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说,林殊是金陵城最明亮的少年,银袍长枪,千里逐敌的少年将军。而梅长苏截然相反,他是个阴诡谋士,善于的是如何去算计人心,如何去谋划和布局。一个本身就像是阳光,一个却如同害怕阳光。但不论怎样,就算是削了皮,挫了骨,变得不再像一个人,可他们终究是一个人。身体冷了,可血液还是和从前一样是热的,容貌换了,可心还是和原来一样赤诚。在梅长苏的心灵深处,应该一直都住着一个林殊。因此,这就注定,他比之于普通人更为复杂的地方。他以梅长苏的身份去完成每一次的算计,可当每一次牵连到无辜的人,他便会以林殊的身份去看待,然后备受自己良心的谴责,这么来看,他把梅长苏当作一种伪装,他的心却是属于林殊的。也许,连他自己都是那么的痛恨梅长苏。有人说过,他这一生,能够对得起林殊,但却对不起梅长苏。作为林殊,他终结在战场是最大的幸事,而作为梅长苏呢,除了日夜殚精竭虑,操着操不完的心,他又何时让自己轻松的活过。时常在想,七万忠魂的分量到底有多重,他一个人去抗去背到底有多累?也许,他是想把他自己当作七万个人来过吧,他要为故人洗雪冤屈,要看到清平和晏的家国,等他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他才能安心的放下,不过我想,那个时候,他成为谁已然不重要了,无论是林殊还是梅长苏,他都会安然接受吧。【梅长苏与林殊的矛盾性是很难表现出来的地方,要将他们分裂的表现,又要使他们融为一个角色,要让观众相信这看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其实是一个人,这一点我觉得电视剧中很成功。都说这个人物是“梅皮林骨”,我的理解即是有梅长苏的气质和涵养,却也有林殊的傲骨和血性。】
记得第一次深深震撼我的情节是这样的:梅长苏席地坐在阴暗的厅堂里听到谢琦的死讯,闭眼的惆怅无奈,皆而是剧烈的咳嗽和佝偻的背影,整个氛围竟然如此的压抑和悲伤起来。然后飞流出现,他的天真纯洁似乎又与这样的昏暗形成鲜明对比,“苏哥哥不舒服?”“还好。”“会好吗?”面对这样纯真的孩子,梅长苏似乎在回答他的问题,似乎又是在自我安慰的答道“会好的,你知道为什么吗?”那一刻,他的眼神由一开始的落寞无措变得坚定起来,红着眼眶,忍着泪水,却是唇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因为人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硬。”恍然间,真的让人感觉到鼻尖的酸楚,这样隐忍的内心其实也有脆弱,只不过一次次自我嘲弄后,又一次次伪装起来,一次次逼迫自己坚强起来。【这一段表演被说成行走的教科书,真是一点都不为过,作为观众,至少我被会心一击,这一刻,便只是梅长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