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吧 关注:3,534,475贴子:70,665,984
  • 0回复贴,共1

常回家看看.[zt]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前读到一篇报到,据称,调查发现,影响老人的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在于子女的回家的次数。当时只顾关注次按风波、金融危机形势等相关报道,读后未及深思即一笑置之了,现在陋室独坐,细细想来,确也为至情至真之言呵。

现代生活逼迫许多如自己一般的人们远离故土,走向了相对遥远的城市,同时大多也远离了故乡的亲人。故土也成了所谓“603861”(60岁以上、妇女、留守儿童)纵队的大本营。平时为生存而奔走的人们,在烈日下风雨中,背负着家人厚重希冀的人儿首要的是站稳自己的脚跟,在那样整天堆砌着强装的笑脸与无奈的时候,除了些许的邮政汇票和一些不能缺少的电话咨询,许多人也的确也更难顾及到后方的亲人了。年轻的除了寻找钞票还要寻找爱情,年长的要顾及家人的脸面更要应付那不断增长的各种教育附加基金。生活的磨砺,给了路上的行者以年轮的感慨外,同时也赏给我们许多人一种无奈的漠然。是呀,许多人会说,等怎样怎样再回去如何如何,然后在这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我们的长辈却在这长久的等待中,耗光了本就稀缺的光阴。大家总以为,时间可以等待,却没料到老人的时光不再富有,于是总有这样那样事后的恨意与无奈。

赴厦后常年在外,为生计时常游走于各色路途中,或有回到老家,也时常匆匆而过,宛如当年治水的大禹。自己平时也没注意,问候爷爷奶奶,他们也常说,自己会照顾自己,我们只要好好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后面爷爷走了,问奶奶,她至多也就希望捎些小面包而已。5日回家接朋友,看奶奶冰箱的肉不多了,早起去市场买了些鸭肉排骨,让师傅整好了分别包成小包,弄些小面包,带回去拿给奶奶。虽然以往也让开饭店的朋友间隔一段时间弄点鸭肉给奶奶,但那毕竟已快是二年前的事了。平时奶奶有父辈照顾,自己不曾注意,怎能料到这“一不注意”就会是两年的光阴呢!

子女的回家次数直接影响老人的幸福指数,有多少如自己一样的游子还不懂的呢?是呀,父母也罢,奶奶也罢,自己平时担心他们的零花钱时他们总会说不用(父亲退休),其它的自己也少有顾及了,但是长辈们希冀的并不是金钱的支付,更多的应该是关心的次数与程度呵。

谨记呵,常回家看看,在长辈的有生之年!



1楼2008-10-15 16:3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