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在菜鸟一年一度的江湖大会上,陈平曾经当着菜鸟总裁童文红的面,在论坛对话环节与圆通董事长兼总裁喻渭蛟有过少见的观点碰撞。笔者今天把这段对话拿出来重温,发现陈平先生真是快递行业的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在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是陈平对于快递行业的发展趋势判断还是颇具战略眼光,有时经常会有一些惊人之语或者超前举动,虽然当时听起来太大胆,但是日后却渐渐变成现实;第二,这位理想主义者在执行层面往往又太过理想化,导致很多想法并不能被实现或者并不符合当下的实际。
在菜鸟大会上的发言,应该是陈平先生二进宫期间少有的一次公开发言,这些素材也成为了了解陈平本人想法最直接的依据。和过去一样,陈平也有不少惊人之语。阴差阳错,这些话或许就是他留给中国快递业的临别赠言,重温一下,倒是很有意思:
观点一: 未来十年的快递应该是物流先行、订单随后,两小时到家。
陈平说:一句话就是,未来十年的快递应该是物流先行、订单随后。因为现在20年的快递,不管是B2B、B2C、C2B、C2C,都是订单先行,也就是客户先下单,物流公司再把货送出去。未来十年倒过来了,现在没有下订单的时候,货已经布到客户家门口了。订单只要一下,两个小时送到门,未来十年肯定是这样的物流快递形式。
对于陈平的说法,菜鸟总裁童文红当时就说,陈总对快递的要求太高了,比马总还高(马云是提出24小时全国到门),搞得我们压力好大。
其实做电商件的都知道,陈平说的“物流先行、订单随后”,目前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了。随着电商物流的发展,分仓备货,让仓库更加靠近市场而不是工厂,这也是大势所趋。只不过陈平希望的是,把事情推到极致吧。
而公开消息显示,这一年来,陈平在宅急送内容部推动了很多改革,最大的改革动作就是成立仓、运、配三大事业部。陈平在内部也反复强调“物流先行、订单随后”,大力发展云微仓。但是陈平此次辞职的原因,并未对外公布,陈平本人也没有表态。
或许陈平先生又是看对了趋势,仓运配分立,意味着要做物流服务的全产业链,这也是大势所趋。云微仓,也是应对更加碎片化需求的更加理想化的解决方案。只不过,或许陈平先生这次又把步子迈得太大太早了一点,才导致自己的二进宫退出。陈平爱讲十年内的大趋势,但是企业首先需要活在三到五年内的小周期里。
这里不得不提到当年的星晨急便,星晨急便自己失败了,但是很多人都从后来的菜鸟身上看到了星晨急便的影子,感觉星晨急便好像是一个试验品,不幸成了先烈。当时曾有行业专家指出,“星晨急便的模式很奇怪,它相当于是只派件、不收件,是一种单向的物流。”当时是2012年,市场上还没有这种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并非不可能,只是太超前,它需要有海量的订单和极大的平台号召力——但是看看后来的菜鸟模式,这也并非不可能。
菜鸟为什么能做陈平当年不能做做不成的事,除了资金、品牌这些因素,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区别,菜鸟背靠阿里的大淘宝平台,兼有商流和物流,这是任何现存的快递公司比拟不了的。
或许看到了这一点,陈平还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正是这个观点与喻渭蛟先生发生了碰撞。
观点二:无人机、机器人都是扯,关键是要解决客户的痛点。
陈平说:我想补充一句,实际上现在机器人也好,还有无人机也好,可能不是现在“下半身”(指快递企业,笔者注)的人要考虑的问题。现在“下半身”人要考虑的问题是客户痛点,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我们要做解决痛点的事,现在淘宝上的卖家,电商卖家最痛的事,又要速度快,还要价格便宜,还要成本低,还要货物安全。实际上我们现在没有根本的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在菜鸟想用智能化,想用现代科技,想用大数据,想用物联网来解决速度快,价格低,还要货物安全。这个是对的,菜鸟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我们“下半身”仅仅的升级。现在快递升级了,搞个机器人,搞个无人驾驶机,好像我就升级了。或者我作为一个标准买几架飞机,我就升级了,我觉得这不是真正的升级。真正的升级,还是那句话,改变现在的物流模式、网络模式。刚才逍遥子说的那句话非常对,我们一定要研究商业模式的改变,商业模式改变逼着物流模式必须改变。因为“上半身”发指令了,“下半身”必须照着去做。我今天就是照着“上半身”的事来做“下半身”的事。
就是陈平说完这番话,喻渭蛟发言,说:“我们做快递的人不去考虑机器人,那说明当老板的人不行了。机器人是干什么的,机器人是减轻劳动生产力的。我们这个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如果说你一个老板都不考虑人的问题了,后面还考虑什么呢。机器人,你必须要考虑”。
陈平则说:我不是跟他吵架,我不是反对机器人。我只是说改变中国物流的不是机器人,也不是无人机。改变中国物流结构的就是重新连接,大家仔细琢磨一下重新连接,为什么要重新呢,这就说明了以前我们的连接是有问题的。我们现在要重新连接,我们是怎么连接呢,应该是云微仓和消费者连接。应该是云微仓和分拨站连接,应该是云微仓和商家库房连接。未来的云微仓既不是库房,也不是分拨中心,店也是仓,仓也是店,分拨站也是仓,分拨站也是店,这就是阿里或者菜鸟智能物流,或者智慧物流核心要点,重新连接。
重新连接能够改变现在的物流模式,而机器人不能改变我们的物流模式,它只能锦上添花,噱头而已。
陈平说这番话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到菜鸟的感觉,这次2016菜鸟大会的主题不仅和智慧物流有关,菜鸟的实验室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研发,才有了后来公布的会送货、会做电梯的机器人。菜鸟也曾经对无人机表示不屑,那是顺丰、京东热衷的东西。但是陈平连机器人一起批评,显然有点让东道主难堪了。
但是陈平说的有一点笔者以为倒是说中了快递公司的痛处,也是菜鸟的优点。还是前面讲的,快递公司大多不了解“商流”,没有办法深入理解客户的商品,快递公司服务的很多时候不是客户,而只是客户的订单。而这种知识结构上的差距,正是菜鸟厉害所在。
陈平的很多行业判断对不对呢,也许他已经没有机会作为从业者看到结局了,但是亲爱的读者您可以把您的看法反馈给我们,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本文为运联传媒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自运联传媒公众号)
理想主义者在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是陈平对于快递行业的发展趋势判断还是颇具战略眼光,有时经常会有一些惊人之语或者超前举动,虽然当时听起来太大胆,但是日后却渐渐变成现实;第二,这位理想主义者在执行层面往往又太过理想化,导致很多想法并不能被实现或者并不符合当下的实际。
在菜鸟大会上的发言,应该是陈平先生二进宫期间少有的一次公开发言,这些素材也成为了了解陈平本人想法最直接的依据。和过去一样,陈平也有不少惊人之语。阴差阳错,这些话或许就是他留给中国快递业的临别赠言,重温一下,倒是很有意思:
观点一: 未来十年的快递应该是物流先行、订单随后,两小时到家。
陈平说:一句话就是,未来十年的快递应该是物流先行、订单随后。因为现在20年的快递,不管是B2B、B2C、C2B、C2C,都是订单先行,也就是客户先下单,物流公司再把货送出去。未来十年倒过来了,现在没有下订单的时候,货已经布到客户家门口了。订单只要一下,两个小时送到门,未来十年肯定是这样的物流快递形式。
对于陈平的说法,菜鸟总裁童文红当时就说,陈总对快递的要求太高了,比马总还高(马云是提出24小时全国到门),搞得我们压力好大。
其实做电商件的都知道,陈平说的“物流先行、订单随后”,目前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了。随着电商物流的发展,分仓备货,让仓库更加靠近市场而不是工厂,这也是大势所趋。只不过陈平希望的是,把事情推到极致吧。
而公开消息显示,这一年来,陈平在宅急送内容部推动了很多改革,最大的改革动作就是成立仓、运、配三大事业部。陈平在内部也反复强调“物流先行、订单随后”,大力发展云微仓。但是陈平此次辞职的原因,并未对外公布,陈平本人也没有表态。
或许陈平先生又是看对了趋势,仓运配分立,意味着要做物流服务的全产业链,这也是大势所趋。云微仓,也是应对更加碎片化需求的更加理想化的解决方案。只不过,或许陈平先生这次又把步子迈得太大太早了一点,才导致自己的二进宫退出。陈平爱讲十年内的大趋势,但是企业首先需要活在三到五年内的小周期里。
这里不得不提到当年的星晨急便,星晨急便自己失败了,但是很多人都从后来的菜鸟身上看到了星晨急便的影子,感觉星晨急便好像是一个试验品,不幸成了先烈。当时曾有行业专家指出,“星晨急便的模式很奇怪,它相当于是只派件、不收件,是一种单向的物流。”当时是2012年,市场上还没有这种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并非不可能,只是太超前,它需要有海量的订单和极大的平台号召力——但是看看后来的菜鸟模式,这也并非不可能。
菜鸟为什么能做陈平当年不能做做不成的事,除了资金、品牌这些因素,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区别,菜鸟背靠阿里的大淘宝平台,兼有商流和物流,这是任何现存的快递公司比拟不了的。
或许看到了这一点,陈平还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正是这个观点与喻渭蛟先生发生了碰撞。
观点二:无人机、机器人都是扯,关键是要解决客户的痛点。
陈平说:我想补充一句,实际上现在机器人也好,还有无人机也好,可能不是现在“下半身”(指快递企业,笔者注)的人要考虑的问题。现在“下半身”人要考虑的问题是客户痛点,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我们要做解决痛点的事,现在淘宝上的卖家,电商卖家最痛的事,又要速度快,还要价格便宜,还要成本低,还要货物安全。实际上我们现在没有根本的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在菜鸟想用智能化,想用现代科技,想用大数据,想用物联网来解决速度快,价格低,还要货物安全。这个是对的,菜鸟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我们“下半身”仅仅的升级。现在快递升级了,搞个机器人,搞个无人驾驶机,好像我就升级了。或者我作为一个标准买几架飞机,我就升级了,我觉得这不是真正的升级。真正的升级,还是那句话,改变现在的物流模式、网络模式。刚才逍遥子说的那句话非常对,我们一定要研究商业模式的改变,商业模式改变逼着物流模式必须改变。因为“上半身”发指令了,“下半身”必须照着去做。我今天就是照着“上半身”的事来做“下半身”的事。
就是陈平说完这番话,喻渭蛟发言,说:“我们做快递的人不去考虑机器人,那说明当老板的人不行了。机器人是干什么的,机器人是减轻劳动生产力的。我们这个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如果说你一个老板都不考虑人的问题了,后面还考虑什么呢。机器人,你必须要考虑”。
陈平则说:我不是跟他吵架,我不是反对机器人。我只是说改变中国物流的不是机器人,也不是无人机。改变中国物流结构的就是重新连接,大家仔细琢磨一下重新连接,为什么要重新呢,这就说明了以前我们的连接是有问题的。我们现在要重新连接,我们是怎么连接呢,应该是云微仓和消费者连接。应该是云微仓和分拨站连接,应该是云微仓和商家库房连接。未来的云微仓既不是库房,也不是分拨中心,店也是仓,仓也是店,分拨站也是仓,分拨站也是店,这就是阿里或者菜鸟智能物流,或者智慧物流核心要点,重新连接。
重新连接能够改变现在的物流模式,而机器人不能改变我们的物流模式,它只能锦上添花,噱头而已。
陈平说这番话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到菜鸟的感觉,这次2016菜鸟大会的主题不仅和智慧物流有关,菜鸟的实验室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研发,才有了后来公布的会送货、会做电梯的机器人。菜鸟也曾经对无人机表示不屑,那是顺丰、京东热衷的东西。但是陈平连机器人一起批评,显然有点让东道主难堪了。
但是陈平说的有一点笔者以为倒是说中了快递公司的痛处,也是菜鸟的优点。还是前面讲的,快递公司大多不了解“商流”,没有办法深入理解客户的商品,快递公司服务的很多时候不是客户,而只是客户的订单。而这种知识结构上的差距,正是菜鸟厉害所在。
陈平的很多行业判断对不对呢,也许他已经没有机会作为从业者看到结局了,但是亲爱的读者您可以把您的看法反馈给我们,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本文为运联传媒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自运联传媒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