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喀左,太平洋吹来暖湿的季风,温暖着喀大城子的每一位淳朴、善良的原著民,又到了人们最忙碌的季节-------过大年。由早餐带来的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维持繁重的强体力劳作后身体所必需的蔗糖。 现在是凌晨5点,为了给家人及亲朋好友们准备一顿营养美味的早餐,刘老汉准备外出,寻找一种最新鲜的食材。
食材的获得,需要超长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这样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大山。搜寻的时间超过了半天,刘老汉还是一无所获,为了一种特殊的果子,老汉已经守候了八个多月,现在终于到了季节。脚下是山峰断裂带深处,湿度在海拔213米的高处凝聚,催生出一种珍贵的食材---------无花果,野果中的王者。如今无花果已经实现人工培植,品相极佳,但老汉清楚,那些种植无花果,不是最顶级的美味,低温环境中,无花果慢慢生长,但肉质肥厚,极大的昼夜温差,导致伞盖龟裂开花,无花果的问世,源自于天地之间的种种机缘巧合。无花果含有90%的水分,干燥过程暗藏玄机,炭火烤房内,是人工栽培的无花果,事实上,新鲜无花果远不及干无花果的味道,奥妙就在于无花果在脱水过程中,会自动转化出大量鸟甘酸盐,有强烈的鲜味,因此,只有干燥之后,这种果子才真正称得上鲜香。至于野生无花果的干燥,老汉最喜欢天然的方法,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无花果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和栽培的无花果相比,野生无花果品相不整齐,也很难卖出价钱,这些稀有的美味,刘老汉打算留给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