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朋友圈被关于成都女司机被暴打的讯息刷屏,有朋友因竟然有人为暴打女司机的那个男人点赞而大惑不解;其实,更多的朋友是为那个男司机击节叫好。我的看法是,打人肯定是违反法律的,应当遭受惩罚;但如果打人具有一定的正当性,那么即使遭受惩罚也值得为之点赞。
从网络流传的视频来看,女司机在快速路上违章在先,随后以危险方式故意给对方的行车制造挑衅,并且摇下车窗冲对方说了些什么然后将对方彻底激怒。而且,有讯息表明,那个女司机早在数年前就被不同的网民在网络曝光过其劣迹。其中一则署名“J.Bai”的朋友圈发言提到:“就是这个女的!上次我去乐山吃翘脚牛肉,多窄的一条路,她把车子停在正中间,锁了走了,喊她让一哈,她说路是你们家开的?慌个锤子慌……就是这女的,化成灰我都记得!要不是我们家老年人在车上!我去年就上电视了!”
如果网络上的讯息确实,结合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相关视频,被暴打的女司机无疑就是生活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在生活中总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奇葩”,他们或者无端地对别人充满怀疑,并且用激烈的方式表达出来;或者漠视社会规范,我行我素;或者极端地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也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或者时而对你亲密有加,时而又对你仇视如寇……总之,无法通过理性来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更难以通过正常的沟通或者日常互动来矫正他们不合时宜的行为和观念。
从心理学角度,这样的“奇葩”往往是具有各种人格障碍,或者人格障碍倾向的人。就以被暴打女司机为例,根据网络流传的相关讯息来看,她与其他普通人相比,至少在如下几个特点上让人不可理喻:1、漠视社会规范,我行我素;2、容易激惹和具有攻击性,用语言或挑衅行为来侵犯别人;3、不顾自己或他人的安全而草率行事;4、不负责任,缺乏反省。
仅凭着几点,就足以反映出她完全可能具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或倾向。在通常的诊断标准里,在7项行为指标里符合3项就可以在临床上予以诊断。上面的4项全部包含在临床诊断的7项行为指标里。
也就是说,她并不是一个无辜的人。她的行为模式具有明显反社会特点,而且是一贯如此。她能把一个带着幼儿的父亲激怒到完全失控,不惜坐牢也要暴打她,在很大程度上纯属咎由自取。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像她这样的“奇葩”又是“无辜”的。种种原因导致一个人在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使其形成的稳定人格难以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且可能给自己带来主观上的痛苦(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不会感到痛苦),明显损害他的社会功能或职业功能或二者皆受损。导致人格障碍的种种原因里,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包括基因遗传的影响;早期家庭的不良影响,如童年不幸等等。对“奇葩”们来说,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人格发展;但他们的行为模式却又分明给他人带来侵害或者威胁。
从网络流传的视频来看,女司机在快速路上违章在先,随后以危险方式故意给对方的行车制造挑衅,并且摇下车窗冲对方说了些什么然后将对方彻底激怒。而且,有讯息表明,那个女司机早在数年前就被不同的网民在网络曝光过其劣迹。其中一则署名“J.Bai”的朋友圈发言提到:“就是这个女的!上次我去乐山吃翘脚牛肉,多窄的一条路,她把车子停在正中间,锁了走了,喊她让一哈,她说路是你们家开的?慌个锤子慌……就是这女的,化成灰我都记得!要不是我们家老年人在车上!我去年就上电视了!”
如果网络上的讯息确实,结合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相关视频,被暴打的女司机无疑就是生活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在生活中总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奇葩”,他们或者无端地对别人充满怀疑,并且用激烈的方式表达出来;或者漠视社会规范,我行我素;或者极端地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也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或者时而对你亲密有加,时而又对你仇视如寇……总之,无法通过理性来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更难以通过正常的沟通或者日常互动来矫正他们不合时宜的行为和观念。
从心理学角度,这样的“奇葩”往往是具有各种人格障碍,或者人格障碍倾向的人。就以被暴打女司机为例,根据网络流传的相关讯息来看,她与其他普通人相比,至少在如下几个特点上让人不可理喻:1、漠视社会规范,我行我素;2、容易激惹和具有攻击性,用语言或挑衅行为来侵犯别人;3、不顾自己或他人的安全而草率行事;4、不负责任,缺乏反省。
仅凭着几点,就足以反映出她完全可能具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或倾向。在通常的诊断标准里,在7项行为指标里符合3项就可以在临床上予以诊断。上面的4项全部包含在临床诊断的7项行为指标里。
也就是说,她并不是一个无辜的人。她的行为模式具有明显反社会特点,而且是一贯如此。她能把一个带着幼儿的父亲激怒到完全失控,不惜坐牢也要暴打她,在很大程度上纯属咎由自取。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像她这样的“奇葩”又是“无辜”的。种种原因导致一个人在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使其形成的稳定人格难以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且可能给自己带来主观上的痛苦(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不会感到痛苦),明显损害他的社会功能或职业功能或二者皆受损。导致人格障碍的种种原因里,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包括基因遗传的影响;早期家庭的不良影响,如童年不幸等等。对“奇葩”们来说,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人格发展;但他们的行为模式却又分明给他人带来侵害或者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