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老板【柳井正】从2009年晋升为日本首富,之后连续4年,除了2011年,柳井正都保持了日本第一富豪之位。

趣闻:“优衣库”是怎么来的
32年前,柳井正在日本广岛设了第一家优衣库门店,4年后在香港设立分公司时,因注册商标人员误将“UNICLO”中的“C”写成了“Q”,从而有了之后“UNIQLO”的故事。
创立30多年的时间里,都做了什么?
其实优衣库最初主要是卖国外品牌,比如耐克、阿迪达斯等,之后柳井正受到美国品牌的商业模式的启发,开始尝试仓储式购物方式,并设计销售自己的成衣产品,“以最低价格提供高品质商品”为目标。
1999年,优衣库获得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飞跃,得益于其明星产品“摇粒绒”。
1998年摇粒绒产品上市。这种面料早先为国外厂商垄断,进口成本很高。优衣库经过和面料供应商合作研发,降低了成本,以2900日元进行销售。
1998年原定600万件的销售计划,结果销售了850万件。
凭借这样的巨大成功,1999年时优衣库制定了1200万件的销售计划,同一款式开发出15种颜色,同时更以1900元的超低价作为主要卖点,在当年冬天销量达到2600万件,创造了日本服装史的奇迹,优衣库也一跃成为日本最大的服装零售商。
到2000年,优衣库已经把摇粒绒衫卖给了将近1/3的日本人,优衣库也因次成为日本最大的服装零售商。同年,优衣库开始全球扩张。
2005年,优衣库将原来“UNIQLO”的暗红色logo改为纯红色,并为在纽约设计了全球第一家旗舰店,确定了优衣库店铺气势逼人的“整墙陈列”风格,也开启了优衣库之后的“旗舰店”运营模式。
这一年底,一直在中国市场处于亏损的优衣库迎来了转折点。职业经理人潘宁开始担任优衣库中国主管,他的“中产阶级”品牌定位策略让中国成为优衣库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海外市场。现在优衣库中国店铺数已经超过了H&M。
这么多不俗的成绩,优衣库究竟具备什么样的竞争力可以做到如此?
1
“性价比高”
不管是在日本、美国还是中国,如果你去问消费者对优衣库的印象,基本上是一个完全一致的答案——性价比高。性价比高往往意味着大多数人都“买得起”,质量不差,品味不low。
它的设计总监直己曾对媒体表示,当一件大衣的单线缝边比双线缝能够花费的时间少20秒时,优衣库就会选择单线缝边。优衣库的设计是要做减法,最后只剩下需要的,比起“时尚”感,优衣库更注重的是产品的功能需求。这解释了优衣库为什么卖各种基本款,同样也是优衣库价格那么便宜的主要原因。
2
当然,它说它是个技术公司
优衣库可能是和技术走的最近的服装公司,相比“时尚公司”,柳井正更愿意把优衣库定位为是一家“技术公司”。因为将技术运用到日常服饰上,在柳井正看来,可以实现差异化和高附加值。
从摇粒绒、轻羽绒,再到Heattech,优衣库的“技术商业化”路径都是把原来价格高的,某方面性能强、但甚少用在日常生活服饰上的材料,通过和材料供应商的一起研发,降低成本,创造一个新的市场。
3
开放的管理制度
优衣库门店的快速调整却是业界少有的。优衣库门店店长有很大权力,店长可以根据门店的位置、客源,自行决定和调整订货量,商品陈列、店铺运营方式、甚至连广告宣传单的内容等也可以自主决策。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每当发现门店有滞销品时,店长便会向总部要求申请变价。当天提出的需求,下午就能收到反馈,第二天就能以变更后的价格进行销售。这也是消费者觉得“优衣库似乎经常有降价活动,但又说不好什么时候降价”的原因。
4
优衣库关键是制造了一种“基本款”文化
你对优衣库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感觉:单件看貌似都不怎么样,但穿搭在一起还不错?这其实也是优衣库能够快速成长为全球第四大快时尚品牌的原因。从增长率来看,优衣库是最近几年增长率最快的快时尚品牌。
虽然款式不多,但优衣库对每一款都进行了深度开发:一款上衣,往往分圆领、V领,男女老少款全覆盖;每个款式都至少有4-5种颜色,在某些销量特别好的基本款(比如长袖内衣、运动外套和纯色袜子)上,优衣库甚至可以细分出50种颜色。
5
抓住了制造业在东亚的机会
东亚低廉的劳动力,依然是吸引发达经济体投资服装生产的主要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进行弹性生产和发展时尚商品,很快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提供了质量好但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
更多服装品牌企业敬请留意:http://www.goods100.com/club/show-2553.html

趣闻:“优衣库”是怎么来的
32年前,柳井正在日本广岛设了第一家优衣库门店,4年后在香港设立分公司时,因注册商标人员误将“UNICLO”中的“C”写成了“Q”,从而有了之后“UNIQLO”的故事。
创立30多年的时间里,都做了什么?
其实优衣库最初主要是卖国外品牌,比如耐克、阿迪达斯等,之后柳井正受到美国品牌的商业模式的启发,开始尝试仓储式购物方式,并设计销售自己的成衣产品,“以最低价格提供高品质商品”为目标。
1999年,优衣库获得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飞跃,得益于其明星产品“摇粒绒”。
1998年摇粒绒产品上市。这种面料早先为国外厂商垄断,进口成本很高。优衣库经过和面料供应商合作研发,降低了成本,以2900日元进行销售。
1998年原定600万件的销售计划,结果销售了850万件。
凭借这样的巨大成功,1999年时优衣库制定了1200万件的销售计划,同一款式开发出15种颜色,同时更以1900元的超低价作为主要卖点,在当年冬天销量达到2600万件,创造了日本服装史的奇迹,优衣库也一跃成为日本最大的服装零售商。
到2000年,优衣库已经把摇粒绒衫卖给了将近1/3的日本人,优衣库也因次成为日本最大的服装零售商。同年,优衣库开始全球扩张。
2005年,优衣库将原来“UNIQLO”的暗红色logo改为纯红色,并为在纽约设计了全球第一家旗舰店,确定了优衣库店铺气势逼人的“整墙陈列”风格,也开启了优衣库之后的“旗舰店”运营模式。
这一年底,一直在中国市场处于亏损的优衣库迎来了转折点。职业经理人潘宁开始担任优衣库中国主管,他的“中产阶级”品牌定位策略让中国成为优衣库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海外市场。现在优衣库中国店铺数已经超过了H&M。
这么多不俗的成绩,优衣库究竟具备什么样的竞争力可以做到如此?
1
“性价比高”
不管是在日本、美国还是中国,如果你去问消费者对优衣库的印象,基本上是一个完全一致的答案——性价比高。性价比高往往意味着大多数人都“买得起”,质量不差,品味不low。
它的设计总监直己曾对媒体表示,当一件大衣的单线缝边比双线缝能够花费的时间少20秒时,优衣库就会选择单线缝边。优衣库的设计是要做减法,最后只剩下需要的,比起“时尚”感,优衣库更注重的是产品的功能需求。这解释了优衣库为什么卖各种基本款,同样也是优衣库价格那么便宜的主要原因。
2
当然,它说它是个技术公司
优衣库可能是和技术走的最近的服装公司,相比“时尚公司”,柳井正更愿意把优衣库定位为是一家“技术公司”。因为将技术运用到日常服饰上,在柳井正看来,可以实现差异化和高附加值。
从摇粒绒、轻羽绒,再到Heattech,优衣库的“技术商业化”路径都是把原来价格高的,某方面性能强、但甚少用在日常生活服饰上的材料,通过和材料供应商的一起研发,降低成本,创造一个新的市场。
3
开放的管理制度
优衣库门店的快速调整却是业界少有的。优衣库门店店长有很大权力,店长可以根据门店的位置、客源,自行决定和调整订货量,商品陈列、店铺运营方式、甚至连广告宣传单的内容等也可以自主决策。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每当发现门店有滞销品时,店长便会向总部要求申请变价。当天提出的需求,下午就能收到反馈,第二天就能以变更后的价格进行销售。这也是消费者觉得“优衣库似乎经常有降价活动,但又说不好什么时候降价”的原因。
4
优衣库关键是制造了一种“基本款”文化
你对优衣库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感觉:单件看貌似都不怎么样,但穿搭在一起还不错?这其实也是优衣库能够快速成长为全球第四大快时尚品牌的原因。从增长率来看,优衣库是最近几年增长率最快的快时尚品牌。
虽然款式不多,但优衣库对每一款都进行了深度开发:一款上衣,往往分圆领、V领,男女老少款全覆盖;每个款式都至少有4-5种颜色,在某些销量特别好的基本款(比如长袖内衣、运动外套和纯色袜子)上,优衣库甚至可以细分出50种颜色。
5
抓住了制造业在东亚的机会
东亚低廉的劳动力,依然是吸引发达经济体投资服装生产的主要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进行弹性生产和发展时尚商品,很快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提供了质量好但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
更多服装品牌企业敬请留意:http://www.goods100.com/club/show-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