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既要吃饱、吃好,更要吃得安全、放心。日前,我市召开粮食流通工作会议,明确今年我市将加紧构建粮食收储体系、放心粮油(应急保供)及粮食执法体系、粮油检测体系,做到“收得进、储得好、供得上”。
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各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87家,放心门店193家,7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107家应急供应网点实行统一挂牌,2016年底,全市有8家省级粮油名牌产品。
2016年,全市粮油质检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市共进行粮食流通领域监督检查87次892户次,粮食质量监管检测278批,质量卫生合格率95.58%,对检测结果异常的抽检样品进行溯源、下架和跟踪复查;圆满完成市食安委分配的200批次食品安全抽样任务;市粮油质检站的重金属检测能力已由4项扩展至20项。全年粮油市场没有发生大的质量事件,保证了粮油消费市场的质量安全。
2017年,市粮食部门将突出抓好重金属、农残、真菌毒素等影响食品安全卫生指标的检测,严把在库粮食质量安全关。继续完善全市放心粮油、应急保供和质量检验检测三大体系,将粮油质量检验检测网向市县延伸,与南财大合作,开展常州地区稻谷重金属含量调查研究工作,为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
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各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87家,放心门店193家,7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107家应急供应网点实行统一挂牌,2016年底,全市有8家省级粮油名牌产品。
2016年,全市粮油质检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市共进行粮食流通领域监督检查87次892户次,粮食质量监管检测278批,质量卫生合格率95.58%,对检测结果异常的抽检样品进行溯源、下架和跟踪复查;圆满完成市食安委分配的200批次食品安全抽样任务;市粮油质检站的重金属检测能力已由4项扩展至20项。全年粮油市场没有发生大的质量事件,保证了粮油消费市场的质量安全。
2017年,市粮食部门将突出抓好重金属、农残、真菌毒素等影响食品安全卫生指标的检测,严把在库粮食质量安全关。继续完善全市放心粮油、应急保供和质量检验检测三大体系,将粮油质量检验检测网向市县延伸,与南财大合作,开展常州地区稻谷重金属含量调查研究工作,为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