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可以锻炼人类的大脑捕捉艺术美的敏锐能力,也就是让自己的大脑对艺术变得敏感,神经对转瞬即逝的美会有警报的功能。这种体验可能像是心中突然落入一颗小石子,也可能像是身体触电被电得麻了一下。平稳的脑波产生刹那的强烈波动,同时造成思想出现一个停顿。当出现这种异常感受时,就意味着身体是在对刚刚接收到或仍然进行的音乐旋律发出值得研究需要记忆的警报了。然而体现出警报的重要性当然也是为了捕捉旋律中闪现的艺术光芒。
听音乐之所以能够锻炼人敏感的感受力,一方面源于听音乐时思想是完全被动得接收旋律中的信息,我们的思想跟从于旋律,旋律并不会因思想开小差而暂停,除非思想变成行动暂停音乐,所以即使思短暂走神也会很快被运动着的旋律牵引,回归到音乐的轨迹,思想也因此得以专注音乐的细节。思想在这种因不能随意停滞而难以转换的状况下,若猛然发现艺术光点时,自然就会要求自由的身体可以马上作出反应提醒自己。在经过久而久之的锻炼后,这种靠身体作出的物理警报就会愈加敏锐精准。
另一方面,就如音乐的旋律是活动的,人类喜怒哀乐的情感也是活动的,即使克制感情没有表现在表情和动作上,但内心的暗流涌动是无法静止的。因为旋律和情感相同的活动属性,所以情感能够用旋律直接与听众的情感相连接。而阅读则需要读者将文字转换成自己想象的影像后,再从中感受到情感。不过这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在发现美进而鉴赏美以后收获到感动。而音乐感动一个听众并不需要如此高的门槛,听众只要全心投入,在听一首由旋律将艺术家的情感和听众的情感相连的优秀音乐时,即使不明究竟,在心灵的深处也定能受到感动,并因此提高听众对感知艺术有极大作用的感性情感。
阅读可以锻炼的人类某种艺术才能,读书不算多的我大胆断言,即是上文谈到的想象力。阅读时思想不同于听音乐,思想不受文字的牵引,发现有趣的文句时,可以随时停下反复阅读思考,有足够的时间使大脑展开想象。不过在思考时,我认为人应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在大脑里留白,不要高负荷阅读,把大脑的空间被书本的文字晒满后再去思考,恐怕是连活动和想象的空间也没有了,思绪的水流被无用的知识所堵塞。如此阅读对人唯一有帮助也许只是记忆方面的能力。但对于艺术,想象力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而记忆则可以用记笔记这种更加精简有效的方法实现。
听音乐之所以能够锻炼人敏感的感受力,一方面源于听音乐时思想是完全被动得接收旋律中的信息,我们的思想跟从于旋律,旋律并不会因思想开小差而暂停,除非思想变成行动暂停音乐,所以即使思短暂走神也会很快被运动着的旋律牵引,回归到音乐的轨迹,思想也因此得以专注音乐的细节。思想在这种因不能随意停滞而难以转换的状况下,若猛然发现艺术光点时,自然就会要求自由的身体可以马上作出反应提醒自己。在经过久而久之的锻炼后,这种靠身体作出的物理警报就会愈加敏锐精准。
另一方面,就如音乐的旋律是活动的,人类喜怒哀乐的情感也是活动的,即使克制感情没有表现在表情和动作上,但内心的暗流涌动是无法静止的。因为旋律和情感相同的活动属性,所以情感能够用旋律直接与听众的情感相连接。而阅读则需要读者将文字转换成自己想象的影像后,再从中感受到情感。不过这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在发现美进而鉴赏美以后收获到感动。而音乐感动一个听众并不需要如此高的门槛,听众只要全心投入,在听一首由旋律将艺术家的情感和听众的情感相连的优秀音乐时,即使不明究竟,在心灵的深处也定能受到感动,并因此提高听众对感知艺术有极大作用的感性情感。
阅读可以锻炼的人类某种艺术才能,读书不算多的我大胆断言,即是上文谈到的想象力。阅读时思想不同于听音乐,思想不受文字的牵引,发现有趣的文句时,可以随时停下反复阅读思考,有足够的时间使大脑展开想象。不过在思考时,我认为人应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在大脑里留白,不要高负荷阅读,把大脑的空间被书本的文字晒满后再去思考,恐怕是连活动和想象的空间也没有了,思绪的水流被无用的知识所堵塞。如此阅读对人唯一有帮助也许只是记忆方面的能力。但对于艺术,想象力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而记忆则可以用记笔记这种更加精简有效的方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