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163.com/17/0213/15/CD5PD5GG000187VE.html 相关链接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网易新闻
节选:(记者询问烧烤店东北人老板)
烧烤店老板:一共有十一个左右吧,反正他们陆陆续续来的。然后刚开始是来了五六个,后面也是来了五六个。点了多少酒也记不太清楚了。
记者:都是啤酒?
烧烤店老板:嗯。
烧烤店老板说,当时店里只有这两桌客人,他们也都不认识。他和姐姐一直在忙进忙出地准备食材,并没有注意到双方说了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双方就产生了冲突,他赶紧上前劝解。
烧烤店老板:都是我的客人,我说有什么事大家好好说,好好商量那些,这些话我都说了,然后我过去拉架,然后呢他们就全部都出去了,就是出去门外了。然后我们就开始在里面收拾这些东西,就是藏刀子啊,然后凶器啊,还有板凳啊这些,棍子这些,我们都把这些把它藏好。反正,他们在外面打的时候,我们就在里面藏这些东西。
【烧烤店老板解释说,他们这时想到的是把店里的一些尖锐物品赶紧收起来,免得冲突双方找到用以伤人。】(双方起冲突。。。是双方,烧烤店老板没说董某一方没还手)
不过,在这个时候,为什么烧烤店老板没有报警,而是到了冲突结束后,才由受伤的小琳拨通了报警电话呢?
【烧烤店老板:我们是蒙了,当时确实是因为第一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然后因为,怎么说呢,我们这一片区还是都比较安宁的,但是第一次确实也是,然后当时是,也是特别害怕,然后就忘记报警了。】(确实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也承认不认识被刑拘的一方)
打人者为何人 采访办案民警
案发时的三方人员,已经有两方给我们讲述了事发经过,那么另一方,也就是实施殴打行为的一方又是什么人呢?他们到底为什么要打人呢?
【丽江市古城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 和石钱:】
犯罪嫌疑人和某等【六名嫌疑人】通过唱歌,学被害人董某某等人的口音说话来进行无端的挑衅。学说话之后,被害人董某某就用口头制止了嫌疑人的一些挑衅行为,之后呢嫌疑人和某某,杜某等人就到了一号包房,对被害人实施了殴打。(无端挑衅,仅为学方言学说话唱歌,董某三个中为何只学董某,为何只是董某出包房来质问对方为什么学它说话?)
警方介绍,2016年11月11日早上5点55分,他们接到报警。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指派丽江公安局古城分局祥和派出所的两位民警赶往现场。民警介绍,他们在大约过了两三分钟就赶到了案发现场。随后,立即安排受害人前往医院进行救治,并对案发现场进行保护。
【确定六人身份 找回部分遗失财物】(财物果然是遗失的,不是抢劫。)
警方介绍,【在六名嫌疑人中,有丽江人,也有外地人。】他们有人从事酒吧服务工作,有的人是高尔夫球场的工作人员。在随后的侦查中,案发当天客栈老板孙某和张某丢失的手机已经被人找回。小琳【丢失的钱包】也被人拾到交还到公安局,但钱包里的钱却不见了。
【专家解读:警方立案需慎重】(以前是丽江警方,后来是政府,再后来是警方微博,我估计现在就该是专家躺枪了,哈哈哈)
不管是嫌疑人人数的问题、还是鉴定时间的问题,相信法律最终会给受害人一个满意的答案。而对于公安机关对案件的处理程序上是否存在问题,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张建伟教授表示,现在我们从这个被害人的愿望来讲,当时希望她马上去启动了那个立案程序。
但是,【实际上我们刑事诉讼中的立案这方面,采取的这种比较慎重的原则。】所以在开始的时候,他利用的是在伤情不明的情况下,按照治安那个案件,来先行做一些处理,而事后在伤情结论出来,达到刑事案标准的这个情况之下,再进行刑事立案,并不影响当事人的权利的保障。
除了对案件本身的探讨,还有一些问题也在这次事件中显露出来,那就是小琳的遭遇发布后,很多人从对案件的气愤,扩展到对丽江这座旅游城的否定。如何避免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改变一些旅游城市目 “知名度越来越高,美誉度越来越低”的尴尬,也值得深思。