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的含义〕
野史于新人来说,可能是完全不熟。而对于入圈久的老人,多少知道点。那么,真正的野史,它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野史者,稗史也。所谓野史,就是流传于草野民间,不被正史所载或被官方所禁的历史。野史未经过人工雕琢,是最原始的史料。他不曾经过香墨渲染,更未能被载入丹青史册被读书人拜读。他从未有过正史的光辉,甚至被所谓史官学者所不屑。他穿着最粗鄙的衣装游走于人世间深沉而淡定的注视着那一岁又一岁的繁华盛世,承受着一代又一代的亘古沧桑。
人们只懂得披沙拣金,在他们眼中或许只有金子才会发光,可谁会断定在那一颗颗沙粒中就不会有一粒沙子会在某天成为河蚌口中那耀眼的珍珠?
刘鹗《老残游记》中云:“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可托诸子虚,事虚证诸实在。” 相比较而言,正史 的史料更可靠,更权威也更可信,但由于 封建的正统观念及其他种种原因,也删去 了一些本该记入正史的事情。这些事情, 便成了野史。
历史中的真真假假我们不曾真正了解,那样久远的年代我们也不曾到过。历史这位老者走过岁月荏苒,给后生留下一部部厚厚的史书。那青史书上的字句还需后人自行斟酌,那漫漫岁月的钩沉还需我们细细品会。
野史作为从古至今特别的历史,虽未能载入正式的史册,但仍需后人正视他们。有谁能断定野史他就不是真的呢?
“如此声名满天下,人 间野史亦堪传。” ——【元】萨都剌 《上赵凉国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