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求生记吧 关注:19,113贴子:280,045

读了六七遍求生记,写写书评,也评点一下江湖笔下的水浒世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说本书的开篇,从楔子到第二章。刚刚穿越,躺在病榻之上的王伦从内心深处发出的那句“我的心腹在哪里。”就将本书带入了第一个高潮,也是吸引读者进入的楔子。或者内心的悲哀,或者内心的无助,或者内心的孤独,或者内心的彷徨。总之这个躺在病榻上的穿越者是真真真实实的来了。等待他的未来是什么,或许这个时候谁也不知道。但是那种不能屈服于命运并且要改命的决心确实是真正的定了下来。既然来到这个英雄的世界,总得要留下些什么。这就是王伦的呼声,其实也是江湖大大想的,既然开了这篇求生记,那就要在小说的世界中雁过留声。
因此这三章是全书的起点,也是整个轰轰烈烈的江湖世界的起点,会带着我们进入一个不一样的水浒世界。


1楼2016-01-10 19:43回复
    第十章到第十三章
    看似只是简单的替手下报仇并借机放粮的举动,却恰恰奠定了梁山的未来的路线。对,就是走群众路线。或许这是在这段历史之前大家都没有认真去考虑的一个路线,但是作为一个穿越者,却深知这条路线的珍贵性。正因为有了在溪西村这一段的故事,才让梁山走上了不一样的绿林道路,所以这四章是梁山群众路线的开篇,也是王伦探索的开篇,值得认真的去回味。


    2楼2016-01-10 19:48
    收起回复
      2025-05-21 09:43:04
      广告
      第二十二章不负江山不负卿到第二十五章九星连珠镇水泊
      在和阮氏三雄的会面中,王伦想到了前世三阮的结局,让他对这个英雄世界的唏嘘上升到另一个高度。是啊,谁都不想让英雄饮恨,谁都不希望出现那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局面,既然不同于宋江,那就让这些英雄们有个好的归路,这也是王伦在穿越后第一次在心底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承诺吧。
      而林教头的畏畏缩缩让人们更看到了英雄无用武之处的悲哀。是啊,枪棒教头最后的依仗居然只是一口朴刀,让人不胜感慨。“天寒岁暮归何处,涌血成诗喷土墙”说的即是英雄的悲哀,恐怕还有对这大宋朝廷无奈的悲哀吧


      3楼2016-01-10 19:56
      收起回复
        第三十二章 前面有着那,各自各的路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章,但是这一章却透露了人性的无奈。是啊,不能让所有的人都接受你的观点,有的人身上背负这沉重的荣光,有的人则无牵无挂,等到后来再看吧。尤其在这章中提到了狄青的故居,何意?那是一种武将的悲哀,不被朝堂认同的无奈,对大宋轻武的一种控诉吧。想想吧,一个不世出的名将居然连身后的故居都没有办法保存住,那还能指望着武人们对这个朝廷的真正的认可吗。就说杨志吧,天波府的后人又能如何,真的只能呵呵了


        4楼2016-01-10 20:02
        收起回复
          第五十、五十一章
          这或许是王伦的梁山和宋江的梁山最大的不同吧。王伦是真的以心相交,所以看着和徐宁默默的对峙到最后徐宁如释重负的说出了“哥哥,回山去罢。”那是英雄真正的从心底认同了王伦,认同了这个绿林的头子。也说明了王伦走的这条路是对的。如果拍成电视剧,这里一定是这样的一个画面,两个气度不凡的男子面对面的凝视了几分钟,突然会心的笑了,拍了一下对方的肩膀,说走吧。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只是那默默的镜头就能诠释心中那种深深的认同。也难怪徐宁后来乐不思蜀喽


          5楼2016-01-10 20:08
          回复
            第五十四章、五十五章
            能想象一下,在晚上,一个漆黑的大汉手拿蘸金大斧喊“打打打劫”。多么富有喜感。痴痴的縻貹一出场就带有一种喜感,同时也定下了王伦梁山另一个调子,那就是不单是原一百零八将(其实之前死了两个,张青孙二娘,还有一个确定排除在外,施恩),只要是英雄人物,我梁山照收不误,也开始了王伦的挖角之旅。不过縻貹确实很可爱


            6楼2016-01-10 20:13
            收起回复
              何为义气?何为道义?这本书中对义气的书写简直登峰造极。而且对每个好汉都有颇为传神的描写,就算是一些龙套人物都在这本书里“活”了过来,血肉饱满,栩栩如生,这是在原著里看不到的。既然是穿越文,那么逆天改命,扭转一些梁山好汉的命运绝逼是个看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1-10 20:19
              回复
                第七十三章 由义而仁
                虽然着墨点不多,只想说一句,让闻焕章出山的关键章节,这才有了后来的赛萧何。


                9楼2016-01-10 20:25
                收起回复
                  2025-05-21 09:37:04
                  广告
                  分析很到位,这本书。说是三大篇章,第一篇章,因人写事,收人篇章,奠定全文基调;第二篇章,因事写人,刻画人物性格,明确梁山出路;第三,四国混战,成就王朝霸业。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01-10 20:38
                  收起回复
                    总感觉有一种我党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然后翻身闹革命的感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1-10 20:40
                    收起回复
                      我看见的都是一个个有着鲜明个性有血有肉的水浒人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1-10 20:43
                      回复
                        第一零三章到一一三章
                        这个看点部分很长,但是很精彩,首先五虎将级别的真刀真枪的对阵。林冲对阵秦明,还是慢悠悠的磨,结果花和尚不干了,力掀霹雳火非常的精彩。这段斗将将秦明、鲁智深、林冲刻画的非常到位。尤其是鲁智深的力量完全的展现了出来。同时英雄见面那种惺惺相惜的情愫也让人眼窝一热。韩伯龙的小人嘴脸也是相当的到位。
                        第二部分就是青州三将齐聚了。唐斌和花荣的斗箭擦出了互相看对眼的火花(花姿别打我啊,其实唐斌一开始是看上你哥哥了,呵呵),而黄信的义气也让杨志叹服,总之这里青州三将的出现也为后来上山打下了伏笔,否则就无法圆后来秦明上梁山的梗了。但是这段确实也让秦明黄信等人了解了梁山,了解了王伦。无形中为青州三将播下了一颗躁动的种子。
                        更可贵的是花姿和唐斌的相识,细微之处见情愫,尤其是唐斌的马儿,更是最佳道具。更不要说还有后来的黄信和刘太公的女儿了。
                        总之这段有高手的阵前对决,有英雄相见恨晚的情愫,有伏笔,更有微微的爱情,糅合在青州二龙山下,分外的奇妙。


                        15楼2016-01-10 20:53
                        收起回复
                          第一二二章浪里白条张顺
                          如果说前面都是马步军将领的出彩,那这里就是未来梁山水军中扛鼎人物的对决。两个人的水性都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张顺,在绑缚的情况下能从水中脱逃,的确不愧原著中的梁山第一水将。和阮小七的划船对决后那爽快的大笑更是两个人意气风发的表现。这两个人都可以称得上是水中的蛟龙,本事如何,本章中一看便知。


                          16楼2016-01-10 20:59
                          收起回复
                            第一三零、一三一章
                            马步水军的头领都展露出了绝技,该到安神医了,一刀震江湖,从此名满天下,同时以此为契机,梁山又完善了惠民政策,尤其是王伦的感慨“做任何事情不免有人钻漏洞,但我们的初衷是为百姓解忧,若是为了这几粒老鼠屎,就不做粥了,叫大家无米果腹,岂不是本末倒置?”更是道出了这个穿越者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待当下的前瞻性。王书记名号从此传遍贴吧。


                            17楼2016-01-10 21:04
                            回复
                              2025-05-21 09:31:04
                              广告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6-01-10 21: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