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龚叔的“狠脚”到郑县长的“扶额杀”
从小就有一个电影梦的于和伟,直到44岁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银幕表演——《老炮儿》里的龚叔。当时和他对戏的正是《我不是潘金莲》的导演冯小刚。于和伟在大银幕上“开张”的时间虽然不算早,但头两步却走得异常扎实。
《我不是潘金莲》刻画的官场众生相中,郑众不像首长那么能够发表高屋建瓴的讲话,也不像王公道那样能放下身段跟李雪莲硬攀亲戚,但他却是最多面的。面对下属王公道,他尽显领导的派头,甚至能云淡风轻地说“我正好不想干了”的话;面对市长马文斌,他毕恭毕敬如履薄冰;面对已经决定不上访了的李雪莲,他强势地要求对方写下保证书……虽然不是最起眼的,承上启下的戏份却很吃重。从电影上映后的观众反响来看,于和伟很好地完成了对郑众的塑造,黑色幽默部分更是大有惊喜。郑县长的“扶额杀”和“我很被动”,“不是要结分吗?怎么又不结分了呢”一时之间也成了流行语。于和伟接受北京晨报记者专访时,谈到片中人物秦玉河,依然不自觉地带出了郑众的口音“秦玉活”,足见他对这个角色下得功夫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