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翻页了,整体备份一下。
爱上劳尔的十年
“西班牙赢了,我哭了。劳尔是该笑还是该哭呢?到今天明显地感觉到,青春易逝,十年了,我和他都老了。”
上面的话出自几天前看过决赛后我和一好友的短信。
从98到08,十年了。十年间,我跟着劳尔一起快乐,一起哀伤……那些往事,在蒙蒙亮的夜色中久久在心间回绕。
下面的回忆,记录这十年自己爱上劳尔的点点滴滴,不为什么,只为纪念。
第一次知道劳尔,是在98年,那个时候我正在上高一,班上的男孩子们很喜欢看足球,从他们手中的报纸中,我知道了劳尔,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小伙子不错啊,长得帅,尤其是眼睛,很深邃,还带着一丝丝忧郁。由于当时的情况是学业紧张而且住校,加之那个时候中央电视台没有转播比赛,所以我并没有持续的关注下去。
接下来就是世界杯了,零零碎碎的看了几场,为西班牙的早早回家而惋惜,不过那个时候只是惋惜,因为那个时候觉得,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就像我自己一样,刚刚经历了文理科分班考试,史无前例得考了全班倒数(这个得益于我偏科太厉害,文科还可以,但是物理化学以为不学,所以都不及格),那个时候我对自己说,没有什么,以后我要努力,不能在考这样的成绩。年轻吗?大把的机会。
高中三年就是在这种对劳尔断断续续的认知中成长,因为那个时候看电视、看报纸的机会太少。(比较遗憾那个时候没有和劳尔一起分担欧洲杯尤其是点球失败的经历,如果可以经历,我一定会更爱他。)
上了大学,来到西安。新的环境,新的世界。班上很多男生都喜欢足球,我也经常跟着凑热闹。但是让我深陷的开始还是那次《天下足球》。那天我去在西安的远房亲戚家吃饭,当时的电视正在放《天下足球》,我的王子出现了,造物弄人,为什么眼前的这个人是那么的完美啊?现在想想,那个15分钟的短片大部分的配乐是有点悲情在加上励志的,我深深记住了几个片断:年轻时候的劳尔是那么的激情,在夺冠后拿着国旗跳斗牛舞;欧洲杯时点球失误后将头靠在老队长肩上;早早的结婚生子(当时感觉马曼有点老不是很好看噢!);还有就是两首歌曲,片头的《阳光总在风雨后》片尾的《I Will》。
短短15分钟的纪录片后,我开始上网搜索所有关于劳尔的一切。开始自己买或者跟同学抢《体坛周报》、《足球周刊》看。那时候在一个关于皇马的论坛中,我看到了好像是98年时体坛周报为劳尔做的专题报道《金童劳尔》,那篇文章写的很真实,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深深感动了我,让我知道了一个有责任感,有孝心,有义气的劳尔。了解劳尔后,我也开始了解了他身边的朋友,雷东多,莫伦特斯,卡西利亚斯……开始了解西班牙的民族史,开始知道了皇家马德里和巴塞罗那的恩恩怨怨。
对于雷东多、耶罗,劳尔像弟弟,对于莫伦特斯,劳尔向兄弟,对于卡西,劳尔像哥哥,每一个角色,劳尔都“扮演”得那么好,其实这就是他的为人啊。上大学的这几年,皇马几乎是每年一个举行,菲戈、齐达内、罗纳尔多、贝克汉姆、欧文……劳尔总是在张开双臂接纳他们的同时,又牢牢保护着自己想守护的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莫伦特斯了,记得劳尔比赛的时候在自己的衣服下面还穿着莫伦的衣服,可惜的是没有进球,没有得到展示的机会。但是有这样的朋友,足够了。
在这里要插一个有意思的花絮,刚上大二,我们换过一次宿舍。那个时候大家床铺的褥子下面都要垫一些报纸,我也不例外。结果收拾床铺的时候,竟然发现我的床铺下面垫的报纸上竟然有有关劳尔的新闻和图片,当时就觉得肠子要悔清了,报纸经过进化,有不少边边角角已经模糊,但是我还是固执的像奉神一样收藏了起来,也就是从那以后,我有了收集报纸和杂志的习惯。
除了我喜欢劳尔外,我们宿舍另外一个女生喜欢贝克汉姆。在我们的带动下加之那个时候中国队进入世界杯,我们宿舍的足球氛围持续高涨。不知是什么心理,我不喜欢贝克汉姆,因为他和劳尔有着太多的不同,尤其是很张扬(这一点,舍友的解释是“我们家小贝被辣妹带成这样了,以前也很乖、很低调的”)。但是不可否认,贝克汉姆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那时候我就很嫉妒,为什么小贝有这么多产品可以供收藏,自传、写真……就是报纸的文章的篇幅也比别人多。而劳尔除了报纸、杂志的有限文章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了。但是转念一想,如果劳尔那样的话,我还会喜欢他吗?我不正是喜欢劳尔的低调、职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