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吧 关注:25,229贴子:168,870
  • 11回复贴,共1

1937年的抉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37年面对日军兵临城下,北京城里的教授大多走了两条路,一条是随校南迁,一条是留守北京城。选择留下的大多是家中有年迈父母需要照顾的,如俞平伯;还有一些是投降主义者,如周作人,觉得抵抗无望,干脆就高举白旗混碗饭吃。南下毕竟仍是大多数,如吴有训,虽然妻子刚刚分娩不久,孩子嗷嗷待哺,然而犹豫再三还是决定离城。留与不留,并不一定立见其气节之高下,关键是留下之后究竟怎么做,如何在日军的软硬兼施下保持初心?


IP属地:湖南1楼2015-06-08 23:23回复
    人在平常时刻都是差不多的 只有关键时刻的抉择才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格与节操 梁林的离开北平和拒绝赴美体现的是他们爱国的赤诚和与祖国同患难的大义 冰心跑去重庆做官和钱钟书回到沦陷区做亡国奴则让人不齿 做就做了 还给自己安上情非得已的理由 何必呢 没有既要做什么又要立牌坊两面光的道理


    IP属地:上海5楼2015-06-09 20:47
    收起回复
      2025-11-14 15:52: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冒着挖坟的风险,来给你顶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8-21 01:00
      收起回复
        看到某吧说陆小曼投身抗日和文学,真是笑死人,做着情妇抽着大烟抗日,抗日神剧也不敢这么写


        IP属地:上海7楼2015-08-21 09:26
        收起回复
          @哎丫挨千刀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8-21 1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