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其实,也许没有人比他走得更成功,带着几乎等身的荣誉簿,带着几乎所有可能打破的F1历史记录(唯一没有打破的是参赛场次记录,也是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记录),带着所有人的恋恋不舍,带着那仿佛已触手可及的第八个世界冠军……
关于迈克尔-舒马赫,可说的东西多得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他的驾驶风格、他的技术特点也许是未来很多年里梦想着速度与梦想的孩子们模仿的标版。曾有人说,是舒马赫一个人的过度成功反衬了F1的失败,他自己的至高无上伤害了一项运动本身!
怎样的逻辑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削尖以适平,这仿佛并不符合欧洲人的思维逻辑,可是,一切就是这样发生了,虽然轻易说出这些话的人多半没有和舒马赫一起经历那一段为了胜利浮浮沉沉、倾尽全力的过去……
除了世袭的王权,没有什么是天生的理所应当,更遑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竞技场。或许,舒马赫是幸运的,因为他在自己参加的第二站F1比赛里就拿到的积分,只用了8站就登上了领奖台,只用了18站比赛就拿到了第一个分站冠军,进入F1的第四年便成为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世界冠军!而这时,他仅仅参加了52场分站赛……
然而,没有什么永远一帆风顺,当他选择了在法拉利再度创业,或许他才真的体会了一刀一枪打江山的艰难险阻、一砖一瓦建王城的亲历亲为,更何况,两次几乎掀起滔天波澜的撞车,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他默然不语,因为这世上没有什么书写在史书上的胜利更有说服力!
就好像登山一样,越是接近山顶就越艰难,而一旦登上了顶峰,那么后面的一切就是破茧而出、一飞冲天!后面的五年,对于舒马赫和法拉利来说就是这样,没有谁能够撼动他们巨大的领先优势,铁桶江山、固若金汤,01年全年17站比赛,法拉利赢了15站,舒马赫赢了11站,而巴里切罗的4个冠军里又3个是在舒马赫已经提前获得了年度总冠军之后;2004年,法拉利同样一马平川地拿下15站,谁都看得出来,最后几站比赛,舒马赫几乎是在“玩儿”了……
尽管2003年一度有些波折,但生猛了一个赛季的雷克南此后就受到命运的诅咒一衰再衰,而那所谓的波折也不过是给“皆大欢喜”的结局增添一点儿无伤大雅的调料,那些日子里,也许是真的,只有TIFOSI是高兴的,他们可以平心静气地看着心爱的车手从头位发车一直领先到格子旗,舒马赫的红色江山,几乎已经没有人敢去觊觎!
如果人不能终结舒马赫,那就用规则!
于是,F1变成了舒马赫挑战记录、挑战规则的征程。从积分规则、排位赛规则、直到那个“臭名昭著”的一套轮胎制,谁都明白这一切就是针对着法拉利、针对着舒马赫的!
终于,得逞的规则在2005年让法拉利和舒马赫灰头土脸,全年唯一拿下的胜利竟然只有六辆 赛车参赛……可那又怎么样呢?弹簧被压的越紧,反弹的力量也就越大,只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舒马赫行将在记录簿上写下更为辉煌的八冠王时,他却决定要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