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出行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天,却让我认识了很多刚亲,遇到了很多事,可以说是长了见识了!要说的东西太多了,要感谢的人也很多!最重要的事要感谢送票的重庆刚丝,谢谢!作业从入场后开始写。
7点10分准时入场,金色的帷幕后昭君出塞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我知道我终于来了,20分钟后开场。
第一幕:逐浪
老人说,举办祭祀活动可以祈雨,缓解大旱的问题,只有最美丽的女子出现才会大降甘霖,此时,昭君一袭绿色罗裙出现,俏皮而不失可爱。这段表演至今还历历在目,有着16岁少女的活泼,还展示了古时楚地歌的嘹亮舞的风姿。那一首楚辞,虽然当时没有听懂,但是旋律还在脑中回荡,这也许就会音乐的魅力。当我还沉浸在这歌舞声中时,圣旨骤下,宣昭君入宫。第一幕的音乐都是以楚地民谣为基底创作的,有着凄凉 婉约之感。昭君离别时穿上母亲为自己缝制的衣裳,和母亲,父亲,奶奶拜别的场景,让我泪如雨下。每个人都知道,这一别则是永别。但是除了哭,好像不能做什么,也挽救不了什么。离了,只有两个字,却唱出了昭君心中的不舍,又唱出了多少游子的思念啊!第一幕在昭君孤独的背影中结束。
第二幕:望月
孤独在外,总要有所寄托,而月亮恰好充当了这个角色。貂蝉曾经拜月,望着故乡的方向心中思念的是家国。昭君望月,望的是家乡,寄托的是对亲人的思念。未央宫内,不缺美貌女子。而这些女子自持美貌高傲而自满,每天都照着镜子擦脂抹粉。正因这,就和昭君的孤傲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十二名待诏自己舞蹈并讨好献媚于宫廷画师毛延寿。舞台的灯光效果和演员的服饰色彩都比较明亮,鲜艳。似是有种讽刺的意味!昭君此时是红色罗裙,款款而来,即使美女再多,昭君还是那么的夺目。就连毛延寿也瞪大了眼睛,似乎从来都没有见过如此貌美的女子,意图接近她,可他不知以昭君孤洁的性格是不会允许的,所以他碰了灰。作为宫廷内的画师,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待遇,对此怀恨在心。夜晚,偌大的宫殿内,只有烛火相伴,那烛泪似乎预示着昭君心中也在流泪。中国有四大美人和四大君子,我曾把昭君比作幽兰,无论身在何地,都魅力绽放。
画选之日终于来了,多少女子因这一日醉卧君怀,十二待诏用各种方式讨好毛延寿,只为了有一日可以爬上龙床,与君横卧。毛延寿等着昭君来讨好她,可他错了,昭君是不会这样做的。谁知,毛延寿竟是个小人,为了报复,竟然把昭君画的其丑无比,让她无缘面君。这一过,就是整整三年。
匈奴的单于前来和亲,毛延寿向汉帝进言,有女王嫱,因面相丑陋,自请和亲。汉帝答应。走前,面见汉帝,一袭华服,惊住在场所有人,汉帝自叹宫中竟有如此貌美的女子。这件衣裳比红贵妃还大气,体现了大汉的威严啊!汉君大怒,毛延寿难逃一死,而昭君留下的却是坚定的背影。,
成也毛延寿,败也毛延寿。他可谓是昭君一生影响最大的人了。就服装角度,毛延寿翘尾服具有诙谐的色彩,一举一动都表达了他内心的活动。这一幕着实费了大师们好多的心思,打破了原来的思想,丰富了昭君这个人物,同时也给了昭君其他的定义。
第三幕:踏雪
昭君带着盛大的队伍走向胡地,匈奴人民用最热情的方式迎接了她,虽然语言不通,但是能看见他们真挚的笑脸。他们也被昭君的美貌所迷倒。他们知道,昭君是上天恩赐的使者,能带来和平和安宁。昭君在这里生活了近50年,她遇到了两个深爱她的男子,抛去远离家乡不谈,她过得还是很幸福的。玉刚的舞蹈《翔》与四美时的完全不同,很是震撼,一字转圈换来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说实话,我都拍的手痛了。舞不停,掌声就不断。我似乎看到了哥哥背后的努力,我的眼泪又落下来了。为了这场剧,哥哥也是拼了。
第四幕:回来
剧目采用倒叙的方式,以老年的昭君的视角回忆四十年前的那场出塞,大雪纷飞,千里迢迢。但仍然是坚定的步伐。也许再给昭君一次会,她还是会这样选择,宁可去胡地都不去讨好毛延寿。时空交错,昭君与简擦肩而过,谁也没想到,伴昭君一生的竟是简。其实,这时候我被骗了,白色长衫竟然是哥哥,帅气的玉公子。好吧,是我入戏太深!
返场
故乡这首歌我听了无数遍,歌词也是品了又品。每一句都表达了对家的思念,每一句的衔接都是那么的和谐,没有任何多余的成分。而在这一场演出中,却把歌词改编了,但是并没有感觉不舒服。在这方面,哥哥又下了不少功夫。
整场下来,虽然短短一个半小时,但我终身难忘。
四场北京站结束了,期待巡演,祝巡演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