中世纪的要求,重箭的箭杆直径约为半英寸,也就是13mm,现代传统弓爱好者大多使用8mm直径的箭杆,相较之下如同玩具。
长弓用箭的典型结构。三片羽毛(通常是鹅毛)呈120度夹角粘在箭杆上,并用细绳缠绕加固。像图中这样的箭羽长度可达8英寸,并且具有大后掠角的后缘(羽毛的天然角度)可以增大飞行时的呼啸声。注意箭扣的方向和其中一片羽毛垂直,这根羽毛称为主羽,射箭时朝外(不与弓身接触),再就是箭扣会垂直插入角片增加强度。

现代人已经做过不少长弓的穿甲实验,有能轻松穿板甲的。有箭头折断的。且不说铠甲爱好者如何喷那些被穿透的试验品质量如何低劣,使用正确的箭头也是一个方面。这张图截取自锻造大师Hector Cole的个人网站(Ref.30),例如细长的Type 7 needle bodkin 箭头本来是用来对付锁子甲的,用来对付板甲折断也不奇怪。用于穿透板甲的箭头通常是像Type10和Type12这样的短波金箭镞,细长的箭头即使穿透,逐渐扩孔的过程也会使穿深大减,而且创口太小。当然,战争中使用的最多的应该是像Type16这样的箭头。

一位美国爱好者自制的紫杉长弓,可以看出较平的弓背和圆弧状的弓腹。(Ref.15)
上一章提到的Meare Heath 弓算是英国早期弓箭的代表,它的弓臂相当扁平,那么,长弓的这种D型截面的弓臂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呢?其实,冰人奥兹的弓就已经和长弓非常类似,各个部分的截面均具有接近1的长宽比。不过公元前3300年的这张弓应该处于未完成状态,因为按照其尺寸制作的复制品拉重高达(28英寸拉距),即使考虑到奥兹的身高较小,拉距只有26英寸的话,拉力也达到150磅(Ref.23)。\

国际长弓射手协会(InternationalLongbow Archer Association, ILAA)给出的长弓截面,要求任一部分的横截面在弓背弓腹贴在宽长比0.625的矩形框长边的情况下两侧不得超出矩形的短边部分。换句话说,作为长弓,弓体不能太扁平
初步处理的紫杉原木。可以清楚的看到紫杉红白分明的两种不同木质成分

对于木材,我当时只是觉得韧皮部可以作为竹青的替代品,却没有注意到内部的木纤维的连续性同样重要。对于完全靠木材本身的纤维走向制作的单体弓,在粗加工的时候就要注意保护木质纤维。所以宁用费力的斧子榔头楔子大法让木材沿纤维开裂,也不要图省事用电锯直接破开。

为了保持木纤维的连续,弓背只能永远凹凸不平。这里最需要小心的一点是,由于弓背是拉伸形变,保持木纤维的连续尤为重要,在处理弓背时一定要沿着年轮的分层破开,大磅数的弓尤其如此。

关于长弓制作的图片。左边1是紫杉的木质结构,a是芯材(heart wood),b是边材(sapwood),c是树皮部分;左侧的2就是弓最大直径处应截取的部分。Youce的几张图显示了渐窄渐薄的加工,下面图的虚线部分指的是依照木纹应当保留的部分,a是边材b是芯材。
几乎所有民族使用的单体弓都没有保留韧皮部习惯。在保证纤维连续的情况下,木纤维本身的抗拉伸性能就已经足够。而对于紫杉,红白两种不同木质这把这种特性体现的更加明显:白色的新生木质纤维更软抗拉性能更好,深色的内部木质更加坚硬,弯曲时被压缩,几乎就是天然的高弹性复合材料。

驯弓的主要流程就是考察弓臂在不同的受力程度下弯曲的形状是否合理。弓臂通常需要留出额外的长度,以便刻上驯弓时的临时弦槽,木质的托架上则按照一英寸的间隙开槽,并将弦按照拉距从小到大依次扣在不同的木槽里。拉距的增大要小心进行,并且每次扣完一个槽之后需要让弓臂休息一段时间以便释放内部应力。检查弓臂是否为圆弧状弯曲的一个方法就是用木块贴在弓腹的不同部位观察所截圆弧最高点和木块平面的距离——距离过小说明这段弓臂太硬,需要打磨弓腹。
当弓体的弯曲程度已经达到满弓的要求时,驯弓就完成了。接下来的工作和弓的力学性能就关系不大了。由于长弓的拉重较大,两端的木质弦槽可能无法承受,所以两端会套上牛角再加工出弦槽,这也是长弓这类大拉重单体弓的一个特征。

角质弦槽(Horn nock),注意在主弦槽外侧还有一个较浅的槽,这是给上弦绳使用的,传统的长弓一般没有这个额外的槽。

角质弦槽的安装方式。

硬弓自然需要重箭,按照中世纪的要求,重箭的箭杆直径约为半英寸,也就是13mm,现代传统弓爱好者大多使用8mm直径的箭杆,相较之下如同玩具。
长弓用箭的典型结构。三片羽毛(通常是鹅毛)呈120度夹角粘在箭杆上,并用细绳缠绕加固。像图中这样的箭羽长度可达8英寸,并且具有大后掠角的后缘(羽毛的天然角度)可以增大飞行时的呼啸声。注意箭扣的方向和其中一片羽毛垂直,这根羽毛称为主羽,射箭时朝外(不与弓身接触),再就是箭扣会垂直插入角片增加强度。

现代人已经做过不少长弓的穿甲实验,有能轻松穿板甲的。有箭头折断的。且不说铠甲爱好者如何喷那些被穿透的试验品质量如何低劣,使用正确的箭头也是一个方面。这张图截取自锻造大师Hector Cole的个人网站(Ref.30),例如细长的Type 7 needle bodkin 箭头本来是用来对付锁子甲的,用来对付板甲折断也不奇怪。用于穿透板甲的箭头通常是像Type10和Type12这样的短波金箭镞,细长的箭头即使穿透,逐渐扩孔的过程也会使穿深大减,而且创口太小。当然,战争中使用的最多的应该是像Type16这样的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