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琴汝窑茶具吧 关注:54贴子:425
  • 11回复贴,共1

汝瓷 演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昨晚上忙乎了两个多小时,谢了很长的文章,发出去后,却发现被系统删除了,不知何故,今早上,再发一次,如果可以,在春节期间,抽出时间把文章发出去,与吧友分享。


IP属地:河南1楼2016-02-09 06:02回复
    有敏感词吧?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2-11 20:57
    收起回复
      2025-10-16 14:39: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 汝瓷的地位是怎么形成的
      自北宋以来 ,在陶瓷界人们津津乐道说起宋代五大名窑,有两种版本,分别是柴汝官哥定,和汝官哥定钧。柴瓷,指的是后周时期,世宗柴荣所建的窑厂,也有“青如天,面如玉”的特征,只是在后期从未见到实物标本,故而在南宋时,把五大名窑重新确定为“汝官哥定钧”,一直延续至今。
      关于柴瓷,文献记载不多,在有限的记载里,它的特征一直和后来的汝瓷极为接近,所以有些专家认为,汝瓷就是传的神乎其神的柴瓷。
      汝瓷诞生于唐代,兴盛于北宋。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汝瓷水仙盆底部,有清朝乾隆皇帝御题诗,玉匠镌刻其上,“官窑莫辨宋还唐,火光都无有葆光”,意思是,这件汝瓷,辨别不出是唐代或者是宋代生产的,瓷器表面的火光之气已经消失,看起来宝光内涵。
      唐末,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在最后一个时期,即历史学家所说的后周出现了一个伟大的统治者,世宗柴荣。由于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人口急剧减少,社会动荡,除了战争,所有的政权无暇顾及经济建设,没有一个政权发行过货币,民间的货币很少,商品经济处于停滞状态,直到后周建立,特别是世宗继位,在河南、山东统治的地区,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雄心勃勃的世宗即着手发展经济,可是民间缺少铜钱,商品无法交换,比如,某甲牵一头牛与某乙得三只羊就无法交换,等等,面对这种情况世宗命令民间和寺庙里的铜器全部上缴,熔铸成铜币投放市场,民间的铜质器具上缴后,生活不便,于是世宗下旨各县要建立窑厂,生产的瓷器供使用外,还可与周边的国家交换,这样各县都有了窑厂,中国瓷器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


      IP属地:河南3楼2016-02-11 21:49
      回复
        世宗柴荣自己曾经经营过瓷厂,对瓷器十分了解和喜爱。据记载,一次,他在回家的途中,有人问他瓷器要做成什么颜色,当时正是雨过天晴,望着天边,世宗说,就按这种颜色做吧。后来,这种天青色真的做出来了,就是神秘的柴瓷。


        IP属地:河南4楼2016-02-12 19:26
        回复
          正当世宗意欲大展宏图的时候,却因一场急病英年早逝,38岁,事业刚刚开始,留下孤儿寡母,他的好兄弟赵匡胤在陈桥发动了一场兵变,黄袍加身,兵不血刃轻易地取得了政权,建立了宋朝。
          赵匡胤总觉得对不起昔日的好哥们,对柴家优待有加。通过陈桥兵变,取得了政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巩固了政权,赵匡胤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英明皇帝,既没有杀戮上任皇室家族,又善待了曾经跟随自己征战的将士。
          赵匡胤却总觉得对不起柴家,不敢正视好兄弟柴荣烧造的柴瓷,于是就将柴窑彻底焚毁,不留一点痕迹。
          睹物思人,没有了柴瓷,赵匡胤会心安理得吗?


          IP属地:河南5楼2016-02-12 19:42
          回复
            宋徽宗特别钟爱汝瓷,曾经“唯用汝器”。为什么呢?说法有几种。
            被专家公认的是这样的。宋徽宗笃信道教,自称道君皇帝,道教崇尚青色,讲求天人合一。道教的童子叫青童,等等,总之,以青色为贵。汝瓷的青色正好符合徽宗的喜好,被选中了。
            其实,很多专家的说法有点失之偏颇。另外,还有其他的原因。
            1,汝瓷的颜色是青中有绿,绿中有蓝,自然界中本没有这种颜色,是匠人高超的工艺做出来的,天青色给人以静谧的感觉,能够让人心平气和,特别有助于身体健康。现代科学也证明了颜色对人的情绪会产生影响,比如红色让人兴奋,斗牛士就是利用红色的布让牛愤怒的,浅颜色能够降低心率,所以医院的颜色都偏浅,除非治疗抑郁症。
            2,汝瓷的天青色给人以厚重的感觉,在祭祀等重大活动中会产生庄重的气氛。
            3,汝瓷器具盛装食物,可以延长保鲜期,盛茶,茶水更好喝。很多人不相信这一点,但是,我用宋代残器试验后,每一个人都承认汝瓷具有这一神奇的功能。
            4,从文献记载,汝瓷是非常接近柴瓷,具有高贵的血统.名为汝瓷,实际上与大名鼎鼎的柴瓷是一样的青如天、面如玉。
            5,汝瓷首开支钉支烧的先河,圈足处施满釉,对桌面没有危害,不会划伤桌面。


            IP属地:河南7楼2016-02-14 21:11
            回复
              学习了。 抽空去参观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02-18 10:57
              回复
                宋徽宗钟情于汝瓷,让汝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宋徽宗何许人也,他竟能领导消费时尚?
                对了,宋徽宗治国方面没有多少建树,但在艺术方面却难有人匹敌。他以帝王之尊写出了颇有水平的《大观茶论》,创造了书法瘦金体,绘画技艺高超,诗词方面也很了得。
                一方面是拥有全国之力的帝王,一方面是品茶界的顶尖高手,特别喜欢汝瓷茶具,自然引领无数人士竞折腰。但是徽宗把汝窑垄断后,不允许民间烧造和仿制,民间只能烧造一般的青瓷,即使这样,还是有士大夫阶层用民间汝窑烧造的汝瓷茶具。僧人惠洪在诗中写道“点茶三味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饶,就是饶州瓷,现在的景德镇瓷器,汝,既汝瓷,鹧鸪斑,指的是建窑。这首诗点明,在宋代饮茶成风,在上层社会,以景德镇瓷、汝瓷、建窑的瓷器为上。


                IP属地:河南9楼2016-02-20 15:02
                回复
                  2025-10-16 14:33: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国 的茶文化在宋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与当时的经济状况是相连的。宋朝版图不大,人口不算很多,但是经济总量很大,据专家考证,当时的GDP占当时世界的百分之六七十,富而思贵,人们沉浸在幸福的生活里。喝茶是休闲生活的代表,沏上一壶好茶,听着音乐,三五人一起谈古论今,或独自一人,品茗小憩,十分舒适。宋人追求极致,把喝茶演变成一种艺术。把茶叶碾成粉末,调成糊状,冲入开水,慢慢搅动,再分表倒入小杯子,细细品尝。这种点茶法十分繁琐,只有心静的人才能坚持下来。果然,随着战争的开始,人们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终于放弃了点茶法,点茶法传入日本,得到了很好的继承,这是后话。


                  IP属地:河南10楼2016-02-22 13:45
                  回复
                    点茶法,对茶叶、水、容器都十分讲究。宋徽宗在大观茶论里有详细的记载。
                    南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说道,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唯用汝器。就是说,在北宋时,宫中不用定州瓷器,全部使用汝瓷。可想,在喝茶蔚然成风的宫廷中,所有的茶具都是汝瓷。
                    作为最高统治者,宋徽宗可以使用官窑生产的汝瓷茶具,在民间,却不能使用和拥有,但是民间自有民间烧造的汝瓷器具,而且是顶尖的享受,非一般人能够使用。


                    IP属地:河南11楼2016-02-22 14:00
                    回复
                      宋人沉浸在歌舞升平的时候,金人入侵,靖康之变后,徽宗和钦宗,连同他们喜欢的宝贝,汝瓷啊,什么的,统统被搂略到北国,。一代名窑,自此不再生产。
                      然而人们对汝窑的思念从来没有停止过。
                      汝州的工匠辗转流落到南方,又期望用南方的泥料生产大名鼎鼎的汝瓷。可是,离开汝州,就没有汝州特有的矿土,无论怎么努力,也烧不出,青如天面如玉的汝瓷,却利用南方的矿土,加上从汝州带去的高超技艺,烧造出精美的哥窑、弟窑、龙泉窑,


                      IP属地:河南12楼2016-02-22 14: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