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以前的手机都是以直板、滑盖、翻盖作为设计的变化,那么现在的触摸屏智能手机,金属、玻璃、塑料这三大“金刚”应该是当下手机设计里用的最娴熟的材质了。
在越来越同质化的智能手机里面,拼外观的设计无非就是超大屏占比窄边框,而拼硬件早已赶不上时势,拼 UI 设计和体验也是互相借鉴逐渐趋同,而个性化手机材质的使用逐渐成为外观设计方面能够拉开差异化的一个突破点。

从塑料材质到出神入化的聚碳酸脂,触感一流的阳极氧化铝,美观惊艳的 2.5D 玻璃,现在还有不少厂商开始使用如竹、木、皮革等天然材料来作为手机的材质。
塑料
一直被认为略显低端的塑料,其实做工不错的话,手感依然不会太差。塑料的好处在于制造成本低、不会阻挡信号、重量轻而且耐用度更高一些,不会像金属磕碰留下痕迹;而弊端就在于塑料材质在观感和质感上略显低端,因此不少高端的旗舰机甚至是现在国产阵营的入门级别手机都开始使用金属材质来提高质感。

金属
导热性更好的金属,在长时间使用的时候可能会给人手机发热量大的“错觉”,又或者在温度低的环境下给人冰冷的感觉,因此对手机的发热控制也非常有讲究,用得不好可能会得不偿失。

同时,金属材质的好坏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厂商工业设计上的水平,由于金属对于天线信号有一定的阻挡,所以不少手机对一整块的金属面板进行开孔,以便天线更好的接收信号,包括苹果等不少厂商在使用金属材质的时候都曾遇到过信号的问题,但以现在的工业设计来说,采用金属的工艺已经较为成熟。
玻璃
玻璃背盖的例子也不算少,堪称经典的 iPhone 4 和谷歌亲儿子 Nexus 4 就是典型的例子,美观之余给人工艺品的感觉;但缺点就是玻璃表面容易留下指纹,而且不耐摔,因此对于手机保护没有信心的尾巴来说,正反面都采用玻璃材质的手机在购买之前要三思而后行。

对于很多人来说,采用哪一种材质其实都会带上自己主观的看法,例如塑料看上去很廉价,但实际上技术成熟,轻便实用,颜色有多样选择;玻璃美观大气,成本不高,但却易碎;金属有质感导热性能好,但容易阻挡信号的接受;竹、木和皮革较为特别,但需要花一点心思去保养。但无论如何,每一种材质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说不上哪种材质最好,但是总有一款适合你,只有自己认为合适的或许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