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睡午觉,因为生意有些事未了,一直没有睡,。伴着安格的歌声一直在考虑事情。事情想来想去也没怎么理出个头绪,反倒被他的声音所吸引,不由又开始仔细聆听他的声音,感受他不同时期的创作及音质的变化。
记得最开始是为他的《忘不了》所吸引,那时候感觉他那音质之干净,纯净,一首好的歌配上好的演唱。其实最早听过他别的歌,比如《跟我来》《借我一点爱》,可能那时候我还是小孩子,也可能我这个人天生就是比较喜欢节奏舒缓点的音乐,所以直到《忘不了》的时候他才开始吸引我。幽雅的旋律,漂亮而纯净的声音,忧伤的情绪吸引着开始漫漫由孩童转化为少女的心。后来再看到《忘不了》的MTV,瞬间惊为天人,世间竟有如此的男子吗?
那时候表姐特别迷恋王杰的悲伤(其实我一直认为王杰的是悲惨,不是悲伤),她比较喜欢听当时的流行曲,自己都抄了厚厚一大本歌词。我从表姐那里知道了这个人叫-----------------童安格。
那时候还是小孩子,没有太多钱去搞太多关于他的音像资料,但是也已经竭尽所能了。记忆中,有过他的3张大图片在我墙上。有过他的一本内地专门出版的关于他和催建歌曲的书,尽管当时书里有不少歌曲其实当时我都无缘听到,也曾自己拿去横笛企图摸索其中的旋律,后来因为实在不知道如何入门而作罢。还有本他消息的剪贴簿和N多能找到的他的图片。
而这些东西我现在都不太确定我是不是还能找的到不,因为经过数次家庭变故,生活工作变故,伴随着搬家和生活的琐碎可能无意间都已遗失。
我也记得我的第一支舞--------少年路。点三节奏和一个现在已经记不清摸样的高三男生。但是我记得是,那时候我不知道《少年路》是安格的。
那时候是个没有什么钱的学生,所以就从没奢望过他的演唱会什么的,但是我记忆中我曾经给在宝丽金的他写过封信,地址来源于我购买过的一本介绍台湾歌手里的一本书。这封信当然没有回音的。不过我还记得就是这封信让我知道往国外写信还需要特殊的信封,也一直记得我们镇上邮局那个柜台后的邮递员那副嘲讽的表情。(后来的结果是,我长到19岁的时候,有我们镇邮局的人托人来找我妈说媒,一听是邮局的,我毫不犹豫一口拒绝,呵呵)
后来我工作了,有点可以自己支配的钱的时候,他却不怎么出作品了。传说他去了加拿大。我也开始忙自己的生活,工作。除了他的音乐我一直在聆听外,他几乎在我生活里消失了。
再后来就是《青春手卷》。
我才蓦然的发觉真的时光飞逝如电。安格老了,离婚了,掉发了。我,开始知道什么是真实人生。
岁月将人生拉成一条长长的线,走过的一切,历经千山万水。可苦可乐,丰富你我的内心也煎熬你我曾经的纯真。
安格如此,我们也亦然。无泪有伤。
再后来就是每个人生必经也许是自我觉得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曾在黑夜一次又一次的回溯《你我的爱只能擦肩而过》《听海的歌》《我在黑夜里》………….
人生很多事,总要尘埃落定。
小时候,其实在潜意识里自己知道自己希望能见安格一面,只是那时候以为这个愿望只能是个梦想,所以绝不多想。
但是,有时候梦想会变的可触摸。
茫茫人海,实现这个梦想的机会几乎微乎其微,但是老天给了我这个机会。以前我从不曾感谢过老天,认为自己现在所能拥有的东西全是自己努力来的,没有幸运成分。
但是这次我真的感谢老天,赐予我实现梦想的机会。
我们一直在追寻一个问题,安格什么时候可以出新作品。我想安格可能自己也想出,但是可能不那么容易了。
天下没有不老的传说,能不老的是他流淌在我们音响里声音。我们永远拥有这些完美的旋律。我们永远记得他的年轻。
秋日的午后,烤几片面包,一杯红茶,伴着安格的声音,让我们来谱写我们的怀恋和对他的祝福。
记得最开始是为他的《忘不了》所吸引,那时候感觉他那音质之干净,纯净,一首好的歌配上好的演唱。其实最早听过他别的歌,比如《跟我来》《借我一点爱》,可能那时候我还是小孩子,也可能我这个人天生就是比较喜欢节奏舒缓点的音乐,所以直到《忘不了》的时候他才开始吸引我。幽雅的旋律,漂亮而纯净的声音,忧伤的情绪吸引着开始漫漫由孩童转化为少女的心。后来再看到《忘不了》的MTV,瞬间惊为天人,世间竟有如此的男子吗?
那时候表姐特别迷恋王杰的悲伤(其实我一直认为王杰的是悲惨,不是悲伤),她比较喜欢听当时的流行曲,自己都抄了厚厚一大本歌词。我从表姐那里知道了这个人叫-----------------童安格。
那时候还是小孩子,没有太多钱去搞太多关于他的音像资料,但是也已经竭尽所能了。记忆中,有过他的3张大图片在我墙上。有过他的一本内地专门出版的关于他和催建歌曲的书,尽管当时书里有不少歌曲其实当时我都无缘听到,也曾自己拿去横笛企图摸索其中的旋律,后来因为实在不知道如何入门而作罢。还有本他消息的剪贴簿和N多能找到的他的图片。
而这些东西我现在都不太确定我是不是还能找的到不,因为经过数次家庭变故,生活工作变故,伴随着搬家和生活的琐碎可能无意间都已遗失。
我也记得我的第一支舞--------少年路。点三节奏和一个现在已经记不清摸样的高三男生。但是我记得是,那时候我不知道《少年路》是安格的。
那时候是个没有什么钱的学生,所以就从没奢望过他的演唱会什么的,但是我记忆中我曾经给在宝丽金的他写过封信,地址来源于我购买过的一本介绍台湾歌手里的一本书。这封信当然没有回音的。不过我还记得就是这封信让我知道往国外写信还需要特殊的信封,也一直记得我们镇上邮局那个柜台后的邮递员那副嘲讽的表情。(后来的结果是,我长到19岁的时候,有我们镇邮局的人托人来找我妈说媒,一听是邮局的,我毫不犹豫一口拒绝,呵呵)
后来我工作了,有点可以自己支配的钱的时候,他却不怎么出作品了。传说他去了加拿大。我也开始忙自己的生活,工作。除了他的音乐我一直在聆听外,他几乎在我生活里消失了。
再后来就是《青春手卷》。
我才蓦然的发觉真的时光飞逝如电。安格老了,离婚了,掉发了。我,开始知道什么是真实人生。
岁月将人生拉成一条长长的线,走过的一切,历经千山万水。可苦可乐,丰富你我的内心也煎熬你我曾经的纯真。
安格如此,我们也亦然。无泪有伤。
再后来就是每个人生必经也许是自我觉得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曾在黑夜一次又一次的回溯《你我的爱只能擦肩而过》《听海的歌》《我在黑夜里》………….
人生很多事,总要尘埃落定。
小时候,其实在潜意识里自己知道自己希望能见安格一面,只是那时候以为这个愿望只能是个梦想,所以绝不多想。
但是,有时候梦想会变的可触摸。
茫茫人海,实现这个梦想的机会几乎微乎其微,但是老天给了我这个机会。以前我从不曾感谢过老天,认为自己现在所能拥有的东西全是自己努力来的,没有幸运成分。
但是这次我真的感谢老天,赐予我实现梦想的机会。
我们一直在追寻一个问题,安格什么时候可以出新作品。我想安格可能自己也想出,但是可能不那么容易了。
天下没有不老的传说,能不老的是他流淌在我们音响里声音。我们永远拥有这些完美的旋律。我们永远记得他的年轻。
秋日的午后,烤几片面包,一杯红茶,伴着安格的声音,让我们来谱写我们的怀恋和对他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