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人鱼》出世,赞也罢骂也罢,许许多多的周边八卦又把周星驰给狠狠的扒了一扒,爱也罢恨也罢,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影迷”、“球迷”和“星迷”之类的谜一样的东西,只知道对周星驰,应该更多的欣赏和喜欢。就像看武侠喜欢金庸,看随笔喜欢三毛,听音乐喜欢张国荣,看电视喜欢翁美玲,看电影喜欢周星驰,只是这么简单。
从《霹雳先锋》的暂露头角,到《功夫》中的谢幕演出,其间的《赌侠》、《赌圣》、《千王之王》、《大话西游》、《咖喱辣椒》、《唐伯虎》、《苏乞儿》、《济公》、、《食神》、《少林足球》等等,一直到了近期的《长江七号》、《降魔》,很少有把一个人的作品看的这么齐全的,而且是在无意的情况下,说明受众之广,影响之深。当所有的作品都被人津津乐道,都觉得符合他的风格的时候,《长江七号》的出现,就使得许许多多的人费解,尤其记得当年一个人说的,这《长江七号》真是拍的很烂,完全不是周星驰的风格,尤其不懂的是,好好的喜剧先生,去拍一个这么写实的东西,民工的生活,小学生的世界,加一点科幻的题材,创意不是很大,故事也很简单,结局十分理想化,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次看《长江七号》,觉得风格大异,周星驰打的亲情牌实在是让人一时转不过弯来;第二次看,觉得有那么一点意思,从出场开始在建的参天高楼顶端的民工,看到是在用生命搏生活,吃的是简简单单的饭菜,儿子上的却是贵族学校,强烈的反差,源自人之本性:父母都是希望给予子女最好的!自己吃糠咽菜,也不愿委屈了孩子。而当孩子的要求超过自己的能力以后,所能做的,也就是去垃圾堆里扒拉,于是,七仔就这样被扒拉出来了,这是中了亿万分之一的彩票,也只是影视中影射现实的一个美好的幻想。
那么,周先生费了那么大的劲鼓捣出与其他所有的作品都风格大异的《长江七号》,所欲何为?
答案是,为了自己!
当《美人鱼》大火,朋友圈出现了一篇文章:《今夜为你哭泣,周星驰》,说实话,这样的标题一看就让人发麻,是一种情感绑架,是幼稚,也是一种很没品的思维方式。不管如何,文章还是看了,总结了两件事。
1.周星驰从小家里很穷,父母不合,经常吵架,到他七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他跟母亲生活。
2.家里穷,他要的东西自然都买不上,但是母亲都会把最好的东西给她。
于是,再来看《长江七号》,原来这是周先生给自己拍的电影。
七岁的周小狄,单亲的家庭,艰苦的家庭条件,羡慕别人家的同学的玩具,又理解父亲的无能为力,自己在生活中自娱自乐,偶尔会幻想。但从来没有问过父亲一句:妈妈在哪里?
完完全全是周星驰童年生活的投射,而在人生半辈子怨恨父亲的周星驰心中,自然也是无从向母亲问起:“爸爸去哪儿?”因为知道问了也是白问,问了也是徒增伤悲,就像影视中一样。
可是,周小狄的又有一个非常爱他的父亲(周铁)。一方面,跟周星驰现实中有非常爱他的母亲一样,周铁是他母亲的投射;另一方面,据周星驰自己所言,他小时候父亲虽然跟母亲感情不好,但陪着他的时候也有几次,这是很难忘怀的,影片中的吃饭打蟑螂,挤在小屋里也是他的经历,这是对父亲的情怀。现实中,周星驰的父亲离开他了,影片中,周小狄的父亲去世了。但是,经历了人生的半个世纪以后,周星驰原谅了他的父亲,并给他美好的安度晚年的生活,走他心里已经死掉的一个人,不愿提及的一个,恨着的一个人,他放下了,接受了。于是在电影中,他让周铁死而复生,重新回到他的生活中来!
问题是,七仔在周星驰的生活中是什么而来呢?是什么东西化解了他与父亲?我觉得,他就是人性,他具有十分神奇且神秘的力量,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困扰,也是最后,使一个死掉的人得以重生的力量!而就像影片中所表现的一样,人性就像堆杂在垃圾堆里的七仔,没有人愿意去扒拉它,但是当一个人怀着爱去扒拉的时候,他就出现了,而且改变了他的生活!
所以,周星驰的《长江七号》,票房口碑俱不佳,因为那是他拍给自己的!
从《霹雳先锋》的暂露头角,到《功夫》中的谢幕演出,其间的《赌侠》、《赌圣》、《千王之王》、《大话西游》、《咖喱辣椒》、《唐伯虎》、《苏乞儿》、《济公》、、《食神》、《少林足球》等等,一直到了近期的《长江七号》、《降魔》,很少有把一个人的作品看的这么齐全的,而且是在无意的情况下,说明受众之广,影响之深。当所有的作品都被人津津乐道,都觉得符合他的风格的时候,《长江七号》的出现,就使得许许多多的人费解,尤其记得当年一个人说的,这《长江七号》真是拍的很烂,完全不是周星驰的风格,尤其不懂的是,好好的喜剧先生,去拍一个这么写实的东西,民工的生活,小学生的世界,加一点科幻的题材,创意不是很大,故事也很简单,结局十分理想化,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次看《长江七号》,觉得风格大异,周星驰打的亲情牌实在是让人一时转不过弯来;第二次看,觉得有那么一点意思,从出场开始在建的参天高楼顶端的民工,看到是在用生命搏生活,吃的是简简单单的饭菜,儿子上的却是贵族学校,强烈的反差,源自人之本性:父母都是希望给予子女最好的!自己吃糠咽菜,也不愿委屈了孩子。而当孩子的要求超过自己的能力以后,所能做的,也就是去垃圾堆里扒拉,于是,七仔就这样被扒拉出来了,这是中了亿万分之一的彩票,也只是影视中影射现实的一个美好的幻想。
那么,周先生费了那么大的劲鼓捣出与其他所有的作品都风格大异的《长江七号》,所欲何为?
答案是,为了自己!
当《美人鱼》大火,朋友圈出现了一篇文章:《今夜为你哭泣,周星驰》,说实话,这样的标题一看就让人发麻,是一种情感绑架,是幼稚,也是一种很没品的思维方式。不管如何,文章还是看了,总结了两件事。
1.周星驰从小家里很穷,父母不合,经常吵架,到他七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他跟母亲生活。
2.家里穷,他要的东西自然都买不上,但是母亲都会把最好的东西给她。
于是,再来看《长江七号》,原来这是周先生给自己拍的电影。
七岁的周小狄,单亲的家庭,艰苦的家庭条件,羡慕别人家的同学的玩具,又理解父亲的无能为力,自己在生活中自娱自乐,偶尔会幻想。但从来没有问过父亲一句:妈妈在哪里?
完完全全是周星驰童年生活的投射,而在人生半辈子怨恨父亲的周星驰心中,自然也是无从向母亲问起:“爸爸去哪儿?”因为知道问了也是白问,问了也是徒增伤悲,就像影视中一样。
可是,周小狄的又有一个非常爱他的父亲(周铁)。一方面,跟周星驰现实中有非常爱他的母亲一样,周铁是他母亲的投射;另一方面,据周星驰自己所言,他小时候父亲虽然跟母亲感情不好,但陪着他的时候也有几次,这是很难忘怀的,影片中的吃饭打蟑螂,挤在小屋里也是他的经历,这是对父亲的情怀。现实中,周星驰的父亲离开他了,影片中,周小狄的父亲去世了。但是,经历了人生的半个世纪以后,周星驰原谅了他的父亲,并给他美好的安度晚年的生活,走他心里已经死掉的一个人,不愿提及的一个,恨着的一个人,他放下了,接受了。于是在电影中,他让周铁死而复生,重新回到他的生活中来!
问题是,七仔在周星驰的生活中是什么而来呢?是什么东西化解了他与父亲?我觉得,他就是人性,他具有十分神奇且神秘的力量,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困扰,也是最后,使一个死掉的人得以重生的力量!而就像影片中所表现的一样,人性就像堆杂在垃圾堆里的七仔,没有人愿意去扒拉它,但是当一个人怀着爱去扒拉的时候,他就出现了,而且改变了他的生活!
所以,周星驰的《长江七号》,票房口碑俱不佳,因为那是他拍给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