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许昌...吧 关注:11,116贴子:392,434

回复:我不想,说到了爱情我们沉寂一片,不仅现在,而且未来→_→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夜我能写出最哀伤的诗句》,来自聂鲁达


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5-12-07 15:20
回复
    巴勃鲁·聂鲁达,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5-12-07 15:20
    回复
      2025-07-29 09:20: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泪洒落在我的心上
      雨轻轻地在城市上空落着
             ——阿尔蒂尔·兰波
      魏尔伦,罗洛译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5-12-07 15:27
      回复
        泪洒落在我的心上
        雨轻轻地在城市上空落着
               ——阿尔蒂尔·兰波
        泪洒落在我的心上
              像雨在城市上空落着。
              啊,是什么样的忧伤
              荆棘般降临我的心上?
        啊,地面和屋顶的雨
              这样温柔地喧闹!
              对我的心的忧愁,
              啊,这扬起歌声的雨!
        雨水洒落,没来由啊,
              落在这病了的心里。
              什么?没有人背弃我?
              这忧伤没来由啊。
        这确是最坏的悲哀:
              我不知道是为什么,
              没有恨也没有爱,
              我的心有这许多悲哀。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5-12-07 15:27
        回复
          了解这首诗,可能也会了解这首诗后的八卦~ 魏尔伦对美少年兰波一见倾心,但是之后兰波断然离去,魏写下的这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5-12-07 15:28
          回复
            在1871年的9月,17岁的少年诗人兰波手执保尔·魏尔伦的书信,来到巴黎。此前,魏尔伦读过兰波的一首诗——《醉舟》,惊为天人。没有人能预见到,这是一场旷世恋情的开始——19世纪下半叶法国的“诗人之王”保尔·魏尔伦爱上了才华横溢、小他10岁的诗人兰波。
            这是一场为世俗所不容许的同性之恋。两人同居之后,生活挥霍而放任,酗酒和吸食大麻,都是家常便饭。他们的行为为巴黎的文学精英团体所不容,而兰波的恃才傲物更是引起许多人的反感。在这一时期,兰波创作了大量具有震撼力的诗作,他的诗歌成就甚至超过了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波德莱尔。
            1872年,魏尔伦抛弃了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儿子,带着兰波,私奔到伦敦去了。不过一年之后的夏天,两位恋人在布鲁塞尔火车站发生争吵,暴躁的魏尔伦掏出手枪,向提出分手的兰波开了一枪,打伤了兰波的手腕。兰波一怒之下,叫来警察,魏尔伦被捕。
            被捕期间,魏尔伦被迫接受了一系列具有侮辱性的心理治疗,原因是魏尔伦的妻子指控她的丈夫和兰波之间不正常的“友情”。开庭审理时,尽管兰波一再宣称自己撤回对魏尔伦的控诉,法官还是判魏尔伦入狱两年。
            1875年,兰波和魏尔伦最后一次在德国相遇。此时的魏尔伦已经获释,并被迫皈依了天主教。这个时候,兰波已经受够了早年的放纵生活,基本放弃了写作生涯,而是开始从事一些能够给他带来稳定收入的工作。他开始徒步在欧洲大陆旅行。在这段时间,他没有再和男性产生同性恋情,而是和很多当地的女性相恋。
            魏尔伦回到了巴黎,他已经众叛亲离,只好去乡下教书度日。魏尔伦后来东山再起,回到巴黎,成为那个年代的“诗人之王”。好景不长,这个自诩为“受诅咒的诗人”又过起了酗酒放浪的生活,最后在贫病中死去。
            兰波死时37岁,魏尔伦死时52岁,都算英年早逝。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5-12-07 15:29
            收起回复
              大部分人或许都知道,普希金写了一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但普也是一个爱情诗人,也写了不少爱情诗歌,其中有一首《致凯恩》: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我的心狂喜地跳跃,
              为了它一切又重新苏醒,
              有了神往,有了灵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5-12-07 15:32
              回复
                致凯恩
                普希金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在绝望的忧愁的折磨中,
                在喧闹的虚幻的困扰中,
                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
                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面影。
                许多年代过去了。狂暴的激情
                驱散了往日的梦想,
                于是我忘记了你温柔的声音,
                还有你那天仙似的面影。
                在穷乡僻壤,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
                我的岁月就那样静静地消逝,
                失去了神往,失去了灵感,
                失去了眼泪,失去了生命,也失去了爱情 。
                如今灵魂已开始觉醒:
                于是在我的面前又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我的心狂喜地跳跃,
                为了它一切又重新苏醒,
                有了神往,有了灵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5-12-07 15:33
                回复
                  2025-07-29 09:14: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致凯恩》写于1825年。1819年,普希金20岁时,第一次在彼得堡艺术学院院长奥列宁的家中见到凯恩,那时她才19岁,却已成了一位52岁的将军的妻子。普希金在彼得堡和她相识。1824年8月,普希金在宪警的押送下被发配到原籍米哈伊洛夫斯克村,陪伴他的只有年老的奶娘。1825年夏天,凯恩凑巧在诗人家乡与诗人见面,凯恩是来与米哈依洛夫斯克村毗邻的三山村中一位亲戚家做客的。普希金与凯恩一起散步、交谈,度过了几天美好的时光。凯恩离开三山村的这一天,普希金送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二章给她,其中就夹了这首诗,署的日期是“一八二五年七月十九日”。 凯恩后来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写道:“他清早赶来,作为送别,他给我带来了一册《奥涅金》的第1章,在没裁开的诗页间我发现了一张折成四层的信纸,上面写有‘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等等,等等。当我准备把这个诗的礼物放进盒子里时,他久久地看着我,然后猛然把诗夺了过去,不想还给我。我苦苦哀求,才又得到它,当时他的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我不知道。”诗人在意外的欢欣之中写下了这首被誉为“爱情诗卓绝的典范”的作品。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5-12-07 15:33
                  回复
                    @记你许的誓言 @古轩恺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5-12-07 15:40
                    回复
                      @广播小窝 最后艾特小窝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5-12-07 15: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