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几句题外话
因为三次元爆炸很久没关注这个帖子,没想到竟然更新了这么多
感觉自己错过了大量的宝藏。
《雨のち想い出》是我目前弹下来的三首mo曲目之一(在高三,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因为个人习惯的缘故我不怎么关注歌词,单纯从音乐的角度分析一下吧~
好听的音乐mo里遍地都是,但是真正感人的音乐并不多。这里指的感人,是真的能让人听得泪水盈眶的那种震撼人心的音乐。
这样的音乐,我认为必须包含两个要素。首先她在音乐性上必须得好听,例如得当的节拍,优美轻快的旋律,合适的调性,合规范的谱式。这是大部分mo中的音乐都具备的。
其次,比上一条更重要的是,她的感情是丰富的。也就是说,不能单纯快乐、单纯忧伤。综合这两点我们来品味一下这首曲子;
(钢琴独奏版)
这是一首充斥着回忆感的曲子。采取ABABCBA回旋曲式结构。想象一下一个夕阳中独自坐在电车中远行的女孩子,微微低着头,双手紧紧抓着裙䙓,似梦似醒中………一段轻柔而较伤感引入,仿佛是少女此时忧郁心声的表露,她的思绪像羽毛一样飘啊飘,渐渐的,她飘回了那个熟悉的校园,一下子四周就变得明亮起来。几个快速连续的音符推进,曲子第一次进入B部分。
第一次回忆的内容是较为平淡的,但绝不缺少光芒,或许是中午两人共同在操场上分享面包,或许是放学后共同走的一段路。生活中的种种片段,让少女紧握的手渐渐放松,眉眼之间仿佛也有了一丝笑意,但毕竟只是回忆,这光芒也是短暂,那一丝的忧伤又在B段结束的时候回来了。少女的思绪又一次进入羽毛般飘忽无所依之中。
A段再一次出现。这次相较第一次,忧伤感不那么重了,仿佛是灰色的雨中,出现了几朵小野花。若说之前是哀伤,现在大致是较为平淡了。再一次进入回忆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力量的存在,和希望的存在。从上一次被动地陷入回忆,少女要主动寻找回忆乐曲第二次进入B段。
这一次的回忆是冷静而有力量的。并不激昂,但是却给人十分坚定的感觉。仿佛能看到少女偷偷看少男在足球场上挥洒汗水的身影,又仿佛能看到少女在钢琴大赛上为少年演绎曲子时的投入……
回忆结束,少女仿佛醒来了,进入C段。她环顾四周,确认了现实的所在,回想起刚刚的种种回忆。又一次握紧拳头,泪水直流,打开电车门飞奔而下,她要去寻找回忆,要去寻找他!
奔跑着,曲子再一次进入B段。这次的回忆十分清晰,十分有力度。仿佛是她与他最重要的几个片段:第一次见面、第一次牵手、第一次接吻、第一次分离……少女停下了脚步。原本高昂的旋律也一下暗淡下来。对啊,他们已经分开了。但是少女没有让忧伤的情绪再一次侵染自己,而是选择放慢脚步,让回忆成为继续下去的动力。
曲子最终回到A段,没有了之前的忧伤,没有了犹豫。有的只是一颗成熟的心,向着前方前进。在最后,曲子采用了开放式结尾,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少女接下来的路会怎么走呢?那就要看听者的内心了。
更要一提的是,这首曲子可以很轻松地演绎出不同解读。我这个是钢琴独奏版的解读。原版之中没有这么多忧伤元素,因为乐曲和演绎方式的原因,整体节奏和亮度都要高一些,把情绪带起来了,希望和力量是主旋律,忧伤元素不好察觉。但是听过钢琴版的话,依旧能够从中品味到那一丝的忧伤,不喜欢太忧郁的可以听听原版,就是楼主上面的那个有歌词的版本。
不过就我对于mo2剧情的理解,原版情感太激烈了,钢琴独奏版的情绪更加贴近编剧的原意。做个比喻的话,原版是坦克大炮,钢琴版是一把小刀。青春爱情的那种苦涩,那些泪水,是真正有厚度,很真实的情感,也是蕴藏于希望之中的力量。没有回忆没有经历的人生是没有厚度的人生。伟大的作品必定带有真正的哀伤,才能凸显其希望和积极情感的力量。消极情感是每个人内心当中最隐蔽但却不可以没有的一块基石。在这基石之上,便是五彩斑斓的生活。这就是这首曲子和mo2带给我的想法~


《雨のち想い出》是我目前弹下来的三首mo曲目之一(在高三,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因为个人习惯的缘故我不怎么关注歌词,单纯从音乐的角度分析一下吧~
好听的音乐mo里遍地都是,但是真正感人的音乐并不多。这里指的感人,是真的能让人听得泪水盈眶的那种震撼人心的音乐。
这样的音乐,我认为必须包含两个要素。首先她在音乐性上必须得好听,例如得当的节拍,优美轻快的旋律,合适的调性,合规范的谱式。这是大部分mo中的音乐都具备的。
其次,比上一条更重要的是,她的感情是丰富的。也就是说,不能单纯快乐、单纯忧伤。综合这两点我们来品味一下这首曲子;
(钢琴独奏版)
这是一首充斥着回忆感的曲子。采取ABABCBA回旋曲式结构。想象一下一个夕阳中独自坐在电车中远行的女孩子,微微低着头,双手紧紧抓着裙䙓,似梦似醒中………一段轻柔而较伤感引入,仿佛是少女此时忧郁心声的表露,她的思绪像羽毛一样飘啊飘,渐渐的,她飘回了那个熟悉的校园,一下子四周就变得明亮起来。几个快速连续的音符推进,曲子第一次进入B部分。
第一次回忆的内容是较为平淡的,但绝不缺少光芒,或许是中午两人共同在操场上分享面包,或许是放学后共同走的一段路。生活中的种种片段,让少女紧握的手渐渐放松,眉眼之间仿佛也有了一丝笑意,但毕竟只是回忆,这光芒也是短暂,那一丝的忧伤又在B段结束的时候回来了。少女的思绪又一次进入羽毛般飘忽无所依之中。
A段再一次出现。这次相较第一次,忧伤感不那么重了,仿佛是灰色的雨中,出现了几朵小野花。若说之前是哀伤,现在大致是较为平淡了。再一次进入回忆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力量的存在,和希望的存在。从上一次被动地陷入回忆,少女要主动寻找回忆乐曲第二次进入B段。
这一次的回忆是冷静而有力量的。并不激昂,但是却给人十分坚定的感觉。仿佛能看到少女偷偷看少男在足球场上挥洒汗水的身影,又仿佛能看到少女在钢琴大赛上为少年演绎曲子时的投入……
回忆结束,少女仿佛醒来了,进入C段。她环顾四周,确认了现实的所在,回想起刚刚的种种回忆。又一次握紧拳头,泪水直流,打开电车门飞奔而下,她要去寻找回忆,要去寻找他!
奔跑着,曲子再一次进入B段。这次的回忆十分清晰,十分有力度。仿佛是她与他最重要的几个片段:第一次见面、第一次牵手、第一次接吻、第一次分离……少女停下了脚步。原本高昂的旋律也一下暗淡下来。对啊,他们已经分开了。但是少女没有让忧伤的情绪再一次侵染自己,而是选择放慢脚步,让回忆成为继续下去的动力。
曲子最终回到A段,没有了之前的忧伤,没有了犹豫。有的只是一颗成熟的心,向着前方前进。在最后,曲子采用了开放式结尾,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少女接下来的路会怎么走呢?那就要看听者的内心了。
更要一提的是,这首曲子可以很轻松地演绎出不同解读。我这个是钢琴独奏版的解读。原版之中没有这么多忧伤元素,因为乐曲和演绎方式的原因,整体节奏和亮度都要高一些,把情绪带起来了,希望和力量是主旋律,忧伤元素不好察觉。但是听过钢琴版的话,依旧能够从中品味到那一丝的忧伤,不喜欢太忧郁的可以听听原版,就是楼主上面的那个有歌词的版本。
不过就我对于mo2剧情的理解,原版情感太激烈了,钢琴独奏版的情绪更加贴近编剧的原意。做个比喻的话,原版是坦克大炮,钢琴版是一把小刀。青春爱情的那种苦涩,那些泪水,是真正有厚度,很真实的情感,也是蕴藏于希望之中的力量。没有回忆没有经历的人生是没有厚度的人生。伟大的作品必定带有真正的哀伤,才能凸显其希望和积极情感的力量。消极情感是每个人内心当中最隐蔽但却不可以没有的一块基石。在这基石之上,便是五彩斑斓的生活。这就是这首曲子和mo2带给我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