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说吧 关注:93,852贴子:813,666

推理的艺术:希腊棺材之谜VS阿拉伯之夜谋杀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两天与吧友笔直君(Arro_wy)在交流阿拉伯时A君称这部作品作为卡尔代表作,虽然有一些瑕疵,但就逻辑推理方面水准极高,甚至与奎因名作平分秋色。但由于这部作品小本我看的比较早了(08年看的)大部分内容早已遗忘,最关键的是当时看时就没有看懂!因此不便评判。之后A君提议不妨我二人各自提炼一本书中的逻辑推理过程,具体深刻对比分析认识一下。我本人十分喜欢这个提议:各自细致地就某些主题提炼一本书,分析其中相关主题的运用与质量,也加深了对作品本身的认识,是我渴望深入探讨推理小说的一种做法。因此我们以逻辑推理为主题各自进行提炼。我所选的就是奎因小说的巅峰之作,正是以恢宏庞大的谜团与复杂缜密的推理为核心的棺材。当然,并没有比输赢的意思,并非一定要挣个高低,到底哪部作品在推理上更为强大,只是单纯出于对作品的喜爱并在过程中加深对推理的认识,下面就来说说我的观点。


IP属地:云南1楼2016-07-13 21:00回复
    本来还想写④作品剖析,然而码了这么多字也懒得再写了,等A君贴出阿拉伯的相关内容再在交流时奉上吧@Arro_wy,我就先这样了。等待你的阿拉伯!


    IP属地:云南7楼2016-07-13 21:31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前排~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7-13 22:19
      收起回复
        顶,太长懒的看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07-14 08:12
        回复
          @Arro_wy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7-14 08:14
          收起回复
            总探长海德雷推理:
            巡官1对1审问曼勒宁时提到牧师带上假络腮胡鬼一样消失时,曼勒宁晕倒(掉出纸条,解释是23点去助理公寓找找助理时捡到)(线索0)
            +曼勒宁承认自己心脏瓣膜破洞
            +曼勒宁曾因跟假警察打赌而扛大货箱上楼梯,途中晕倒
            =曼勒宁被巡官审问时晕倒可能因为不久前搬过重物(推论0)
            死者鞋底有厚煤灰(线索1)
            +博物馆关门打扫后有煤灰足迹从正门进入且逐渐变淡、消失
            =足迹并非死者所留(否则鞋底不会仍留厚煤灰)
            =死者并非从正门进入(推论1)
            除正门煤灰脚印外,大厅再无煤灰脚印
            =死者是被搬运到马车中(推论2)
            死者脖子上围着眼镜配套的缎带(眼镜和缎带相连,眼睛戴在眼前)却挂在大衣领子之外
            +真有眼镜的人会把缎带放在衣领内
            +如果是穿好衣服发现缎带未带,会把缎带塞到大衣里或夹克里而不会像牧师圣带一样在胸前悬着
            =眼镜、缎带是别人后放的,而且是死后放的(活人不会同意这样悬挂缎带)(推论3)
            死者下颚、腮帮子均有胶水痕迹反光
            +腮帮子、下颚周围均略有小线头残余
            =死者之前处于完整带好假络腮胡的状态
            +无暴力撕扯痕迹(无擦伤痕迹)
            =是被小心翼翼取下
            +假络腮胡只有6便士硬币面积大小粘于死者下颚(摇摇欲坠)
            +络腮胡很大,只粘1小块粘不住
            +推论2
            =络腮胡不是死者自己粘一小块形成摇摇欲坠效果的
            =1:凶手小心翼翼撕络腮胡,最后只留一小块粘着;or2:凶手开始完全撕下络腮胡,之后又粘回去,但因时间紧促故只粘一小块(选择1)
            +推论3
            =1错2对,即:凶手开始完全撕下络腮胡,之后又粘回去,但因时间紧促故只粘一小块(推论4)
            =眼镜缎带、络腮胡全是匆忙还回(推论5)
            综上:死者在地窖被杀后被运到上边大厅马车中,生前带有眼镜和假络腮胡,被凶手拿走,之后又还回;死者之外的另一个鞋底粘有煤灰的人进入留下足迹(综合1)
            凶手需要拿取眼镜、缎带、假络腮胡
            +不能让人发现这些东西不在死者身上(所以才还回)
            =凶手想假扮死者(推论6)
            +“死者”22:45进入
            +推论1
            =死者22:45之前已死(推论7)
            9:50博物馆关门前死者来过(门卫通过背影回忆出)
            +死于地窖(地窖发现大量血迹)
            =9:50之后藏身地窖(否则博物馆关门后小伙伴们不可能看不到死者且再无其它合适藏身处)(推论8)
            10:15凶器匕首当众放在大厅到二楼的楼梯下方
            +推论7
            =死亡时间22:15-45
            +尸体巨大(2米)很难搬运
            +假警察22:58、9看到死者尸体在马车中
            +门卫在此期间视线未离开大厅通往地窖的门
            =死者被杀+搬运尸体是在22:15-45完成
            +门卫22:40听到市集陈列室有撞击声,跑去看到煤块,调查5分钟到22:45门铃响(“死者”进入)
            =在此5分钟期间搬运尸体到马车
            +只有假波斯人进过市集陈列室
            +假波斯人整晚未进过地窖拿不到煤块
            =凶手从远处丢煤块
            +除大厅到地窖门再无其它门正对波斯陈列室砸煤块处(见图1)
            +地窖门只有一半在门卫视线
            =凶手打开地窖门一条缝,出来丢煤块
            =死亡时间:10:15-40
            +只有蜜丽安下过地窖
            +第一次下地窖22:18
            =死亡时间22:20-40(推论9)
            蜜丽安在此之前不知道死者在伦敦(警方推测)
            +蜜丽安坚持叫嚷借口帮忙拿钉子而在门卫目睹下带刀下地窖(线索2)
            =蜜丽安并非计划拿刀杀人(否则会隐蔽)(推论10)
            案件中只有曼勒宁和死者身高符合
            +唯一不同是死者留有真正黑络腮胡
            =曼勒宁假扮死者从博物馆正门进入(推论11)
            曼勒宁恋人蜜丽安答应配合众人恶作剧考验曼勒宁
            +线索2
            =很可能是不想曼勒宁出丑而带刀去给曼勒宁讲解(推论12)
            至此案件雏形:无意杀人的蜜丽安和曼勒宁约好地窖碰面,22:18-20蜜丽安带刀下地窖,5-7分钟蜜丽安上来,5分钟再下地窖,很快上来,此时22:35,5分后22:40曼勒宁扔煤块引开门卫,放尸体,返回地窖从大街口出,乔装从正门进入,背对门卫向内走,发出嘘声后望向马车列让门卫怀疑马车列有人,走向马车列从下方钻到对面,开马车门把眼镜假络腮胡快速还回,在门卫起疑走来查看前下地窖爬窗从博物馆后方栅栏门离开
            =1:曼勒宁和蜜丽安共谋杀死者后曼勒宁为蜜丽安做不在场证明;or2:曼勒宁独自完成,蜜丽安被蒙在鼓里(选择2)
            +蜜丽安没有去吸引门卫注意,而是曼勒宁独自扔煤块运尸体
            +曼勒宁乔装走去马车假如门卫紧紧跟随会麻烦,正常同谋蜜丽安会紧张观看是否露馅或帮忙,而门卫证言四周无人
            =1错2对:曼勒宁独自完成,蜜丽安被蒙在鼓里(推论13)
            总结:蜜丽安第一次下地窖意外遇到死者,交谈后担心时间太长有人催钉子跟着下来于是命令死者快走,顾不上匕首自己上楼,一早等在窗口的曼勒宁进来杀人(长时间在东方故会使用东方匕首),蜜丽安担心再次下地窖以为死者走了故立即上楼,曼勒宁为帮蜜丽安脱罪丢煤块运尸体,乔装死者进入,因搬尸体故之后警察局受审时晕倒(见推论0);
            +地下室有镜子
            =乔装成功;镜子上清晰指纹被馆主突然袭击擦去,但另一枚不清晰指纹属于曼勒宁;公寓巷子接线生说未见曼勒宁当晚去过,曼勒宁可能会辩解是从后门进,但当晚后门被锁
            补充:
            博物馆无中央暖气设备且四周无煤炭
            大厅为白色大理石路面(容易留下煤灰足迹)
            唯有地窖中有煤库
            博物馆四周无煤库(无法存留在鞋底直到进入博物馆还能留下脚印)
            推翻:
            决定曼勒宁有罪后,馆主和曼勒宁来访,举出证据使曼勒宁脱罪(收买了13名证人,详见下方菲尔博士推理)
            ——————————————————————————————————————————


            IP属地:辽宁15楼2016-07-14 09:13
            收起回复
              此贴甚好,建议加精


              IP属地:英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7-14 09:58
              收起回复
                楼主海贼迷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7-14 11:34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饿,你们怎么可以说的这么详细,我是表达不出来


                  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6-07-14 12:04
                  回复
                    先标记一下,有时间跑来看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07-14 15:38
                    回复
                      经历了第一阶段展示推理客观陈述后,下面进行第二阶段分析作品,列举个人看法(吧友:这帖子到底要多长)然而楼上两位早已经撕起来了。感谢 @Arro_wy 和@ _纯粹的本格_两位为本帖盖楼,这是楼主在推吧发的第一个帖子,没想到这么快就破百了(然而人却很少)感谢两位为流量流通做贡献但在此楼主还是多啰嗦几句:这是在讨论推理与推理小说,不是撕破脸的对骂,请大家克制住,有感情的阐述推理就好,不要太过丰富就行。奎因粉卡尔粉,欢迎速速前来参战!我就不具体召唤了。下面就看时分析吧。


                      IP属地:云南23楼2016-07-14 15:56
                      收起回复
                        先来说说阿拉伯吧,这部确实与棺材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在更想拿Y的悲剧来PK了)这部作品太过细腻了,细腻到整个过程就是在那几十分钟展开的,如果这期间把握有错,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A兄认同吧?)话说刚刚惊现柯南今天出新连载了,我去去就回


                        IP属地:云南24楼2016-07-14 16:02
                        收起回复
                          此层为层主对希腊的质疑:
                          问题1:真凶可以顺利搬尸、刨后院墓地,如此顺利,是否有巧合成分?(本不想提及巧合问题,无奈楼主指出了阿拉伯之夜的巧合问题,只好反击反击)
                          如果晚上有人看到,事实也有人看到了 ,如果此人报警,整本书崩盘
                          如果其他人看到,整本书崩盘
                          好吧,如果说墓地隐蔽,再隐蔽也不可能保证没人路过、或屋子里的人看到或出来撞见,如果真有这么隐蔽的露天墓地,本身就算巧合了,
                          问题2:楼主所列第四条推理中的打字机问题,真凶如果发现被嫁祸人屋内没有打字机,怎么办,此处也是巧合+临时起意,否则没办法完成嫁祸了
                          问题3:色盲问题,真凶如何得知色盲并以此完成嫁祸误导、戏耍艾勒里?


                          IP属地:辽宁25楼2016-07-14 17:41
                          收起回复
                            来个小结吧,已经盖的够高了首先我本人正如一楼所说,完全没有想要比输赢争高低的意思,然而A君迫切想借此扶正阿拉伯,关于这点我是非常支持的!阿拉伯构思确实复杂,老实说就细节问题与深入程度完爆希腊没得说。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客观的,我是喜欢奎因的作品,但喜欢的是作品,像后期的狐狸,双倍等垃圾作品也出于同一作家之手着实让人遗憾。(奎因粉克制)并且很矛盾的是我既重视排名又蔑视排名。最初无人介绍时排名是我发现经典作品的唯一手段,但之后就质疑了,公认的经典就是自己心中的经典吗?我个人心中馆系列最强的还是水车馆呢,线索最合理推理最公平的还是孤岛之谜呢!岛田最伟大的作品还是摩天楼呢!然而这些都是不常被提起的无名作品。这些不都是因为没什么历史原因或正因为历史原因显得格格不入。在此只想表达自己心中的经典就是属于自己的,不必因为作品没有受的认为应该有的重视而不满,也不应该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地像大部队看齐,以致抹去了自己的判断力。要我说作为古典逻辑推理巅峰的棺材有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头重脚轻:是有计划的犯罪啊!凶手心思是如此的缜密,但到头来指出凶手的依据是如此的简单随意:埃勒里最初怀疑佩珀就因为他出入诺克斯家,但之前的全然无迹可寻!反倒是阿拉伯,明明是意外事件但敲定凶手却是层层过滤,把时间问题卡的很死,排除一重又一重的可能,形成强烈反差啊(不过奎因的作品有几本就是这样,特别是帽子,指出凶手更是一句话的事,看到那不经意的一句话时,就有可能发现了,但看漏的话就完了。月光游戏也是这个问题!)总之阿拉伯的强大我是感受到了,我也支持阿拉伯是逻辑流的巅峰作品。感谢A君让我重新认识了这部作品,弥补了多年的遗憾。至于之前想着构思的分析,比如用了哪种推理方法,什么演绎法、排除法、归纳法,就统统去见鬼吧!我想表达的就这些了!期待本格推理的再次突破,也望吧内交流氛围更加热切。以本格之名!


                            IP属地:云南26楼2016-07-14 19:12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并州达人 讨论这么细节,专研精神这么认真,赶紧加个精啊,多好的帖子带动讨论气氛。虽然太长我没看完


                              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16-07-15 08: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