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缠闭门吧 关注:150贴子:659
  • 10回复贴,共1

峨眉缠闭门功夫源流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峨眉缠闭门功夫源流考》
司徒玄空是有史以来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
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又与峨眉山灵猴朝夕相处而创编出“峨眉通背拳”,引来众多弟子拜师求艺,故称其为“白猿祖师”。据《四川武术大全》记载:“春秋战国白猿公,字衣三,即峨眉山的司徒玄空。”《中国武术史》记载:“战国白猿,姓白名士口,字衣三,号动灵子。”《乐山志》记载:“白衣三,相传战国时,仿山猿动作创作编峨眉通背拳,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
明朝武学、兵学名家唐顺之先生《峨眉道人拳歌》是史料中最完整记录峨眉通背拳的珍贵文献,其“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千古绝句精准的描述了通背拳松柔空随收放自如的技击思想和螺旋缠绕、浑圆整劲、引进落空合即出的练功方法,古老的通臂拳也因而有了通背缠拳之说。现今流传在川渝本土的缠闭门(或化门)缠丝拳是相对最原生态的峨眉通背缠拳,不过大多都只继承了其外在的形(一个空壳),遗失了真正体现其内在东西的斯文之道(通背法门)。
缠门祖师黄益川,江西残字门拳师,雍正年间因介入“反清复明”活动被官府追杀避难入川,隐蔽期间跟从峨眉道人潜修研习道门通背缠拳。后浪迹江湖,先后在泸州纳溪、大足龙水、合川云门等地隐居,暗中授徒传拳。因其“政治背景”而讳言师门来历,三百年间逐渐以缠拳、蚕丝拳、残拳、缠丝拳、化拳、峨眉拳等名目在江湖上形成缠闭门(蚕闭门)流派。缠丝拳功法中有主张不招不架先发制人的纯阳手法门,残、截、冷、弹、抖、钻纯阳六字道其术,少壮图强之士多擅长;也有主张螺旋缠绕、沾粘空随、能空善化之阴阳手技艺,沾、粘、绵、诱、空、随六字言之,化门之美誉因此而来,一般称阴阳手;还有缠丝技艺炉火纯青后返璞归真的纯阴术法,有敬、惊、径、擎、紧、切纯阴六字道其精微,老成练达之人始能会其玄奥,亦称斯文之道。缠丝拳在荣昌、大足一带有着清晰的传承脉络和完善的拳法套路、长短器械、内功功法、拆手技术和医药保健功夫,俗称“荣昌缠丝拳”,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其实北方各地不同风格的通背拳(或通臂拳)都是由四川道家传出去的。因为练功时“轻柔不用拙力、迟缓不求迅捷、凝重不尚机巧”的老庄思想很不容易被一般人理解(一般人认为练功时越有力量越快速的功夫就是越凶的),所以传到北方的通背拳大都继承了其纯阳架风格。幸亏传到河南焦作一带的无极通背较大程度的继承了其内家拳的技击思想,后由李春茂、博公道长、董秉乾、蒋发等影响陈王庭并逐步形成“陈式太极拳”雏形,属于通背拳阴阳架的脉络。而真正传承了道门“无中生有”思想的纯阴架通背缠拳,秉承“力从小起方渐增”的自然规律,逐渐衍生出八卦掌、永年太极拳等迟缓凝重虚灵轻柔而又肃杀整齐的内家拳风范。


1楼2016-01-28 13:15回复
    缠闭功夫秘诀:
    站势浑圆,攻防互参。
    顶随相用,闭闪相连。
    心意气合,诱为至关。
    有勇有谋,变化无端。


    2楼2016-01-28 20:5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嗯,有道理!谁说人心不古?古风甚隆嘛!赞一个!
      15年暑期去重庆、成都七日游,感觉那方古镇古街古文化盛行,蜀汉文化沙龙、汉服社团、峨眉武术氛围十分宜人。
      还在荣昌区参加了峨眉通背缠丝拳三日特训,受益良多。
      支持传统文化复兴。顶起——


      3楼2016-02-16 20:32
      回复
        峨眉通背缠拳 六十四式
        1.请手提气 2.退回奇门 3.左挂步挤手 4.右挂步挤手
        5.沉气灌劲 6.右挑闭左掌 7.左挑闭右掌 8.缠退压断
        9.右边缠顺捶 10.左边缠顺捶 11.回步右横捶 12.右追封螺旋
        13.左边缠顺捶 14.右边缠顺捶 15.回步左横捶 16.左追封螺旋
        17.右挑闭左掌 18.左挑闭右掌 19.左搭挂右翻钻 20.右搭挂左翻钻
        21.左缠挒右断手 22.右架左推掌 23.右采挒左断手 24.左架右推掌
        25.马步右横捶 26.右追封螺旋 27.上步穿花掌 28.缠臂转莲肘
        29.追步右铲捶 30.格挡撩缠削掌 31.左缠挒右断手 32.管脚推磨手
        33.和身双炮捶 34.回身铲捶 35.左缠挒右断手 36.管脚推磨手
        37.和身双炮捶 38.回歩倒肘 39.右挑闭左掌 40.右边缠顺捶
        41.缠退削掌 42.追封螺旋 43.左钩挂右兜掌 44.右钩挂左兜掌
        45.右边缠顺捶 46.回挂右兜掌 47.钩挂左兜掌 48.和身双炮捶
        49.回挂右拦手 50.右挂左推掌 51.左拦挂右推掌 52.右拦挂左推掌
        53.双擒左侧踹 54.双擒右侧踹 55.和身双炮捶 56.回挂右平肘
        57.上步左挑肘 58.上步右挑肘 59.上步左平肘 60.盘旋右挑肘
        61.右挑闭左掌 62.左挑闭右掌 63.钩挂收脚 64.导气归田


        4楼2016-02-18 10:09
        回复
          网络“视频”搜索“峨眉通背缠拳”、“初级缠丝拳”或“六十四式”可以找到参考视频。
          纯阳架要求1分20秒至1分50秒之间完成,劲势整齐恢宏霸气。
          阴阳架可在2分30秒至3分30秒之间完成,刚柔相济,收放有序。(竞赛时3分钟内完成)
          纯阴架可在3分30秒至6分30秒之间完成,虚灵轻柔,神意內敛,劲势缠绵,斯文之道也。
          (竞赛时限时4分钟内完成)


          5楼2016-02-18 10:26
          回复
            拳谚云:“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
            可见步法是技击的关键法门。
            缠丝拳的第一路拳法就叫练步,有些人练了几十年缠丝拳,也不知道“练步”究竟练了哪几种步法。
            谨在此分享对缠丝拳第一路练步的步法剖析,以抛砖引玉、为同道参考。
            缠丝拳第一路 练 步
            1、请手提气(上步、跟步) 2、退回奇门 (撤步、回步)
            3、左挂挤手(左挂扣步) 4、右挂挤手 (右挂扣步)
            5、沉气贯劲(马步、骑马步) 6、右挑闭左掌(横裆步、拗步)
            7、左挑闭右掌 (横裆步、拗步) 8、缠退断肘 (含机步、虚步、寒鸡步、玄机步)
            9、右边缠顺捶 (绕边步、空中步、弓步) 10、左边缠顺捶(绕边步、空化步、弓步)
            11、回步右横捶 (马步) 12、追封右云手(跟步、相思步、双弓步)
            13、左边缠顺捶 (绕边步、弓步)14、右边缠顺捶(绕边步、弓步)
            15、回步左横捶 (马步、骑马步)16、追封左云手(跟步、相思步、双弓步)
            17、右挑闭左掌(横裆步、拗步) 18、左挑闭右掌(横裆步、拗步)
            19、收脚提气 (收步、回步) 20、导气归田 (沉劲步、定根步)
            (另有独立步、转莲步、跌步、丁蹲步、跪步、交剪步、歇步、拐步、踉跄步、跃步、仆步、插步、前填步、盖步等,第一路中没出现。)


            7楼2016-04-16 17:33
            回复
              友情转发一则公益广告——
              重庆市为响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而组织编纂的《巴渝缠丝拳段位制教材》正积极宣传推广实践中!
              欢迎浏览下列网络平台了解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巴渝缠丝拳!
              欢迎朋友圈转发宣传!
              谢谢!
              北京体育大学http://tieba.baidu.com/p/4847066140
              中国武术协会https://tieba.baidu.com/p/4845425341
              重庆http://tieba.baidu.com/p/4848964361
              四川大学http://tieba.baidu.com/p/4880089036
              广州体育学院http://tieba.baidu.com/p/4851288073
              西南大学http://tieba.baidu.com/p/4840993492
              成都体育学院http://tieba.baidu.com/p/4888242515
              美丽荣昌http://tieba.baidu.com/p/4123316465
              促进全民健康,共建全民小康!
              巴渝武术文化品牌缠丝拳在行动!
                  
              (重庆市荣昌区“创建全国武术之乡”办公室 宣)


              13楼2017-08-11 21:33
              回复
                通臂拳的历史演变
                  《中国武术史》记载:通臂拳是春秋战国时期古蜀国司徒玄空创编的。动乱和战争涌现出了一批批精通搏击武术和健身功夫的高人。有些诸侯国家或部族战败后,一些逃脱追杀的战神因而隐居避远的峨眉山,司徒玄空便是其中佼佼者。司徒玄空潜修期间观研猿猴等动物搏杀技法并结合自身征战经验创编了古老的通臂拳并传播于众,因其常着白衣,徒众多尊称为“白猿祖师”或“白猿道人”,道号动灵子。

                  北宋前后主张通过呼吸运动脏腑胸隔增大肺活量的内丹流派逐渐兴起,这和符合现代科学规律的健身气功已经日益接轨。南宋时期主张修炼武学内丹积极出世为民请命的全真龙门派系便是当时持这类新观念的佼佼者,并因为与元朝统治阶层的友好关系而在随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兼并了包括峨眉道派在内的各大教系,现今川中青羊宫、青城山等道统都是全真龙门系列。同是秉承中华文明黄彭老庄、葛洪抱朴传统尊生重命修心哲学的道门武技在交相熔融中不断升华,古老的峨眉通臂拳因而受全真龙门道内丹功法的影响逐渐分流为以修炼丹田经络内功为主的通背拳系列(经脉学说认为背部督脉等诸阳经主要担负御侮防身功效,故内家武学领域亦称疏通诸阳经脉增进武术功力的大周天功法为通背法门或通背之道,现代内家武学的源流)和之前以修炼胳膊腿脚筋骨为主的通臂拳系列。后来,通臂拳技击思想被少林系列武术吸纳,极大地丰富了少林武术。通背拳武学理念因《峨眉道人拳歌》的广泛宣传,逐渐充实或衍生了近现代各内家拳流派,其千古绝句“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言其技法大要,川中民间及河南焦作一带明末时期也叫通背缠拳;川东巴渝地区称为缠丝拳,数百年间逐渐形成峨眉系列武术之缠闭门(亦称蚕闭门或化门)功夫。

                  至明朝初年,全真龙门派六代弟子张三丰更是盛名远播,深受明成祖追捧数十年不应,武当山道观群因而兴起。道家武术史记载,张三丰隐逸期间与川中峨眉武林同道多有交流,并向峨眉道人学习了通臂拳、火龙拳等,尔后回武当山创编了内家拳。在武当内家拳"六路十段锦"的歌诀里,第一句便是"佑神通臂最为高",明确指出了它与峨眉通臂拳的密切关系。

                  峨眉通背缠拳,明朝唐荆川和戚继光以前一直在峨眉道门内部传袭。《峨嵋道人拳歌》的广泛宣传及观殿宫阁道人的言传身教才促进了其内家技击理念的广泛扩散。在民间的辗转流传中,其纯阳架逐渐演变出了阳刚威猛的沧州通臂、八极拳、形意拳等以直劲为主的流派;纯阴架通过“王宗岳”等载体逐渐衍生出八卦掌、永年太极拳等培养螺旋横劲为主的内家拳;阴阳架演变出刚柔相济的焦作无极通背、以灵动见长的白猿通臂、内功螳螂拳、内功猴拳和善于螺旋空化的川渝缠闭通背等,焦作无极通背百年后又衍生出陈氏太极拳雏形,并深刻影响其他各系太极拳。至今峨眉缠闭系列武术演练中缠头裹脑、风云漫舞、勾手换头、进步蹲身等动作神态,都不时反映出峨眉山机灵猿猴的稚趣身影。


                15楼2019-12-06 09:2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史料分享:峨眉武术简介
                    峨眉山是峨眉武术的发源地,自春秋战国时期古蜀国司徒玄空以来,涌现出了一批批精通搏击武术和健身功夫的高人,其观研猿猴等动物并结合自身搏击体悟而原创的武技通臂拳历代逐步衍变为通背拳、通背缠拳、十二桩、武当拳、太极拳,八极拳、八卦掌、少林通臂拳、螳螂拳、猴拳、蛇拳以及川渝本土的化门、字门、杜门、会门等功夫,形成了近现代中国传统武术的主流,并无金庸大侠杜撰的所谓郭襄创派、女流为主、灭绝师太等不良影响。峨眉系列武术泛指云贵川渝藏等西南地区民间群众性武术健身活动项目,通称峨眉武术。
                    《中国武术史》记载,战国时期有三大剑法,为剑法始祖,乃“越女剑法”、“玄女剑法”和“猿公剑法”。而“猿公剑法”便是峨眉山道人司徒玄空所创。司徒玄空是有历史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他编创的峨眉通臂拳,在民间长期辗转流传中不断发展。由于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又与峨眉山灵猴朝夕相处而创编出“峨眉通背拳”,引来众多弟子拜师求艺,故称其为“白猿祖师”。据《四川武术大全》记载:“春秋战国白猿公,字衣三,即峨眉山的司徒玄空。”《中国武术史》记载:“战国白猿,姓白名士口,字衣三,道号动灵子。”《乐山志》记载:“白衣三,相传战国时,仿山猿动作创作编峨眉通背拳,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
                    到了明代和清代,峨眉武术开始进人鼎盛时期。明史有记载的兵部主事唐顺之论著《峨眉道人拳歌》是早期描述通背拳的珍贵资料,文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峨眉道门通背拳从源流、拳势、手法、身法、步法、招势、劲势、击法、防守、节奏、呼吸、意境、神韵、气势等方方面面的特点,也是记录内家武学十分重要的文献,其中“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深山白猿授”明确指出道人的武功出自战国时白猿道长观峨眉山灵猴所创的通臂拳。文中经典妙语“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千古绝句精准的描述了峨眉武技中因受龙门派内丹学说的影响而从通臂拳中分流出来的通背拳松柔空随收放自如的技击思想和螺旋缠绕、浑圆整劲、引进落空合即出的练功方法,内家源流通背拳也因而有了通背缠拳之说。
                    峨眉通背缠拳,明朝唐荆川和戚继光以前一直在川东及武当道门内部传袭。《峨眉道人拳歌》、《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的广泛宣传才促进了其内家技击理念的迅速扩散。在戚继光军事论著《纪效新书》中详细记载了唐荆川公向戚继光传授峨眉枪棒技击的过程,如拦拿圈缠仅需尺余等即是川中武学的典型特点。并在随后的“戚家军”训练中大量融入峨眉道人所传的通背缠拳而成三十二式。戚家军军官士兵转业退伍后,三十二式戚家长拳被带到江浙及中原北方各地,极大地促进了峨眉内家武学的传播,是为中华武术的“南拳北上”说。
                    此外,整个清朝各个时期大批“反清复明”志士隐匿川东,大多顶礼以火龙真人、张三丰、癞道人、黄益川、盘山道长、陈晓东、徐矮师为代表的道门武技,为规避官方侦查追缉,常以“峨眉山”为总部及各联络据点的暗语,并非是指乐山峨眉山市辖区内的那座风景名山。道门弟子内部成员一般知道,川东“峨眉山”总舵因形式所迫虽顺势转移泸州纳溪、华蓥山、涪陵、宜昌、大足龙水、达州、万县、遵义、汉中等地,但很多时候都在以合州钓鱼城为中心的相对远离清廷州府屯兵要塞的地方。钓鱼城自蒙古大汗蒙哥之后一直是汉人心中之民族英雄圣地,兼之合州老街巴子城边铜梁洞二仙台(亦名二仙观)是张三丰及其师火龙真人修行传道洞府,尽管因清朝官府不满张三丰反对异族统治而使二仙台毁损荒废二百余年,可这一带却一直是川东“反清复明”人士的精神家园。合川老城区一些资深茶客茶馆闲聊时还会偶尔冒出“峨眉山钓鱼城”之习惯性切口。
                    通背缠拳在民间的辗转流传中,纯阳架逐渐演变出了阳刚威猛的沧州通臂、八极拳、形意拳等以直劲为主的流派;纯阴架通过“王宗岳”等载体逐渐衍生出八卦掌、赵堡太极和永年太极等以培养螺旋横劲为主的内家拳;阴阳架分流出刚柔相济的焦作无极通背、以灵动见长的白猿通背、内功螳螂拳、内功猴拳和善于螺旋空化的川渝缠闭通背等,焦作无极通背百年后又通过李春茂、董秉乾、博公道长、蒋发等教导或影响陈王廷而衍生出陈氏太极雏形,并深刻影响其他各系太极拳。至今峨眉缠闭系列武术演练中缠头裹脑、风云漫舞、勾手换头、进步蹲身等动作神态,都不时反映出峨眉山机灵猿猴的稚趣身影。
                    历史研究表明:近四十年的武林传言是“天下功夫入少林”,主要受1981年李连杰影片《少林寺》影响;近四百年的武术发展却是“天下功夫出峨眉”,主要受1550年唐顺之《峨眉道人拳歌》影响。


                  16楼2020-11-27 18:50
                  回复
                    峨眉缠闭门内劲功夫——甩胳膊
                      甩胳膊,老年拳师也称甩膀子,是通背缠闭门练习发力的基本法门。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对正确的掌握发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缠打功夫是否入门,全赖于斯。
                      甩膀子时要求设想两只湿手沾满干沙子,然后用甩手的动作利用制动原理把沙子甩出去。这是个技术活,而不是力气活。好像农村秋季在场院上扬场一样,要利用风力把米粮和糠粺分开那样,用的是巧劲儿,不是蛮劲儿。木掀用力大了就都出去了分不开,用劲儿小了就都出不去,干不了活。一定要用适当其可的巧力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整劲发力的感觉就好像手往回拨,步子往前踩,脑门儿往前砸,整个身体扑向了目标,是把对方撞出去的而不是推出去的。形容正发力也可以按形意拳的说法:虎扑。再形象点儿说,好像在对方身上作了后半拉俯卧撑,所谓“打人如亲嘴,手到身要拥”。
                      发力是弹性力量,不是简单的往前一杵。在练甩膀子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力向上向后甩,不是向前甩。前人曰:即缩即发。于师天沛曰:“出手如点豆,松活随势丢”。内家拳管这叫:猴煽风。峨眉通臂拳来自猿猴搏杀之道,故猴趣总不可丢。通背初衷终不离猴蹲纵跃间风云曼舞般云动双爪之攻防神意。整劲发力看上去两手是往回收了,但是步法往前进了,脑门儿往前顶了,也就是力量的发动来自全身整体的发动,而两手只不过是加强对称力度而已。手一主动前伸,就只是局部力量谈不到整劲儿。一去一来、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攻一防、一虚一实,阴阳互动。
                      拳虽小技,大道存焉!(转自百度“峨眉缠闭门”吧)


                    17楼2021-08-11 18: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