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2吧 关注:76,838贴子:1,938,737

回复:【话说历史】轻工业之于日本帝国:日本明治维新与日本帝国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提供一水贴段子:
看现在最流行的水稿
——讨公知檄
  西域遗贼,蛀寄中土,窃吮民膏,阴图大逆。维疏华文,乃骄夷语,援笔多诈,号为公知。
  夫公知者,声若鬼,貌奇丑,墨面獒牙,硕耳肥腮。公知未出,夏木昼凋;公知既出,稚童夜哭。昔者夷寇乘中华之疲隙,妄窥神器,屠掠蒸民,裂我山河,覆我宗社。方是时也,公知不以扶危自任,复加延祸之心,纳凶引贼,甘自奴驱,乐充牙爪。忍夺饥口,横敛贫资。祖宗之产,弃之于洪波;前古之珍,废之于沙土。今复以国而益外,收财馈敌,散言滋衅,惑乱黔庶,曲论史实,无患不作,有弊先扰,恨不中国板荡,以逞奸志。布恶滔天,集罪积山,毒虐无辜,戕残义士。狼虎为之厉色,蛇鼠为之切齿。天欲降雷辟首,地欲扬火焚身,枯草欲食其肉,寒飙欲挫其骨。
  大夏之将复,天人所向;旧邦之再兴,神鬼自佑。不才李秋离,力不拔山,智不惊众,而闻讨公知,立壁一呼,兆人拥至。大军所指,无往不克,连师如云,天地震动,兵戈新砺,光暗白日。奋臂急挥,层林摇而鸟散;吐气高喝,浩苍开而星落。膺愤欲发,目矢交射,当诛灭公知,永清邦害。凡公知者,罔恤老幼,勿悯妇弱,剪草除之,涂血郊野。以还大夏之威,以告诸夷为鉴:有犯大夏者,必毁国灭身,蹉跌加辱,如律令!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15-12-20 15:33
收起回复
    支持好文~


    IP属地:广东43楼2015-12-29 14:40
    回复
      2025-09-29 21:07: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轻小说之于日本帝国(幻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5-12-30 10:14
      回复
        为什么我记得菊与刀里面说幕府时代日本人口达到瓶颈,长期增长停滞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46楼2015-12-31 18:42
        收起回复
          为什么我记得菊与刀里面说幕府时代日本人口达到瓶颈,长期增长停滞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47楼2015-12-31 18:42
          回复
            帮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16-03-22 10:33
            回复
              沙皇你好,给你找点事做可以么。。能评论下下边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一些关于日本的“一王万民”的观点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16-05-02 21:46
              收起回复
                注释八:
                近现代的日本文化发展的一点简评
                明治维新之初,明治天皇带领日本新政府群臣发出的誓文,
                也就是所谓的“五条誓文”,
                其中第二条:“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第五条:“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这两条誓文在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文化发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也许有人说这里的观点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翻版。
                本人没有任何贬低他国文化的意思,因为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人无完人。
                然而,在文化实力已经被算作软实力、各国越来越热衷于文化推销影响他国(比如韩流之于韩国经济)的今天,
                如果还有人认为文化发展与国家实力此消彼长无关,那本人也就无话可说。
                ----------------------------------------------------------------------------


                IP属地:安徽71楼2017-02-14 18:38
                回复
                  2025-09-29 21:01: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IP属地:安徽72楼2017-02-14 18:53
                  回复
                    日本文化的发展,自然波及到了各方面落后的清末华夏:
                    哲学的“本质”、“现象”乃至“哲学”等词汇,
                    政治的“政治”、“政党”、“社会主义”等词汇,
                    经济的“经济”、“生产”、“分配”、“金融”等词汇,
                    还有“干部”、“条件”、“目标”等词汇,
                    尽管都是由汉字组成,但是,都是日本人赋予了它们现在的意思。
                    张之洞等清末洋务派主张的“直接使用外语音译”的翻译西方近代文明用词的方法,
                    终究输给了能用来表达意思的日本式近代翻译法。
                    直到建国以后,有些书籍(比如白寿彝写的《回民起义》等书),
                    还是使用现在日本书籍特有的“严书”(现在的“丛书”)、“目次”(现在的“目录”)等特定词汇。
                    日本文化近代对外传播的优势如下:
                    (1)唯一一个非西方的列强国家的政治与文化号召力;
                    (2)能用非西方视角解释西方文化的第一个国家;
                    (3)对外文宣能基本做到“团结一致”,最大限度保持日本的形象。
                    ——
                    (1)项是近代华夏人很多革命志士深受日本影响(比如几次去日本避难的孙中山和蒋介石)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是昂山等部分亚洲民族独立人士对日本抱有幻想的原因之一(认为日本与西方会有良好的不同之处);
                    (2)项给了包括伊朗、印度、华夏等受西方压制或者殖民统治的国家以一点希望;
                    (3)项则是做到了在最大限度宣传日本的同时,同样最大限度地维护日本的良好形象。
                    --------------------------------------------------------------------


                    IP属地:安徽73楼2017-02-14 19:05
                    回复
                      上一楼的(1)与(2)项很好解释,
                      日本侵华能组织起数百万亲日派皇协军,
                      以及日军进军东南亚能受到包括缅甸、菲律宾等国人民的欢迎并顺利组织各国傀儡政权,
                      算是他们针对性地发挥了自身的文化优势(“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日本不是西方”等口号)。
                      (3)就很难让人理解了:
                      日本的左派与日本的右派,难道不是两种对立文化的所有者吗?
                      这里我就要推荐一本日本认为是左派的书:
                      井上清的《日本军国主义》。
                      书中作者特意用了章节来专门探讨“《东洋经济新报》独树一帜反对军国主义”问题。
                      然而他的论证可以说代表了日本左派的很多特点:
                      (第一)他只能举出这一个例子来证明所谓“新闻界的良心”;
                      (第二)就这一个例子最后还是失败了(随大流);
                      (第三)这个报纸反对战争并没有从受害国角度出发,而完全是认为侵略会破坏经济与文化的和平渗透。
                      ——这就和本人去年在日经中文网看到的一个自称“对南京大屠杀深刻反省”然后说“尖阁诸岛”的日本“良心人士”,
                      简直如出一辙,这样的“反省”除了有偏好的实用主义就没有别的内容了。
                      ---------------------------------------------------------------


                      IP属地:安徽74楼2017-02-14 19:15
                      收起回复
                        诸如现在的日本文化会馆、日本与某国的某领域交流协会等,
                        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交流,
                        也是世界各国只要有点实力都能采取的文化渗透方式。
                        至于某国支持其他国家的一些人员出版书籍、发表言论乃至搞政党等,
                        更是现在世界文化论战的一种日常,自然不足为怪。
                        日本只是一如既往地与时俱进而已。
                        是不是除了这种公开的有组织渗透以外,就没有其他文化影响方式了?
                        或者说,除了上楼(74楼)举出的日本左右派的政治文化,
                        其他文化就真的都是单纯的文化商品,除了消费就没有别的影响了吗?
                        ——我相信由韩剧、韩国音乐、韩国服饰等带动的韩流,
                        对于传播韩国文化形象和促进韩国相关消费产业(比如韩食店、韩国观光业、韩服产业等),
                        发挥的巨大作用想必现在举世共睹,本人自不必赘言。
                        -------------------------------------------------------------------


                        IP属地:安徽75楼2017-02-14 19:22
                        回复
                          这三者在形式上,就是所谓的文化消费品(日式料理更多消费的是文化而不是吃饱功能)。
                          自然除非主题直截了当地涉及历史问题,否则一般人不会对此有很强烈的抵触情绪。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只能体现文化交流你来我往的全球性特点而已。
                          然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日积月累一样,是一种长期影响:
                          是不是因为日本有AV,所以其他的东西就真的能垃圾地让人丧失警惕呢?
                          是不是绝大多数日本学生真的能像动漫一样专心于各种恋爱生活与魔法生活,乃至于所谓的轻松日常呢?
                          是不是日本料理真的有宣传地那么神奇呢?
                          是不是绝大多数日本学生能保证与动漫里最多就是一带而过的补习班生活与援助交际真的无缘?
                          是不是真的能处处存在“没爸没妈,有妹有房”的生活?
                          是不是外国人到了日本真的都会很热爱日本文化,亦或是会被拐卖(比如外国人卖淫的日本脏话“二万円”)?
                          是不是...
                          在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
                          就算是北朝鲜都照样要找美国和韩国要救济粮和物资援助,
                          所以绝对保持隔绝状态,只能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然而,与其对一个国家抱着这个国家的人刻意营造的一种营销印象(比如西方视角的日本战国时代),
                          不如像上面一段里本人所想表达的那样,多问问“是不是”,
                          而不是轻易去说“就是这样”或者“就不是这样”,
                          只有这样才能脱离泛泛而谈夸奖或辱骂的地步,尽量地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
                          独立思考,应该是首先自己发自内心欲望不借外物的真实想法,
                          然后结合学过的文化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去判断,最后才能得出结论的一种理念,
                          而非西方模式下“只能按照一种不论强迫灌输还是渗透进入的特定价值观去判断,
                          而且越是照本宣科越好,正宗正统的理论胜过实际可能不够数据化和严谨化的判断”的所谓“独立思考”。
                          毕竟文化之于人,在本人看来,既不应该忙于哄骗,也不应该搞什么文化霸权,
                          而在于对于人自身欲望的需要能够合情合理地得到主动积极地运用而非被动地牵着鼻子走。
                          ——最后一点题外话,如果让本人来说华夏什么书对日本民族性写的比较合适,
                          民国时代高宗武的《日本真相》与戴季陶的《日本论》二书,
                          其实本来应该和美国人写的《菊与刀》获得同样多的关注。
                          (完)
                          --------------------------------------------------------------------


                          IP属地:安徽77楼2017-02-14 20:02
                          回复
                            兰州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这真让人高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7-02-14 2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