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严重失控
2008-07-03 06:58:00 作者: 来源:
点评电视剧:《鹿鼎记》
本报记者 杨新会
这个夏天终于看到了张纪中的新版《鹿鼎记》。和以往“大胡子”的金庸剧后期制作一完成就直登央视不同,新版《鹿鼎记》早在2007年1月就已杀青,放了一年多才播,原因其实很简单:剧中香艳镜头过多,未能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查。这次与观众见面的版本被剪得七零八落倒在其次,让我最不能忍受的是,“大胡子”这次根本没有领会到金庸封笔之作的精神,从改编原著故事到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把握都很不到位,可以说是一次很严重的失控。
“忠于原著”曾是张纪中翻拍《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的不二法宝,但这次他显然轻视了金庸这部毕生功力之作,因为《鹿鼎记》是最难被搬上荧屏的作品。不同于金庸其他以写实为主的小说,这次用的是演义形式,带有大量戏说的成分。而看大胡子的这次翻拍,走的还是原来严肃认真的路子,给人的感觉还不如陈小春那版简陋的“室内情景剧”生动有趣。
金庸的原著我看过好几遍,捧着小说看这版《鹿鼎记》,你很难说它“忠于原著”,这个剧组好像对原著还没看懂就开始拍摄了,从小桂子进宫后就是在瞎演,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前后衔接不上,而且对白苍白无力,基本上让人笑不出来。再加上几番“剪刀”,剧情更显突兀和生涩。整部戏就像是拼接在一起的记忆碎片,乍一看面熟,像《鹿鼎记》,仔细一瞧又不是。
说到这部戏的演员,我觉得众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争议的焦点还是黄晓明扮演的韦小宝。黄晓明版的韦小宝太帅了,说郑克塽是小白脸的时候,我都忍不住要喷饭:韦小宝不是比郑克塽更小白脸?当然,帅不是问题,关键是要能在帅的基础上演出韦小宝独有的味道来。个人以为,书中韦小宝的几个特点:精明、赖皮、野蛮、滑头、重义、好色、好财、痞气,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新版的韦小宝均不具备。黄晓明想把这些东西发挥出来,又甩过了头,搞得这版的韦小宝有点“精神分裂”了。
张纪中的用人之误就在于在商业的驱使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当然,“大胡子”也有不走眼的时候,比如让钟汉良来演康熙。不管是形象还是表演方式,钟汉良的表演似乎是唯一没有受到抨击的。还有海大富、茅十八、九难师太、鳌拜,吴应熊等配角的演绎也比较到位。韦小宝的七个老婆形象俱佳,起码比前几版年轻漂亮,可惜个个戏分都很少,只能算是应景的花瓶了。
编辑: 解西伟 http://shrb.dzwww.com/shrbxw/ylxw/200807/t20080703_3763699.htm
2008-07-03 06:58:00 作者: 来源:
点评电视剧:《鹿鼎记》
本报记者 杨新会
这个夏天终于看到了张纪中的新版《鹿鼎记》。和以往“大胡子”的金庸剧后期制作一完成就直登央视不同,新版《鹿鼎记》早在2007年1月就已杀青,放了一年多才播,原因其实很简单:剧中香艳镜头过多,未能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查。这次与观众见面的版本被剪得七零八落倒在其次,让我最不能忍受的是,“大胡子”这次根本没有领会到金庸封笔之作的精神,从改编原著故事到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把握都很不到位,可以说是一次很严重的失控。
“忠于原著”曾是张纪中翻拍《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的不二法宝,但这次他显然轻视了金庸这部毕生功力之作,因为《鹿鼎记》是最难被搬上荧屏的作品。不同于金庸其他以写实为主的小说,这次用的是演义形式,带有大量戏说的成分。而看大胡子的这次翻拍,走的还是原来严肃认真的路子,给人的感觉还不如陈小春那版简陋的“室内情景剧”生动有趣。
金庸的原著我看过好几遍,捧着小说看这版《鹿鼎记》,你很难说它“忠于原著”,这个剧组好像对原著还没看懂就开始拍摄了,从小桂子进宫后就是在瞎演,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前后衔接不上,而且对白苍白无力,基本上让人笑不出来。再加上几番“剪刀”,剧情更显突兀和生涩。整部戏就像是拼接在一起的记忆碎片,乍一看面熟,像《鹿鼎记》,仔细一瞧又不是。
说到这部戏的演员,我觉得众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争议的焦点还是黄晓明扮演的韦小宝。黄晓明版的韦小宝太帅了,说郑克塽是小白脸的时候,我都忍不住要喷饭:韦小宝不是比郑克塽更小白脸?当然,帅不是问题,关键是要能在帅的基础上演出韦小宝独有的味道来。个人以为,书中韦小宝的几个特点:精明、赖皮、野蛮、滑头、重义、好色、好财、痞气,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新版的韦小宝均不具备。黄晓明想把这些东西发挥出来,又甩过了头,搞得这版的韦小宝有点“精神分裂”了。
张纪中的用人之误就在于在商业的驱使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当然,“大胡子”也有不走眼的时候,比如让钟汉良来演康熙。不管是形象还是表演方式,钟汉良的表演似乎是唯一没有受到抨击的。还有海大富、茅十八、九难师太、鳌拜,吴应熊等配角的演绎也比较到位。韦小宝的七个老婆形象俱佳,起码比前几版年轻漂亮,可惜个个戏分都很少,只能算是应景的花瓶了。
编辑: 解西伟 http://shrb.dzwww.com/shrbxw/ylxw/200807/t20080703_3763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