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2日漏签0天
魅族pro5吧 关注:53,334贴子:725,16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81回复贴,共4页
  • ,跳到 页  
<<返回魅族pro5吧
>0< 加载中...

史上最详细快充科普贴 魅族亮瞎了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张我是太阳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手机电池技术没有什么突破性发展的时候,快速充电对于手机来说非常重要,不支持快充的手机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旗舰。那么,市面上的快充技术有什么区别吗?各厂商的快充技术又有何特点呢?来看看网友@Black_黑数码带来的科普贴吧。
本文图片和资料部分来自互联网,对相关媒体与个人表示感谢。
2015年下半年的机型,基本上都配备了快速充电技术。一般来说,我认为充电功率超过10W(也就是5V 2A)才能称之为快速充电。
先简单介绍下手机充电的进化:

一开始手机电池都不大,这个时候USB接口默认的5V 0.5A就可以满足充电的需要;但是当智能机出现之后,由于对性能的大幅度渴求导致功耗上升,0.5A已经满足不了需要了;于是定义了一个增强的USB充电识别标准: BC 1.2。它将充电电流最大扩展到5V 1.5A。
但是到了2013年左右,出现了3000毫安时以上的智能手机,这个时候就算是5V 1.5A也不能满足需求了,于是再次扩展到5V 2A。
常识1:
手机充电电流是手机来控制的,而不是充电器。也就是说手机就是大坝,充电器只是水库,手机会智能检测充电器的负载能力,充电器功率大质量好,手机就会允许充电器加载更高的电流;充电器设计输出电流过小,那么手机也会限制给自己充电的电流。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选购大功率充电器的原因,例如一台手机最大支持5V 1.5A的输入,你买个5V 1A的充电器,就会导致手机只能以5V 1A来充电,不仅充电速度慢,而且因为充电器一直全负荷工作发热严重;反之你买个5V2A的充电头,手机会控制只输入1.5A的电流,充电器负载较低,有充足的余量。
没错我其实说的就是苹果,iPhone 6/Plus分别最高支持5V 1.5A/2A的充电,但是吝啬的苹果标配充电器只有5V 1A。对于1800多毫安电池的iPhone6来说其实无关紧要,但是对于接近3000毫安时电池的iPhone6 Plus来说简直要了亲命!

实际测试中,iPhone 6 Plus使用iPad充电器的峰值充电电流能到5V 1.9A,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节省成本,毕竟库克是要赚大钱的人。任何脑残果粉妄图在这个问题上洗地都是可笑的行为。

好的,我们继续谈历史。其实5V 2A就是高通所谓的Quick Charge 1.0技术。当然实际上为了防止充电器满负荷,一般手机都是限制到了5V 1.8A左右的。安卓手机5V 2A的充电技术没有什么限制也没有识别协议,大家都可以用。
但是苹果是个例外,恶心的苹果不仅Lighting数据线有认证,充电器也是有认证的,苹果设备检测到非原装充电器会限制电流到5V/1A甚至0.5A
所以苹果带了一个极坏的头,为了自己的利益刻意制造硬件认证和软件限制,导致大家的设备不能通用;脑残果粉别洗地说你果为了安全blabla,劣质充电器不管是什么玩意,对你和设备的伤害是一致的!5V 2A跟1A并不会有什么区别,5V 1A的假冒苹果充电头电死人的消息少吗?
于是高通啥的如梦初醒,原来还能这么赚钱?结果现在各家的私有协议纷纷出炉,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小心手机买多了,还得配上好几个不同的充电头!
我们都知道,要想提高充电速度,关键在于提高充电的功率。功率(W)=电流X电压,充电器先把市电220V降压到5V输出到手机Micro USB接口,然后手机内部电路再降压到4.3V左右给电池充电。这里面一共有两个降压的过程。

之前充电器输出电压都是5V,大家想着怎么提高电流;但是当达到5V 2A之后,瓶颈就来了:电流再增加势必造成大批Micro USB接口和数据线无法承受。
目前通用的Micro USB接口和我们的USB数据线,一般来说只能在2A的电流下保证安全高效的传输,电流超过2A硬件就受不了。质量比较牛逼的倒是可以上3A,问题是必须考虑到劣质数据线和USB口的可能性,一味的提高电流,在这些劣质配件上很容易出事故。
于是机智的高通就提出一种高电压技术路线-- Quick Charge 2.0:我们为何不提高充电器到USB接口的电压呢?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提高电压可以在数据线电流负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充电功率,接口和数据线都不用更换,大大节省了成本

高通在Quick Charge 2.0上设计了两种方案----A类和B类。手机使用的A类可以提供输出5V、9V、12V三种电压,实际上基本上都只用9V这个档位。
B类方案电压将支持到5V、9V、12V、20V四种电压,功率可以达到60W,不过标准B基本上是给平板和笔记本准备的。
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小米4/NOTE,输入限流9V 1.2A,实际功率也和5V 1.8A是一样的了,但是电流直接小了1/3,也就是说数据线和接口的损耗大幅度降低了。

而对于真正实现了快速充电的,比如三星S6/EDGE来说,低电量时的峰值充电速度可以达到9V 1.5A左右,功率大约为14W,比5V 1.8A提高了约50%。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快充。
当然MOTO X STYLE/联想P1/魅族PRO5,基本上都到了20W左右的充电功率,比起S6又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常识2:
手机充电时的电流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当你的手机处于低电量的时候,手机会要求充电器全速工作补电,这就是所谓的峰值。在这个时候充电器和手机的降压电路火力全开,充电速度非常快,但是损耗和发热也很大。

一般冲到60%~80%的时候,根据各个厂家设定的不同,手机会给充电器发送信号降低电流,以达到保护电池、降低损耗、减少发热等目的;在后面这个阶段,充电的功率是大幅度降低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涓流补电。
再说一次,充电电流控制在手机手里,跟充电器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充电器只能被动的适应手机的需要,同样的电压下不存在所谓充电器功率过高冲坏手机的愚蠢说法;当然如果你做死用只有9V电压的充电器充限制电压5V的手机肯定会出事。
不过高通怎么会大发善心推动大家一起进步呢?Quick Charge 2.0是有所谓的识别过程的,识别不出来你就滚回5V慢慢充电吧。
而且高通对硬件的控制非常强,支持Quick Charge 2.0的产品需要通过认证;高通授权给了UL实验室来做(MTK快充认证也是),QC 2.0认证费1500美金,约合1万人民币每款,认证周期2-6周。同时还会威逼利诱厂家使用高通的SMB芯片来做快充方案(手机不用说,移动电源也会让你用SMB)。


  • 张我是太阳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于是大家得到了启发,纷纷开始做自己的私有识别协议。比如MTK的那个PUMP EXPRESS PLUS啊,华为在荣耀7上自己搞的识别协议啊。但是这些货色基本原理是一样的,那就是从5V开始充电,然后充电器和手机互相识别,在电流最高2A的情况下提高充电器到手机USB端口的电压。


2025-08-02 21:55: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张我是太阳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还有一大堆马甲出现,比如三星FastCharge,华硕手机的快速充电,其实都是Quick Charge 2.0的马甲;而魅族的mCharge则是MTK PUMP EXPRESS PLUS的马甲。


  • 张我是太阳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过据说三星从NOTE 4开始也是有自己的识别协议的,先检测自己的再检测Quick Charge2.0,所以对三星手机来说不挑充电器,只要支持Quick Charge 2.0就行。
但是华为和使用了MTK PE的魅族就不行了,必须搭配自家的专用充电器;比较搞笑的是他们家的充电器反而支持QuickCharge 2.0,可以给三星或者小米的手机实现9V快充。这是因为充电器的QC认证高通管的不是很严,想做就做了,只要你不宣传、不打Quick Charge 2.0的LOGO就没事。
不过这些快充技术的具体原理都差不多:充电器与手机进行通讯,一开始会使用5v电压正常充电;若手机支持快速充电协议,则手机会与充电器进行短暂的通信;充电器收到正确的信号之后,开始输出9v电压。


  • 张我是太阳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其中的不同在于Quick Charge 2.0以及华为的私有协议是通过micro USB接口中间两线(D+D-)上加载电压来识别,识别正确才会上9V;而且魅族等实用的MTK PEP技术则是通过电流波动进行识别。
相对来说MTK的技术对线材的要求会降低,因为QC 2.0的识别方式要求数据线必须能够传输数据,如果线材缺失传输数据用的D+D-就只能5V了;但是MTK PEP技术则毫无压力,因为是电流波动来识别的,只要你这根线能通电我就能识别出来。
而至于最近出现的Quick Charge 3.0,则是在Quick Charge 2.0的基础上增强了灵活性,以200mV增量为一档,提供从3.6V到20V电压的灵活选择。


  • 张我是太阳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翻译成人话就是:QC 3.0其实总功率和实现方式跟QC 2.0没啥区别,只不过QC 2.0大家一般都是9V,直到最近联想P1才到了12V 2A左右;而3.0直接把手机的最高标准都弄到了12V(注意12V是手机,20V是给平板、笔记本准备的),要不怎么能“与Quick Charge 2.0相比,帮助提高快速充电速度最高达27%”。


  • 张我是太阳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同时高通“积极学习”MTK PEP的先进经验,从以前粗放的电源管理进化到了200mV一档的精细管理,提高了充电效率降低了损耗blablabla,号称“与Quick Charge 2.0相比,减少功率损耗最高达45%”。总而言之,MTK领先高通1年~~


  • 张我是太阳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USBPD根据可供给的电力设定了10W、18W、36W、60W、100W五级规格。PD技术不仅充电功率强悍,更牛逼的是这货可以实现双向充电,也就是说两台电脑用USB线连接可以互相充电,比起QC这种单向充电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然并卵,PD并不是一个USB强制协议,只是蛐蛐一个可选配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高通这种豪强怎么可能买账?QC标准还不是推推推~~现在就看苹果的态度到底如何了,如果苹果决定下一代产品加入USB PD协议,业界这群墙头草必然疯狂跟风。
还有,USB PD充电协议并不是跟Type C捆绑的啊,这就导致出现了很多奇怪的事情;比如乐视第一个在国内洋洋得意的推出Type C接口的手机,但是乐1在初始软件版本中把自己定义成一个充电器……..如果你那时候拿New MacBook的TypeC充电器连接乐1,你会惊奇的发现,这两货谁都不鸟谁,无法充电~~(也不知道现在解决了没有)


2025-08-02 21:49: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树上的菱角
  •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你这些东西过时了,oppo在2016wmc,推出了超级闪冲。2500ma的电池,15分钟从0冲到100。而且是实机,并不是实验室数据。电池也是定制的,解决了大电流对电池的寿命影响。


  • 不要大神认证的每一天
  • 意见领袖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快更快更


  • 张我是太阳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可以看到虽然小米是国内很早上QC 2.0的厂家,但是蛐蛐9V 1.2A的参数相比5V 2A毫无优势,甚至因为涓流充电时间过长导致充电效率被5V 2A吊打,“快充不快”也是个比较搞笑的事情;直到小米NOTE 顶配版才把电流放开到1.5A。
而魅族从搭载PEP快充技术的MX 5开始一路狂飙,MX5的9V 1.8A已经足够狂暴了,没想到PRO 5直接上了12V 2A…….功率提升到20W以上才真正体现了快充的实用价值。


  • 张我是太阳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本文图片和资料部分来自互联网,对相关媒体与网友@Black_黑数码表示感谢


  • 张我是太阳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舍身为钱


  • 超人→_→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帖
   --字数补丁啊喂,看什么看!哼!


2025-08-02 21:43: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音J樂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太长不看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81回复贴,共4页
  • ,跳到 页  
<<返回魅族pro5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