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短的鸡只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病程短者几分钟,长者不过数小时。有的鸡只仅表现不安后,在鸡舍内拍翅抽搐几次后死亡。
病程稍长的鸡只表现精神萎顿,离群独处,缩颈闭眼,不喜欢活动,常闭眼打瞌睡,精神沉郁,有的病鸡把头埋于翅膀里。羽毛松乱,双翅下垂,不吃食而饮水量增加,鸡冠和肉髯青紫色。有的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冠部呈暗黑色。常腹泻,排出灰白色或带绿色水样稀粪,污染肛门周围。病鸡常发出刺耳的尖叫声,体温达43℃-44℃,腹胀,最后昏迷、痉挛而死亡。病程短的约半天,长的1~3天。慢性患病鸡表现为呼吸道炎症和胃肠炎,可见鼻窦肿大、食欲不振,经常腹泻,关节发炎或肿大、跛行。

防治措施:
本病的根治主要以预防为主。3月龄以上鸡群用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或禽霍乱弱毒苗进行预防接种,7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6个月。
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平时严格执行鸡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以栋舍为单位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预防本病的发生是完全有可能的。一般从未发生本病的鸡场不进行疫苗接种。
鸡群发病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全群给药。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对本病也有良好的疗效,用药后死亡率降低,剂量为:青霉素:成年鸡/只,肌注2~5万IU,每天2~3次,连用2天。链霉素:成鸡/只,肌注0.1g,每天2次,连用2天。土霉素:40mg/kg体重,肌注或口服,每天2~3次。一般用药一次即显著好转,连续使用1~2天即可治愈。大群防治时,可按土霉素0.05%~1%的比例混在饲料里或饮水里,连用数天即有显著疗效。
各种家禽和多种野鸟都可感染本病。育成鸡和成年产蛋鸡多发,鸡营养状况良好,高产鸡易发。病鸡、康复鸡或健康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尤其是慢性病鸡留在鸡群中,往往是本病复发或新鸡群爆发本病的传染来源。病禽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细菌,能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和场地,一般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吸血昆虫和损伤皮肤、粘膜等而感染。
本病的发生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闷热、潮湿、多雨的夏末秋初时期发生较多,常呈地方流行性。鸡群的饲养管理不良,阴雨潮湿以及禽舍通风不良等因素,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常发地区该病流行缓慢。
病程稍长的鸡只表现精神萎顿,离群独处,缩颈闭眼,不喜欢活动,常闭眼打瞌睡,精神沉郁,有的病鸡把头埋于翅膀里。羽毛松乱,双翅下垂,不吃食而饮水量增加,鸡冠和肉髯青紫色。有的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冠部呈暗黑色。常腹泻,排出灰白色或带绿色水样稀粪,污染肛门周围。病鸡常发出刺耳的尖叫声,体温达43℃-44℃,腹胀,最后昏迷、痉挛而死亡。病程短的约半天,长的1~3天。慢性患病鸡表现为呼吸道炎症和胃肠炎,可见鼻窦肿大、食欲不振,经常腹泻,关节发炎或肿大、跛行。

防治措施:
本病的根治主要以预防为主。3月龄以上鸡群用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或禽霍乱弱毒苗进行预防接种,7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6个月。
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平时严格执行鸡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以栋舍为单位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预防本病的发生是完全有可能的。一般从未发生本病的鸡场不进行疫苗接种。
鸡群发病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全群给药。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对本病也有良好的疗效,用药后死亡率降低,剂量为:青霉素:成年鸡/只,肌注2~5万IU,每天2~3次,连用2天。链霉素:成鸡/只,肌注0.1g,每天2次,连用2天。土霉素:40mg/kg体重,肌注或口服,每天2~3次。一般用药一次即显著好转,连续使用1~2天即可治愈。大群防治时,可按土霉素0.05%~1%的比例混在饲料里或饮水里,连用数天即有显著疗效。
各种家禽和多种野鸟都可感染本病。育成鸡和成年产蛋鸡多发,鸡营养状况良好,高产鸡易发。病鸡、康复鸡或健康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尤其是慢性病鸡留在鸡群中,往往是本病复发或新鸡群爆发本病的传染来源。病禽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细菌,能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和场地,一般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吸血昆虫和损伤皮肤、粘膜等而感染。
本病的发生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闷热、潮湿、多雨的夏末秋初时期发生较多,常呈地方流行性。鸡群的饲养管理不良,阴雨潮湿以及禽舍通风不良等因素,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常发地区该病流行缓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